江西制壶高手陈仲美为何来宜兴?

陈仲美紫砂壶现在大家都知道紫砂的产地在江苏宜兴,当然自古以来也有很多外地人慕名前往,从事紫砂行业。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一位紫砂外乡人的代表——陈仲美。

陈仲美是明万历时人,江西婺源人,原是景德镇的制壶高手,后到宜兴从事紫砂陶艺。他的贡献在于把瓷器工艺与紫砂工艺和谐地结合起来,创造了"重镂透雕"的紫砂技术。

《宜兴紫砂陶》在“陶刻工艺”一节里是这样评价他的:“说到陶刻不能不说陈仲美。他是明万历年间江西婺源人,原是景德镇的刻瓷高手,后慕名到宜兴专制紫砂。他把瓷刻艺术与紫砂壶艺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善于重镂精琢,将紫砂陶刻艺术推到了新的高度。”(见书62页)

《宜兴紫砂陶》是当代紫砂最为权威的一部书了,它既回答了陈仲美为什么来宜兴,也对他把刻瓷艺术引进紫砂创作的贡献作了肯定。细品这段文章,我感到对他的艺术及对紫砂艺术的贡献的肯定是清晰的具体的。

但对于他为什么来宜兴似乎不具体,说“慕名”,慕宜兴紫砂之名?那时景德镇的名气比宜兴紫砂要高多了。明洪武二年,太祖就在景德镇建御窑20余座,到万历年间,不算民窑,仅御制官窑有三百余座,可见其盛!而那时的紫砂刚过创建期,初遇时大彬为代表的第一次兴盛。因此我以为“慕名”之说不太明确。陈仲美紫砂壶图片为了寻找较为具体的解释,我又翻了书,结果都是“慕名”说。从文章看“慕名”说均来自明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那就去看原作。原作的第五页“神品”一节里第一个就写了陈仲美,原文是:“婺源人,初造瓷于景德镇,以业之者多,不足成其名,弃之而来。”

原作对陈仲美来宜兴的原因写得具体、清楚,写了事亦写了人。

其一,景德镇那时已是中国陶瓷业的中心,御制官窑林立,从业者多,是很自然的现象。历史长、规模大、人员多,当然名人也多,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名自然很难。

其二,陈仲美对自己还是有“自信心”的,此处不出名,我可找出名的地方。刚好宜兴紫砂初露锋芒,人才少、名人少,技艺须发展,我陈仲美已在景德镇学到一身本领,到一个“新兴发”的地区去,难道不能创出一翻天地?自古讲人移活树移死。今天在深圳有成就的,多是进取心强,敢于闯、敢于冒险者。

其三,陈仲美不仅有远见,也有气魄,说干就干,于是“弃”景德镇而“来”宜兴。“弃’’,字在这里,我以为有“果敢”的感情色彩。

史实正象陈仲美期望的那样,他在宜兴成功了,当时是名家,身后留青史。在当代第一部官方的著作《宜兴紫砂陶》中高度评价他:“说到陶刻不能不说陈仲美”。这对一个陶艺家来说是很高的历史肯定。倘若陈仲美仍滞留景德镇,那可就很难说了。陈仲美紫砂壶的图片典型、经典,往往能反映共性、代表一般。深圳是新兴的城市,是个移民都市。正因为新才有生气、有发展潜力、有海阔天空,新兴的紫砂艺术创作的空间很大,并随着人们认识的进步,今天发现紫砂拥有更为广阔的美好未来。

于是今天、明天还会有人跳槽“弃之”原先之事,“而来”宜兴进行紫砂创作、创业。我想,中国人来宜兴,外国人也会来研究紫砂。前几天,史俊棠会长还呼吁国际陶艺家来宜兴创作具有“异国风情的中国陶瓷作品,以提高宜兴陶瓷的整体品位。”

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规模宏大,官窑如林、人满为患、创业空间相对小;宜兴紫砂如初升之阳,前程似锦,且技艺须发展、人才需求多、成功机会大,这是陈仲美“弃”景德镇,而“来”宜兴的原因,也可能是江西人,那些和景德镇的艺人及陈仲美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纷纷来宜兴的大致的原因吧。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会有各自的不同。但他们也多同陈仲美一样,在景德镇也许业绩平平,到宜兴则成名成家,砂史留名。

调查历史文献,写了这段读书笔记,算是给“遛遛吧”友的答卷,我知道不合格,还需努力。写到这里,我也给专家们提个建议,引用古人的经典著作,最好忠于原意。例如“慕名”说和陈仲美“以业之者多,不足成其名,弃之而来”的原文相比,差距甚远。若以“慕名而来”说论,我以为是“慕”宜兴紫砂新名,为“自己创业成名”而来。

⋈紫砂壶名家层出不穷,一些宗师级鼻祖大家都是公认——紫砂壶名家排名

陈壶掌柜: 微信941741

陈壶,一个亲民紫砂品牌,精选天然原矿,坚持手工制作!主攻中小品实用圆壶,品质过硬,价格厚道。

最新文章

1小巧可爱的紫泥扁西施

2全手工 朱泥顾泉壶

3有特色的直流宫灯壶

4薄胎扁墩紫砂壶

5龙年款-黄金段小龙蛋

随机文章

1紫砂炼泥的程序和细节

2朱泥子冶石瓢(停产)

3优美的紫砂文言文欣赏

4与国画大师范曾合作铭壶创作有感 谭泉海

5老紫砂一厂的发展历程

热门话题

买壶 买家秀 仿古壶 何道洪 全手工 养壶 名家紫砂壶 子冶石瓢 宜兴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壶 底槽清 收藏紫砂壶 方壶 时大彬 曼生十八式 朱泥 朱泥壶 段泥 汪寅仙 清水泥 潘壶 玩壶 石瓢 石瓢壶 紫泥 紫砂 紫砂壶 紫砂壶价格 紫砂壶收藏 紫砂收藏 紫砂文化 紫砂泥 紫砂泥料 紫砂艺术 紫砂茶宠 紫砂陶刻 蒋蓉 西施壶 选壶 陈曼生 陈鸣远 降坡泥 陶刻 顾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