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名家作品欣赏_圈顶三足鼎壶

紫砂壶艺术是时代的产物,某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决定着它的造型及纹饰。综观紫砂壶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表现为由粗趋精、由简趋繁,再追求返璞归真的过程,即经历古朴的实用性到华丽的装饰性再到淡雅的艺术性三个阶段。历代紫砂艺人在细心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及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古代陶器、漆器、玉器、瓷器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获得了高度的艺术素养,从而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紫砂茗壶风格特征,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紫砂壶上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及艺术特色和时代特征。

紫砂器制作进入以时大彬为代表的成熟期以后,壶式已经相对丰富,故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说时大彬是“诸款具足”。除了目前所见考古出土的紫砂圆壶、鼎足盖圆壶、六方壶、三足圆壶和大圆壶等几何形壶外,尚有明清文人在著述、诗歌中记载的其他款式,如周容《宜兴甍壶记》的“是日主人出时壶二,一提梁卣,一汉解,俱不失工所言”。这两种造型都是仿青铜器的。吴骞有《叔未解元得时大彬汉方壶,诗来属和》诗,说明时大彬有汉方壶。而扬州八怪之一汪士慎诗句“阳羡茶壶紫云色,浑然制作梅花式”和张燕昌《阳羡陶说》“先府君性嗜茶,所购茶具皆极精。尝得时大彬小壶如菱花八角”所称誉的“梅花式”与“菱花八角”,则是仿生形的款色。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至明晚期紫砂壶的造型精彩纷呈,已是“方非一名,圆不一相,文岂传形,赋难为状”了。仅以明末清初文人诗文中描述的徐友泉制壶为例,就“变化式、土,仿古尊垒诸器,配合土色所宜,毕智穷工,移人心目”。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述:“予尝博考厥制,有汉方、扁解、小云雷、提梁卣、蕉叶、莲方、菱花、鹅蛋、分裆索耳、美人垂莲、大顶莲、一回角、六子诸款”。吴梅鼎(吴颐山侄孙)《阳羡茗壶赋》歌咏的更多,剔除重复的款式外,还有:汉瓶、僧帽、苦节君、扇面方、芦席方、诰宝、圆珠、西施乳、束腰菱花、平肩莲子、合菊、荷花、芝兰、竹节、橄榄六方、冬瓜丽、分蕉蝉翼、柄云索耳、番象鼻、鲨鱼皮、天鸡、篆珥等。无论是仿器形,还是仿生形,均达到了“摹形象体,殚精毕异”。

明代紫砂壶虽然有些制作不够精致,但是总体上看形象饱满,器宇轩昂,具有大江东去的阳刚之气。其造型的细部特征有:壶嘴,直流往往上翘,三弯嘴也有向上的感觉,流口常常略低于壶口;壶钮或无座,或座很低;壶把常呈外圆内扁,与壶身结合处均较大,有的上部还有凸角;壶身常以凹线、弦纹及贴塑柿蒂纹作装饰。

从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这160余年间,紫砂壶的造型,除了个别紫砂艺人和个别壶型外,基本上因循了明末的款式,少有创造,乏善可陈。即使就活跃于康熙、雍正年间,在紫砂陶艺和个别壶型外,基本上因循了明末的款式,少有创造,乏善可陈。即使就活跃于康熙、雍正年间,在紫砂陶艺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陈鸣远而言,其壶型也是继承明末广泛流行的仿生形(如东陵瓜壶、莲蓬壶)、仿器形(如仿青铜卣形的天鸡酒壶)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无法见到明代时大彬、徐友泉等创作的提梁卣、莲方、大顶莲、平肩莲子、冬瓜丽、天鸡等紫砂壶,因此无以知晓陈鸣远在继承中有多少新创造的成分。

这一时期紫砂壶造型趋于妍丽秀气,具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阴柔之美。这一点,我们只要对比明代汉方壶与清康熙紫砂名工华风翔制的汉方壶,两者造型风格之迥异,便一目了然了。这一时期紫砂壶造型的细部特征有:壶嘴向外伸展,无论是直流还是三弯嘴都如此;壶把大多内外均圆;壶身常以印花、釉彩、泥绘等方式进行装饰。此外,这一时期壶内底面均不以竹刀修刮。

因循守旧的风气,直至陈曼生当了毗邻宜兴的溧阳县令时,才有了改观。诗书画印俱佳的陈曼生及其幕友,在公务之余,饶有兴致地投入到紫砂茗壶的设计创作之中。据刊刻于咸丰二年(1852年)的蒋宝龄的《墨林今话》说:陈曼生“又令宜兴人制茗具,创式制铭,名日曼壶,盛行于世”。清末叶衍兰的《清代学者像传合集·第一集》“陈曼生小传”则记:“爱阳羡之泥,创意造形,范为茶具,艺林争宝之,得其一枚,珍逾拱璧,至今称为曼生壶”。

根据徐康(1814~1889年)的《前尘梦影录》述,陈曼生“并画十八壶式与之”。而实际上所谓“十八式”并非实数。因为《前尘梦影录》著录之曼生壶壶形有石铫、汲直等二十二种款式。而古董商、紫砂收藏家龚心钊曾有一本宣纸线装的《陶冶性灵》手稿。打开封面,左页绘壶形二十种,右页录壶名及铭文。最后一页记日:“杨生彭年作茗壶廿种,小迂(按:汪鸿)为之图,频迦(按:郭鏖)曼生为之著铭如右。癸酉四月廿日记”。此癸酉为嘉庆十八年(1813年),正值陈曼生溧阳为官之时。

不管曼生壶的形制是否“十八式”,反正杨彭年、陈曼生团队创制的曼生壶,一扫乾隆时注重妍巧的风气,样式多典雅朴厚,寓巧于拙,造型多用几何形、仿器形,壶身空白面较大,便于刻镌壶铭,壶体的线条凝练爽洁,加上陈曼生、郭摩等创作、书写的切茶、切壶、切水、切情的壶铭和意味隽永的浙派篆刻作品,使得砂壶之美、文词之心、书法之韵、金石之味浑然一体,超越先贤,实为砂壶工艺开创了新风新貌。无怪乎《阳羡砂壶图考》称赞其“为大彬后绝技,允推壶艺中兴”。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曾驻兵宜兴与清廷交战,致使紫砂陶业步入低潮,直至民国时期才有所发展。民国紫砂壶具的款式虽以沿袭清代造型为主,但一些杰出的紫砂艺人时有创新。尤其是仿生形的新品迭出,令人喜爱。如著名艺人汪宝根曾开发新品数十种,其中的上合梅、高梅段、上圆竹段、六方竹鼎、五瓣上合桃、葵仿鼓等尤佳。

特别是紫砂陶艺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师之一冯桂林,一生创新品种超过200个,被誉为“千奇万状信手出,鬼斧神工难类同”。其仿生形的“竹根”、“上松段”、“三龙”、“四方竹段”、“五竹”、“四方则角竹叶”等,使人叫绝。最为拿手的系“梅桩系列”、“松鼠葡萄系列”。每个系列各有大小、高矮、方圆形制多达到10余个款式,且均用不同风格处理,成为经典之作。

当代紫砂陶生产虽然曾经走过一条弯路,但是在以七大艺人与后来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代表的紫砂艺人和一批艺术院系的教授与书画家的共同努力下,紫砂茗壶造型的新品种层出不穷,对于紫砂陶艺的振兴功不可没:

紫砂艺人中,造型创新成果显著的主要有:擅长光货的顾景舟创作过云纹肩三足鼎壶、雪华壶、上新桥壶、鹧鸪提梁壶、此乐壶等。善制方器与筋纹器的王寅春创作了玉笠壶、八方盅型壶、六方菱花壶、圆条壶、纹井壶等。花货见长的蒋蓉则有荷花茶具、芒果壶、月色蛙莲壶、青蛙荷叶壶、蛤蟆莲蓬壶等。紫砂奇才高海庚设计有集玉壶、水浪壶、扁竹提梁壶、双龙提梁壶、卧虎壶、追月壶、环龙三足壶等。此外,朱可心的云龙壶、彩蝶壶,吴云根的竹货,裴石民的五蝙蟠桃壶、圈顶三足鼎壶,吕尧臣的竹炉茶具与绞泥新品,汪寅仙的斑竹提梁壶、线韵壶,李昌鸿的竹简茶具,何道洪的嵌泥秦古壶与“何氏风格”,等等,印象不凡,目不暇接。

美术教授、造型艺术家中,最具创造力的是张守智与韩美林。张守智教授设计有曲壶、舟壶、生命壶、瑁坊壶、香炉提梁、古带方提梁、柿圆提梁、珍竹提梁、汉方提梁、彩灯提梁、双线提梁等等。韩美林则有联璧壶、榴花壶、雨露天星提梁、大干壶、吉祥壶、以一当十壶等等。此外高庄教授的提壁茶具,画家亚明的亚明方壶、高瓜壶、开创了新时代艺术家与紫砂艺人合作的先河。当代紫砂茗壶的造型设计可谓百花齐放,而且紫砂名家的制作水平远远超越明清两代。

真品既少而难求,则赝品充斥。《阳羡砂壶图考》记录清初戏剧家孔尚任收藏有三把大彬壶,其中一件据底款判断亦为赝品。可见晚明或清初一见大彬真容已绝非易事,何况五百年后的今天(2016年)统计下来,出土的大彬壶比较可信的不超过五把,传世较为可信的不过十把上下。其中1968年扬州江都丁沟乡曹氏墓(1616年下葬)出土的六方壶,1984年无锡甘露乡华师伊夫妇墓(1619年下葬)出土的如意纹盖三足壶,以及1987年福建漳浦盘陀镇卢维祯墓(1610年下葬)出土的鼎足盖圆壶影响较大。相比而言,漳浦卢氏墓出土的入葬年代最早,墓葬资料最完整,墓主的身份也最高,故最为可信。

仔细观察,卢维祯墓出土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与现代一致,时大彬已奠定了紫砂工艺的基石。紫砂壶造型取材于青铜器,丰富了紫砂壶的款式,这首倡之功理应记在时大彬名下。此砂壶造型上的最大特点是拥有一个倒置鼎足盖,这个大胆而巧妙的设计当是时大彬所创制。因三鼎足呈圆弧型微微向外翘起,缓解了下部壶体饱满圆润的视觉印象,使其略具空灵活泼之感。又因三鼎足均可随意拿捏,壶盖亦可任意旋转放置,给整壶造型增添了生气与变化,使之更宜于把玩品味。

上古,青铜器与陶瓷造型之渊源极深,而时大彬借鉴青铜器进行紫砂壶造型设计则是首创。此种设计理念影响深远,大彬之后历代艺人不乏此类作品。据《阳羡茗壶系》记载大彬弟子徐友泉就曾制“扁觯”“提梁卣”两款紫砂壶,把青铜酒器造型融入砂壶以创新款式。

如今可见的也有徐友泉和陈仲美仿古代煮饭所用青铜盉而制成的三足壶,筋纹遒劲,虚实相映,颇具沉穆古拙之气;紫砂花货大师陈鸣远亦根据四足圆腹鼎设计出一款胎质细腻、造型古朴的四足壶;清代陈秉文取型于青铜尊而创作出束腰方壶;近代裴石民取型于三足鼎创作出圈顶三足鼎壶。此类设计最为藏家们喜爱的款式则为觚棱壶。它也来源于青铜觚,最早为时大彬弟子李仲芳所制。作者取型于觚之喇叭形口(或基座)并加以棱角,形成了“方中寓圆,圆中见方”的奇妙境界。因其设计独具特色,后世便有众多著名工艺师仿制,遂成就为一款经典壶型。

裴石民,原名裴云庆,又名裴德铭。宜兴蜀山人,著名紫砂艺人。早年习艺,艺成后擅制仿古紫砂器,颇负盛名。善制水丞、杯盘、炉鼎等器,造型典雅别致,具有青铜器敦厚稳重之特点,尤以仿真果品最佳。在六十年代后期“文革”浩劫中,年过花甲的裴石民对“破四旧”,“大砸传统文物”痛心不已,用实际创作回击人为的愚昧行动。他壮心不已,在原有制作过的仿古传统壶上进行创新,以“串顶三足鼎壶”、“串顶秦钟壶”、“串盖腰线壶”的创作,以严肃的主题立意,以凝重的传统文化,以心中难平的气愤之情,强制克服激动情绪,把思想情感融进紫砂陶艺,鞭达人为的历史倒退逆流,创制成功古文化传统应用于现代紫砂的不朽系列作品。

下面精选整理出历代紫砂壶名家制作的圈顶三足鼎壶,请大家欣赏
三脚圈顶壶近代 裴石民制 三脚圈顶壶 通高:15.5cm 宜兴紫砂工艺厂藏
壶呈土黄色,造型似鼎。壶身为圆形,腹鼓,口稍敛,有三柱形鼎足。圆盖,桥形钮,钮上套两个小圈。短直流,椭圆把,把顶端翘起。盖印『石民』二字小方章,底钤『裴石民』阴文圆形印。
裴石民制圈顶三足鼎壶裴石民制圈顶三足鼎壶 高:152mm 口径:99mm
盖印:『石民』 底印:『裴石民』

此壶为裴氏代表作之一。壶胎用本山团泥制作,因亲自上窑寻最佳窑位,帮烧成后呈青铜色黄中泛青,砂质隐现,古朴细润。造型源于青铜器,腹圆鼓饱满,盖平缓拢起,与器身弧线相贯通。口盖以方线配合,压盖式处理。下置三柱足,高高托起壶身。嘴直呈管状,流唇包圆浑,长圆飞把与壶嘴平衡,暗接处理。桥形钮,钮内置双圈环,灵巧精细,整器造型古穆浑厚,简练至极,虽泥土造型,颇有三代重器味道。
段泥三足鼎壶段泥三足鼎壶图片段泥三足鼎壶的图片裴石民制 段泥三足鼎壶 长:18cm 容量:650cc
底款:『裴石民』 盖款:『石民』
三足鼎式壶裴石民与吴湖帆合作 三足鼎式壶 长:14.5cm
“裴石铭”、“石铭”款此炉式度端庄,风格雅致,古韵隐然,乃壶中佳品。壶身圆融饱满,珠圆玉润,挺匀有力,古朴典雅,曲线强劲有力,浑厚端正,配以鼎足,有古之礼器的庄重威仪。炉身刻有山水图,远山近水,景观开阔,并有吴湖帆铭文,盖款『石铭』,底款『裴石铭』。

裴石民(1892~1976年),原名裴云庆,又名裴德铭。宜兴蜀山人,著名紫砂艺人。擅制仿古紫砂器,颇负盛名。善制水丞、杯盘、炉鼎等器,造型典雅别致,具有青铜器敦厚稳重之特点,尤以仿真果品最佳。有“陈鸣无第二”之美誉。

吴湖帆(1894~1968年),初名翼燕,后更多万,又名倩、倩庵,字遹骏,东庄,别署丑簃,书画署名湖帆。江苏苏州人。擅长中国画。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浙江美术学院国画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其实已远超出他作为一名山水画家的意义。
双圈三足鼎壶何挺初 双圈三足鼎壶 高:15.4cm 容量:620cc
底款:『何挺初』

此壶呈长筒形,圆润丰满,圆把直流,鼓盖,盖面设桥式钮,口微微收敛,腹下部圆鼓,下设三只长柱形足。整壶金砂显现,端庄而显素雅。
段泥双圈三足炉鼎壶何挺初制 段泥双圈三足炉鼎壶 长:19cm 高:17cm 容量:约650cc
底款:『何挺初』 盖款:『挺初』
何挺初 三足壶何挺初 三足壶 长:18cm
底款:『何挺初』 盖款:『挺初』 铭文:『仿裴石民双环三足壶』
何挺初 三足壶的图片何挺初 三足壶 长:19.5cm
底款:『何挺初』
徐达明 圈顶三足鼎壶徐达明 圈顶三足鼎壶 长:17.4cm
底款:『达明制陶』 把款:『徐』『达明』 盖款:『达明龙形花款』
高湘君制 三足炉鼎壶高湘君制 三足炉鼎壶 容量:480ml
底款:『高湘君造』 盖款:『湘君』 把款:『高』
范建鹏 三足圆盖鼎壶范建鹏 三足圆盖鼎壶图片范建鹏 三足圆盖鼎壶(段泥) 容量:360cc

陈壶掌柜: 微信941741

陈壶,一个亲民紫砂品牌,精选天然原矿,坚持手工制作!主攻中小品实用圆壶,品质过硬,价格厚道。

最新文章

1有特色的直流宫灯壶

2薄胎扁墩紫砂壶

3龙年款-黄金段小龙蛋

4紫泥虚扁壶_精工好料

5苹果壶 寓意美好

随机文章

1千元紫砂壶换闹市商铺!

2史上最贵的十把子冶石瓢壶,赶紧收藏吧!

3紫砂壶名家作品欣赏_脸谱壶

4传炉紫砂壶_传炉壶图片(停产)

5清代紫砂名门_杨季初兄弟

热门话题

买壶 买家秀 仿古壶 何道洪 全手工 养壶 名家紫砂壶 子冶石瓢 宜兴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壶 底槽清 收藏紫砂壶 方壶 时大彬 曼生十八式 朱泥 朱泥壶 段泥 汪寅仙 清水泥 潘壶 玩壶 石瓢 石瓢壶 紫泥 紫砂 紫砂壶 紫砂壶价格 紫砂壶收藏 紫砂收藏 紫砂文化 紫砂泥 紫砂泥料 紫砂艺术 紫砂茶宠 紫砂陶刻 蒋蓉 西施壶 选壶 陈曼生 陈鸣远 降坡泥 陶刻 顾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