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紫砂作品众多,除了扎实的做工、出色的选料,还需要加一个好的创意。本文就来分析好的紫砂创作都有哪些共同点?
传承文化
紫砂创作须传承文化之"情",融入天道无为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千年文化之根则是源于儒、道、法诸家。传承这些文化的精髓,化为制作者内在特有的文化情感,汲取顺法自然的元素,并将两者整合于紫砂壶的创作过程中,这便让紫砂壶携带了灵动的文化内涵。这其中最紧要的便是体现"妙"字。
文化之妙与紫砂创作之妙异曲同工,都着力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外之意",彰显的是对文化、对人生、对天地、对自然的个性化理解,积淀过文化,内化过文化,享受过文化的创作者因其个人的阅历和审美倾向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其内涵则是高度的统一。也正基于此,才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谈,才有紫砂创作者与把玩者之间心灵的共鸣。
汲取诗词
紫砂创作还须汲取诗词之"情",融入音乐节奏的古典诗词本身兼备音乐性和情感性,它们不仅是对现实事物与世界的一种阐述,更是超越具体事物之外生命的一种张力,它用凝练的语言让我们实现内在心灵的体味、突破和延伸。这其中最紧要的便是突出"韵"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个人情感和抚慰心灵性的音乐共振,若能有机与紫砂壶创作相结合,便赋予了紫砂壶本身更悠远、更独特的"灵性",创作中若实现了"人壶合一"的情感,则鉴赏者最终也能达成"人壶一体"的心境。扎根生活
紫砂创作又须扎根生活之"情",融进自然要素艺术,本就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脱离生活的艺术必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紫砂创作艺术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创作者更需充满对生活、对自然最原始、最纯真的感情。虽然紫砂壶的创作是源于自然与生活,但若没有融入创作者自我的感情,则必定是僵硬的、死板的,也是缺乏灵动与活力的。融于感情的自然和生活,就是创作者按照自我的审美价值,对生活与自然进行个性化的加工,唯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比生活、比自然更有味道、更富情感的作品。
首先,可以从自然元素中提炼情感,展开创作。其次,可以从生活元素中提炼情感,进行设计。生活本就是"人化"的性格,诸多生活中的器皿本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情感和哲学的元素。以"油灯"为例,它是我国进入以电照明之前最为传统、最为常见、最为生活化的工具,而我国古代灯具形态各异,千变万化,江南农村最为普遍的则是使用"油灯"。
此外,就生活与自然的情感而言,不论是花草虫鱼还是时令水果,不论是民间故事还是历史传说,一方面都可以发掘出吉祥的寓意,富于其灵动的感情,另一方面都可以和创作者、鉴赏者的思想、情感、行为、性格甚至是生命融合在一起,实现内心审美的激情与冲动。
小结
当然,在融入紫砂创作者自我情感的设计过程中,既要注意原始形的相似,也要注意内在神的相近。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刻意在形上着力过多,过多的着力不仅显得繁杂、混乱,而且也掩盖了神韵,所以应该以简洁、明快、单纯的艺术风格彰显形似,突出神似,务求内在心灵的共鸣。
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同样,紫砂泥无情,但紫砂壶创作者不可无情。作为一种艺术,更需要融入我们创作者自身的情感与思辨,让自身的意气和理念倾力其中,方能让紫砂壶及其艺术具备灵动、亘古的生命张力!
接下来,我们以竹为代表,看看——竹文化在紫砂创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