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春,又称供龚春、龚春。明正德嘉靖年间人,生卒不详。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据记载,吴颐山未中进士前,就读于宜兴金沙寺,书僮供春看见有僧人以陶缸中的细土澄练,捏筑为壶。
供春便「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铁」的茶壶。▲供春像
这就是最早的紫砂壶,因壶为供春所制,通称「供春壶」,因有史载,所以供春其人一直被尊为紫砂始祖,其所作之供春壶也极富有传器色彩。▲博物馆藏供春壶
如今市面上有许许多多的供春壶,已成为一种器形,其形如树瘿,而配瓜钮。
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有藏这样一件供春,据为供春原作。那么真是如此吗?
这把壶的来历,还要从1928年说起。其年,储南强先生在苏州的一个地摊上发现了一把紫砂壶,发现壶柄旁有「供春」二字的刻划。
注:储南强先生为宜兴有名的文人,致力于家乡建设,珍爱文物。
最早造壶,并没有在壶底刻年号或印章的习惯,一般都只是用尖竹片戳刻制壶者姓名于壶柄。直到制壶名家时大彬,才开始将姓名刻在壶底,但仍不用印章,不记年号。此壶壶柄有姓名刻划,壶底却无年号,很可能真的是把古壶。▲黄玉麟作
后储老向摊主详询,据说是绍兴傅叔和家中流出,而傅家此壶又出自苏州吴大征家收藏,而吴又得之于大收藏家沈钧和处。
供春盖却为瓜钮,原盖上的印款为「玉麟」篆书。储先生认为此壶是供春壶真品,盖是清末制壶名家黄玉麟后配的,于是听取大画家黄宾虹的建议,找当时的制壶名家裴石民重新配盖「灵芝钮」。
黄玉麟为清制壶名家,其配钮为瓜钮。裴石民先生所配钮则为灵芝钮。所以如今市面上供春盖多有两种钮。
新中国成立后,这把壶捐献给了中国历史博物馆。可以说,这把供春从各种史料上,是最接近真品原作的。但是,它仍然不是供春原作。
其壶考证
其一,此壶造型独特,家童出身且又初创紫砂壶的供春不可能具备这样的水平。
其二,壶土泥料过于细腻,这也是明代的泥料粉碎技术所达不到的。
其三,该壶的款识为篆书体,也是整个明代紫砂壶所未见的。
其四,该壶使用的泥料应是黄褐色的段泥,这种泥料在明代紫砂壶上不见使用,是清代以后才出现的泥料。
其五,该壶原盖上的印款为「玉麟」篆书,其为黄玉麟作。
黄玉麟曾被吴大征专门聘请在吴家制壶,并且制过很多把这样的树瘿壶,至今在上海、宜兴等地多有人收藏。储先生买的这把壶经他自己调查,恰好曾收藏在吴大征家。所以这把壶应是黄玉麟所作。▲景舟制供春
顾景舟、徐秀棠等人也认为这把供春壶是后人所作。顾景舟先生曾经对供春壶曾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并准备把研究结果发表。后因有人以不应对紫砂的大好形势发出不和谐音为由加以劝阻,结果却成了他的终身遗憾。
临终前顾老言其一生曾看过一十三把供春壶,皆为黄玉麟所作,未见供春真迹。不管如何,供春其壶如今已实难得见,或许,这个谜题只能留与时间解答了。
分享一个紫砂小故事——供春学艺_紫砂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