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紫砂壶艺发展史,对紫砂壶艺的创始基本有三说:
一是“鼻祖说”。
紫砂壶艺问世以来,就有了第一把紫砂壶和第一位作者是谁的探讨。这本质上是行业内师徒传承观念的反映。紫砂壶艺的“鼻祖论”从口头传说到明代周高起的记载,一直至今。
鼻祖说,往往会导致说故事、编神话。仅有短短六百年历史的紫砂壶艺,亦是如此。台湾学者徐鳌润先生以鸿篇巨制、翔实史料,推翻了“供春”和异僧的神话,也新立了鼻祖——文人、官员吴仕。二是“环境说”。
其代表是考古学家、陶瓷史家宋伯胤先生,他认为是宜兴作为茶乡准备了茶事、阳羡是古陶都准备了技艺、黄龙山拥有的陶土准备了紫砂,正是物质的和社会的环境造就了宜兴紫砂陶艺。
宋伯胤先生主要观点在《宋伯胤说紫砂》、《中国紫砂鉴赏收藏全集》等著作中,尤其是《全集》一书的卷首篇,比较详细地作了阐发。三是“动力说”。
我从学习到研究,作为消费者、爱好者、研究者,我不赞成“鼻祖论”,原则上同意宋伯胤先生的“环境创造论”。
但我一直赞成李泽厚先生社会发展中的“偶然说”,强调人的不确定因素给社会带来“并非必然”的变化,于是我着眼于紫砂壶艺创始、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考察、分析、探讨,可以视为“动力说”。紫砂壶艺的创始动力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决策者的动力。
朱元璋废团茶、兴散茶,推动泡茶法,开创了茶事生活的变革。若无这一变革,紫砂壶艺的创始可能是另一个时间、模式。二是茶与茶壶消费者的动力。
在明代特定的历史时期,茶事的改革带来了茶、茶壶消费者人群的新特点,其不仅有了新特点,而且也分为三个层次:一般消费者、爱好者和研究者。作为爱好者、研究者又是爱好丰富的人群,有鉴赏家、收藏家,还有深入研究,甚至参与的文人,或作诗、或写书、或画画、或直接介入紫砂壶艺的建议、研究、设计、创作、制作。
文人与陶工的合作,文人是主动者,主导者,是研究者参与紫砂壶艺的主要形式,从吴仕、陈继儒、潘仕成到陈曼生,一直到今天。特色鲜明的紫砂壶艺消费引导、促进创作、生产,对紫砂壶艺的创始、发展,在世界上也是独具一格的。第三个方面的动力是“陶人”。
紫砂壶艺的创始首先是陶人、陶工,绝不会有哪一个第一作者,第一把壶。但对紫砂壶艺创始以巨大动力的却不是一般的陶工、陶人,而是以时大彬为代表的“选对”了目标市场、服务对象,使紫砂壶艺从日用陶器升格为“文人雅玩”,并以此化为整个行业的力量。这个力量依然是今天紫砂壶艺发展的主要动力。
国家创造了发展的环境、契机,消费者引导生产独具特色,生产者自觉创造开拓,构成了紫砂壶艺创始和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这即是紫砂壶艺创始、发展“动力说”的三块基石。
⋈延伸阅读——紫砂壶艺四大关系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