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是用来泡茶的,一旦有裂,就会渗水,影响实用功能。此外,如果有裂,应力就会大大降低,一旦受到外力,就很容易破碎,所以紫砂壶开裂,一概视为废品。这都算不上瑕疵了,因为裂痕不会缩小,只会扩大,热胀冷缩会扩大,受到外力更会断开。紫砂壶的制坯和烧制,也最忌讳开裂,可以说,紫砂壶的制作过程,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别开裂。
一、制坯过程的开裂
泥料如果过酥,制坯的时候就会开裂。泥料能不能做壶,最主要就是看能不能制作把子(弯把),因为一般把子的弯曲度是最大的。如果弯把的时候开裂,壶艺人就不会给你用这种泥料制壶。拍泥条的时候,泥片边缘也会发散性开裂,但如果切泥条的时候也会裂,或者重新拍泥条,切泥条,或者干脆也不给你做壶了。
所以,制坯的时候,几乎是没有开裂问题的,因为制坯时发现开裂,无论怎么弥补,烧制时也肯定开裂,没人会在已经判断烧制肯定开裂的生坯上,再花更多的功夫。要知道,光身桶,制作嘴鋬,安嘴鋬,做明针,所花的功夫要比做身桶多几倍。
二、干坯过程的开裂
紫砂壶的收缩,分为干燥收缩和烧制收缩两部分,干燥收缩占全部收缩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干坯过程会出现开裂。但干坯过程的开裂只有两种情况:
衔接处开裂。紫砂壶,是几个部分粘接组装起来的,身桶的围片的粘接,一般只蘸水,其他部分的粘接,比如上片、按嘴鋬、的子,则需要用脂泥(用水稀释的泥)。如果脂泥过多、过厚,干燥收缩时就会出现开裂,一般这时的开裂很难发现,烧制后才会显现。但这种开裂,一定是在零件衔接处。
口沿开裂。大家都要求紫砂壶的密封性好,主要是口盖严谨。但口盖严谨主要并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整口磨出来的,所以如果成品口盖严谨,坯的盖子子口(盖裙)就必须稍微大于壶口,预留出整口需要磨掉的部分。
身桶和盖子是分开做的,很难保证泥料的干湿度一样,即使湿度相同,收缩率一致,但由于壶口和盖子的收缩基数不同,所以壶口和盖子收缩程度不同,盖子要大于壶口,所以,盖子也要做大一些。但在干燥时,壶身干得要快于盖子(因为盖子面积大)。这就要求干坯过程中,要不时把盖子拎起来松一松,如果稍有忽视,砂性重的泥料就容易把壶口撑开。这种开裂,肯定在壶口,而且会对称出现。
三、烧制过程的开裂
1、 制坯或干坯过程的开裂,如上所述,烧制后在相应位置就会开裂。
2、 湿开。如果生坯没有干透,有水分,在烧制时水气膨胀,就会导致开裂。但这种开裂基本上都出现在壶身下半部,上下走向,而且只有一处。
3、 惊开。有些泥料烧制时膨胀系数很小,如果突然遇冷,比如出窑遇风吹,或者出窑还没降温,就直接放到较凉的地下。但惊开一般呈放射性,风吹惊开在靠近下部的壶壁,放在地下惊开在壶底。
4、 未知原因的开裂。这种开裂迄今为止只发生在含铁量较低的泥料,如白砂和烧成后呈黄色泥料(行业称之为黄段),原因至今我还没搞懂(肯定是和铁有关,很可能铁在烧成时融化程度高,起到了粘结作用,所以朱泥、大红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特点很明显:a、常发生在圆器中。b、出现在身桶最受力的部位(壶身的下半部)。c、呈一条横主线,上下几个分线。d、为隐裂,只有沾水,才能发现。南山白砂、老宕黄段、黄降坡、白麻子都出现过这种情况,特别是白麻子,几乎百分之五十出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后来白麻子作品全部下架,卖出的也无条件召回)。
5、 过烧开裂。少数泥料,高温还没起泡,就会开裂。这种开裂的裂痕很明显,出现在身桶上,上下走向,迄今只在豆碧泥上出现。
四、运输过程的开裂
陶器的开裂只有两个原因,收缩开裂和受外力开裂。以上讲的是收缩开裂,运输过程是应力开裂。但运输过程受力的开裂,不是断,就是裂,断多裂少。
如果包装时壶没有悬空,如果野蛮装卸,如果与包装盒接触的位置着地,就会因为集中受力出现断掉,这种情况只发生在壶流、壶把,不是裂,而是断。
子口(盖裙)磕碰。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壶盖要塞上卫生纸,其实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如果包装时壶盖上没有填充满,留有较多空间,运输时上下翻转,壶盖就会跳出来,与壶口磕碰,比较薄的子口就会出现豁口。
壶身开裂。如果填充过实,且填充物缺乏缓冲,运输过程摔扔,壶身受力(着地),壶身也会开裂。这种受力相当于导致内伤的受力,只裂不断。但这种裂只要一沾水,马上就会显现。
五、使用过程的开裂
1、 骤冷骤热炸裂。这种情况只出现在朱泥壶中,紫砂壶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2、 受力断裂。紫砂(包括所有陶器)不怕水,不拍火,就怕受外力,所谓宁折不屈。最容易被忽视就是所谓“煮壶”的开壶过程中的受力开裂。在滚沸的开水中,壶也会随水流沉浮,或触碰锅底,或相互磕碰,导致开裂,这种情况比较少,但的确也会发生。
六、自然开裂
环境温度太低。比如我国北方城市的冬天,紫砂壶的壶身温度本身比较低了,如果你用滚开的热水直接用紫砂壶冲茶,就有可能出现紫砂壶开裂的现象,这也属于“惊破”的一种情况。
⋈针对自然开裂,我们要如何防范?——小心你的紫砂壶(杯)会惊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