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2012年5期《书藏》杂志)
世间产茶地多,产陶地也多,可产陶地不一定产茶,产茶地也不一定产陶。两者皆有者唯独中国著名的陶都——宜兴了。中国人饮物重器,“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或许正是因此机缘,宜兴一带的先辈们才将茶与器有机结合,创造了紫砂用器,其中以紫砂壶使用广泛,最为驰名。
紫砂壶历史悠久,想以一文将其发展脉络细述,难度很大。为此,笔者欲通过对紫砂发展史中的一些里程碑式人物的介绍,使读者了解宜兴紫砂艺术数百年发展历程。
第一位制壶大师——时大彬
紫砂壶诞生自明代,紫砂史上的第一位大师就诞生在明万历年间。他名叫时大彬,号少山,又称大彬、时彬。为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当时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时大彬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制壶大师,时大彬的艺术成就至少有以下四点:
1、摒弃了模具制壶的老传统
时大彬作壶极为严格认真,每遇不满意的作品,即行毁弃。他作壶多采用手工制作,将泥片手工拍打组合后构成壶形,此法一直沿用至今。迄今出土的6把大彬款识的紫砂壶分别是:1968年江都明墓出土的六方紫砂壶;1984年明墓出土的球形壶;1987年福建明万历户部侍郎卢维桢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鼎足盖紫砂圆壶;1987年山西晋城出土的圆球壶;1987年陕西延安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墓出土的腰圆式提梁壶;1986年四川绵阳出土的仿古莲子壶。从这些出土紫砂壶看,当时的时大彬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时大彬将紫砂与瓷器及其他陶制品的制作造型方法彻底分离,使紫砂壶变化多端,奠定了紫砂壶最具特色的“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可变化性壶形。2、大胆求变,一改壶风
“宫中艳说大彬壶”是当时对时大彬艺术成就的真实写照。而这样的艺术成就,缘自他的一次变通。在公元1579~1620年间,时大彬游历了苏州娄东,此行结交了文人陈眉公诸辈,交往中他了解到文人的偏爱与喜恶。在返回宜兴后,他将文人追捧的“小、雅、精”偏好,融入紫砂壶中,大胆变“大”为“小”,使紫砂壶受到文人们的喜爱,成为当时的流行物件,并迅速流传到宫中。自此紫砂壶名满天下,紫砂地位也随之达到了颠峰。
3、教授弟子,传承工艺
时大彬研制了许多制壶专用工具,制作的壶式也多种多样。与此同时他不忘培养弟子,一改过去“父传于子”的传统紫砂授业传承习惯,打破家族局限,广收门徒。在他的悉心培养下,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徒弟迅速成长,最后均成为独当一面的制壶大师。其后他的弟子又广收门徒,紫砂从业者从此迅速增多,紫砂工艺也得以传承延续并发扬光大。
4、刻写姓名,凸显作者
早期的紫砂壶制成后,艺人们往往并不署款,即使署款也是托人替刻。而时大彬在娄东交结了诸多文人雅士后,便有了自己也在壶上篆刻书款的想法。从那时起他开始揣摩名家书体,发愤苦学,数年后终于写得了一手好字。此后他削竹为刃,以竹代笔,在每做完一壶后,便在壶上刻上自己的姓名。其他的紫砂名家随之纷纷效仿,刻上自己的姓名作为印记,以表明该作品出自己手。自此,紫砂壶与制作者的章记相得益彰,成为紫砂壶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紫砂壶的内涵也得以丰富。紫砂外延艺术的拓疆者——陈鸣远
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是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古人诗云:“海内争求鸣远碟,宫中艳说大彬壶。”其中“鸣远”指的就是陈鸣远了。
陈鸣远在紫砂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他创制了“花货”,使得紫砂的外延得以扩大。在陈鸣远以前,紫砂艺人所制作的紫砂多为没有任何修饰的茶壶,俗称“光器”或“光货”。而陈氏所创作的紫砂壶则在造型装饰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他在原有几何形造型上,加进了青铜器及自然界中瓜果、竹木、树段等雕塑造型,使得紫砂壶的趣味性、观赏性有了明显增强。后来他所作的此类壶被人称为“花货”,成为与“光货”并存的紫砂壶另一大门类。
除了创作花货外,陈鸣远还用紫砂创作各类文玩物件,像生菱角、扁豆、花生、栗子、藕片、荸荠、核桃、白果等,无不精妙,使紫砂不再局限于茶壶领域,大大地延展了紫砂的艺术疆域。
此外,陈鸣远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的装饰方法,署款以刻名和印章并用,把中国书画装饰艺术和书款方式引入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为原来光素无华的壶体增添了隽永的装饰情趣。所以,如果说日后的陈曼生是将紫砂的内涵朝壶内挖了九百尺的话,那陈鸣远就是将紫砂的应用向壶外延伸了三千丈。不会做壶的紫砂名家陈曼生
倘若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那陈曼生就是紫砂界中最有名气的“外来和尚”。陈曼生,清代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一号种榆道人、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等。善书法、篆刻。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前后任溧阳县宰,与临近的今宜兴一带制壶大家多有交往。
乾隆年间,陶瓷艺术的繁缛之风正在影响各个艺术领域,紫砂壶的造型装饰上也随之出现了“炉均釉”等华丽装饰,为了迎合当时的权贵阶级,紫砂装饰开始转向不断繁琐、复杂的过程,这大大地违背了紫砂“雅”“精”的基本原则,使得紫砂发展一蹶不振,难以向前。此时恰好陈曼生及时出现,并有效地将紫砂的发展重新拉回了正轨。
当时他与其幕僚钱菽美、改小七、江听香、高爽泉、查梅史等人,与制壶艺人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等人合作,以自然中的植物、现象、器物、器皿为原型,变化后入壶,并在壶身大块留白,题刻壶铭,还在壶铭处广泛使用诗歌、绘画、金文等内容,使紫砂壶的发展远离当时其他艺术品的浮躁之风,更加趋于典雅、高尚、富含人文精神。
由他设计,由杨氏兄妹等人成型,再由诸友幕僚题字的壶被后人称为“曼生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8种样式,被后人称为“曼生十八式”,这18式壶型为日后紫砂壶型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后来紫砂壶型都为在此基础上的变通之作,而难有推陈出新之力作了。
虽然陈曼生自己不作壶,但正是因为他的出现,使紫砂壶完成了它最后所应承载的全部美学内容,使紫砂壶的样、文、图等彻底完善,趋于完美。也使紫砂壶由民用器成功跨入了文人赏玩的艺术殿堂。所以说,在紫砂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他的功劳绝不比任何一位会做壶的大师小。一壶千钧的邵大亨
邵大亨,宜兴川埠乡上袁村人,清嘉庆年间制壶大家。他在少年时就享有盛名,是继陈鸣远以后的一代宗匠。其制壶以古朴见长,尤其是简练的形体“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他的作品在清代时已被嗜茶者及收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
邵大亨由于壮年辞世,传世作品寥寥,但传世之作均为精品,如掇球、仿古等壶式,朴实庄重,气势不凡,突出了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独特气息。现有鱼化龙壶、掇球壶、风卷葵壶、一捆竹壶藏于南京博物院。
邵大亨的最大贡献是他把传统造壶技艺水平提高到了顶峰状态,凡是经他手所做之茗壶不管形体繁简,入眼即给人以震撼、绝美之感。有人说他把壶形的四度空间转换制作到了最佳效果,实不为过。今之宜兴制壶人,无不模仿过他的砂壶。民间有“不模大亨壶,永不进殿堂”的“铁律”。
邵大亨最出名的壶乃是“一捆竹壶”。该壶胎泥材质细腻,呈紫褐色,温润典雅。最值得一提的是,此壶设计富含了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壶身造型以64根细竹围成,工整而光洁,意境自然;壶腰间束带以圆竹装饰;壶底四周由4个腹部伸出的8根竹子作足,上下一体;壶盖微凸,上刻伏羲八卦方位图,盖钮为太极阴阳鱼图式;壶流、壶把则饰以飞龙形象。
于一小器上,竟然将周易哲理、二进制哲思完全展现,可谓聪敏。这件八卦束竹壶不仅立意好、造型美,而且工艺也极为精细。1994年邮电部发行《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4枚,其中有一枚便是这件八卦束竹壶。可以说,只此一把壶,就足以使邵大亨跻身历代紫砂大家之列。发扬光大的紫砂七老们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普遍停滞,紫砂艺术也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紫砂从业人员不足30余人。1955年1月,鉴于紫砂工艺传承危在旦夕,宜兴紫砂全部人员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紫砂工厂,由政府委派了七位辅导员——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负责教授弟子,振兴紫砂工艺。
这七位大师或擅长造型,或擅长雕塑,或可制花货,在他们的悉心培养下,徐秀棠、谭泉海、吕尧辰、汪寅仙等一大批当代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脱颖而出。随着2008年“花货之母”蒋蓉的逝世,七位大师全部离开人世,但他们精心浇灌的紫砂艺术之树常青。
在近年国内各大拍卖行紫砂拍卖成交记录中,汪寅仙、何道洪等人的作品成交价格惊人,几超百万,间接说明了紫砂收藏今之繁荣态势。宜兴当地有一句宣传口号是:世界给了宜兴一把紫砂壶,并没有忘记在里面放一片茶叶。
这说的是此文开篇所提的宜兴茶陶两者皆有的先天资源优势。其实宜兴不光有这两样东西,它们还有着一群人,一群紫砂艺术家们!正是因为这些艺术家的存在,宜兴紫砂壶才能薪火相传,走到今天。
(全文完)
⋈相关阅读推荐——当代紫砂圈十大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