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凌锡苟 2008年1月19日宜兴人民广播电台FM90.9《紫砂名家》节目访谈实录
主持人:今天是周六,继续是我们的紫砂名家访谈。今天做客《紫砂名家》的名家呢,是位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他非常的谦虚,这位嘉宾说你介绍我的时候,只要说我是紫砂工艺师就可以了。他就是凌锡苟老师。
主持人:凌老师您好。今天外面下着雨,非常寒冷。但是看到凌老师我还是非常开心的。因为在做您节目之前呢,也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包括像互联网,还有一些朋友的介绍对凌老师有了一定的基本了解。
凌锡苟:你好。
主持人:应该说凌老师您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您以前主要是从事设计和管理工作的,可以说是半路出家的紫砂艺术名家。所以在今天的节目中希望观众通过短信方式来支持凌老师,非常不容易。凌老师您是怎么理解这个“半路出家”呢?
凌锡苟:半路出家是这样——不是从小开始就从事紫砂工作。紫砂之所以有这个名望,关键就是有一个文化内涵的问题,就是造型艺术。但是我认为半路出家和从小去学两者之间,不能从技术角度去讲。
假如从技术角度去讲,紫砂就是一般的实用品,就没有文化的艺术内涵,就不会人人喜欢它。特别是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艺术)是精神生活的需要。现在大家物质条件提高了,讲究的就不是单纯的“用”的东西,而是讲究“玩”。单纯从技术出发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艺术。艺术的东西就有“玩”味。我最早从事雕塑、摄影的,大家公认都还可以啦,后来领导对我的关心,省(轻工业)厅的厅厂顾新,和紫砂公司总经理李耀芳说,你啊还是到去基层去干才能干出成果来。叫我到厂里去我也是愿意的,但不能自己直接去,工作希望领导做好,什么时候上面调令来我就去,这样名正言顺嘛。
后来没三天就到厂里来了。我为什么有这个胆量?一般工人没有美术基础到厂里去就是干活啊,因为我自信心很强,我原来在陶瓷公司管每个厂的设计师、设计人员,还有一些活动也是我负责。所以哪个厂哪个设计人员水平多高我都了解。
以前顾景舟、蒋蓉、徐汉棠这些老师傅到南京开全省的设计会议,都是我陪同的。在管理的同时我也给厂里设计东西。但那时是计划经济,你做了东西也没像现在这样要报酬,也不考虑名字什么的。所以如果我没有艺术基础的话到厂里去我不敢,如果去了只是干活的话还不如做管理人员是吧。
当时我去了一两年之后就有东西出来啦,中央美院的教授:张守智老师,杨永善老师,他们跟我交流,我听他们的艺术观念,提出自己的艺术想法,我们谈得也比较融洽。他们叫我凌工,其实我当时还没评上啊。他们说你的理念、设计理念很好。
在造型艺术中雕塑是最复杂的,因为人嘛,你看眼神稍微变一下表现的效果就完全不同,眼角往上就是笑,往下就是悲啊。不懂这个的人就做不好。茶壶也是讲究整体造型,我不是光能说,光能画,我也能做。雕塑要做的嘛。
我开始做了像麻姑献寿一些作品,东西做出来之后别人就说你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我说,我在学校的时候美术就很好,参加工作之后就注意学。后来58年开始镇上有什么美术活动我都少不了,也练出我的胆量了。北京上海有什么活动我都去参加,我不怕啊。因为那时候有个条件就是我们是工人嘛,不是知识分子,我们参加艺术活动大家都会来帮助你、尊重你,搞坏了人家也不会说,做好了就表扬你,以鼓励为主。当时我劲头很足,南京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的雕塑啊,南京的“收租院”雕塑啊。
我以前很想学,跟画家接触也很多,像傅抱石,宋文治,钱松岩啊,这些名家我都接触过。别人会说你当时肯定弄到很多画吧?我根本不想这个,只是想学画。现在南京的冯健清老师,创作的水平很高,我对他很佩服。
关键是要在艺术理论和理念上下了功夫,紫砂壶单纯从技术上我觉得是比较容易的,我有这个观点。我虽然是半路出家,这个“半路”也是20几年啦。有的人是用歧视的口吻来跟我说这个“半路出家”,你即使从小就开始做,可没有东西出来有什么用?!
我的一个观点啊——天赋加勤奋能领先,勤奋加勤奋可以进步。后来一个画家霍春阳,天津的,现在全国很有名的,他跟我说自觉的勤奋就是天赋。自己喜欢的事就不怕累不怕苦。所以说我去紫砂厂是自愿的,我就是喜欢。
我平时写生很多,都是自己喜欢,看到什么画什么。审美眼光、抓形能力很强。比如一个话筒我就要画下来。通过画之后印象很深,研究的比较细,记得很清楚。画画,平时写生啊,对造型能力方面作用很大。
主持人:跟凌老师一番交流才知道您“半路出家”的真正含义,您真正喜欢紫砂,正像您刚才说的自觉的勤奋就是天赋——您自觉地喜欢紫砂,紫砂也赋予你这份天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刚刚我们的嘉宾凌锡苟老师也提到师承并不重要,无论做什么关键是靠自已。主持人:听凌老师讲话真的很开心,因为我们能学到很多人生哲理。那么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来真正了解凌老师的作品。
我手边呢有一本凌老师的作品集。打开第一页就可以看到凌老师作品《日月同辉壶》的一幅照片。它主要表达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日月同辉壶》是凌老师的代表作之一。我觉得,日月同辉壶已经打破了“壶”这个本体范式的束缚,您在创作这把壶的时候,你觉得它实现了创新和超越?
凌锡苟:也不能这么说。这个灵感也不是偶然得来的。平时我就喜欢写生,看到什么画什么,这是我的本能动作。平时也喜欢设计,想到什么灵感就马上记下来。
我设计的范围比较多比较广,比如说我喜欢几何形体的,即原来所谓的光货;第二种叫花货,我作品中很多,有仿生的、写实的,比如树根啊,我有个作品叫《森林之春》,属于自然形态的东西;仿生的,《荷塘蛙声》由青蛙、荷叶、荷花组成一个湖。
但是我的组成跟别人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就是形式不一样。就像写文章,写早晨,你这样写他那样写,就是个人的风格。我有一个优势,我是搞雕塑的,一个青蛙,一朵荷花我马上可以表现出来,别人可能是凑拢来的,自己做一个壶体,其他的请人家做,然后自己再修。这个现象我也不好多说。
我就是设计到制作都是自己动手的。我觉得艺术就应该这样。比如画家,你画个山水,你亭子不会画,让人给画个亭子,船不会画,让人给画个船,这叫什么艺术,这是拼拼凑凑嘛。我对艺术有自己的想法、说法,我这些话可能要得罪很多人,但我觉得搞艺术的,就应该全是自己动手。主持人:艺术比较纯粹。我觉得凌老师的观点还是觉得,艺术必须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一个人完成,不能有任何的代工现象。这个现象可以说在现在的紫砂圈里还是很常见。您刚刚也说自己的这个观点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是我觉得您今天提出来之后,应该会给整个紫砂圈带来新的气象。
凌锡苟:刚刚这个《日月同辉壶》我是讲怎么设计的。我20多年来也设计了100多个品种啦。有主要几件是社会公认的,像《日月同辉壶》、《荷塘蛙声》、《麻姑献寿》、《蟠桃茶海》都是全国得奖的,比较有新的感觉。
主持人:《日月同辉壶》是96年获得了江苏省美术陶艺展评一等奖。这个也是比较早的了。现在看起来仍然比较有新意。
凌锡苟:当时厂领导说要参加评比,叫我搞个新的出来。我就把原来积累的写生素材翻开来看看,灵感就来了。但是平面的和立体的不一样,还要进行修改。我刚才不是讲几何形体、仿生嘛,我就想天体怎么表现出来,宇宙怎么表现出来。太阳、月亮、云彩,嘴、把都是带状的云彩。既要简练,又要看出原来的形状,这个是比较难的。
主持人:对艺术的严谨的态度。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凌老师的节目。刚过我们提到您选壶的四字诀。
凌锡苟:这主要是爱护我的壶友。紫砂有文化含量,有收藏性、把玩性、实用性。这四个字主要是指名家作品,不是一般商品。有钱人也不是傻子,花大钱买不真不假的东西。后来我到天津、北京、福建,跟很多地方的壶友进行交流活动嘛,我也是讲真话;但是这个真话在一些人看来就是讨厌话,但我也不怕谁。真诚这个字好写,但真正做起来就难啦。后来我想了四个字,就是藏壶经,算是藏壶的经验吧:名、真、艺、希。
什么叫名呢?名人名师,且莫忘形,有无德才,社会公论。不是自己吹得,应该是社会公认的大师。
真,所谓大作尚韵,形准款真,艺师亲作,价值连城。就是作品感觉是比较好的,藏家要了解。
艺:力作新颖,独具匠心,作者思想,世代传承。好的东西,历史会给它一笔。
希我是这样写的:佳作上品,物希工精,少之又妙,一壶千金。顾景舟的壶为什么会那么贵,就是他做得精,而且少。假如不精,数量肯定很多。物以稀为贵嘛。
主持人:“名真艺希”是凌老师的选壶四字诀。说到选壶不得不提到凌老师的另一个观点。外地的朋友有时候会问我名师用不用模具?我总是回答不是,因为我的印象里模具是初学者用的。而凌老师的观点又不一样,您认为模具也可以做出好壶来。凌锡苟:东西的好坏首先是由工具来决定的。我们的老话,三分技术,七分工具。其实模具随着时代的改变,工具的改革使壶的质量达到新的地步。比如说顾景舟,朱可心的壶,不怎么精密,口盖很松的。为什么呢?那时候工具很少。
现在有些人提出所谓的要回到原来,使用木转盘。这个木转盘不稳定的。为什么以前的有些壶没有现在好呢?主要是工具没有现在的好。铁转盘就比木转盘平稳,重心掌握得好,所以做出来的东西正。
表面有线条,要做出线感,以前没有锉刀,就先用瓦片在石头上磨磨得像一个凸的东西,用牛角做出凹的感觉。现在有锉刀,什么形状做不出来,三角形椭圆形。
所以说工具改革了。现在造型丰富得多,主要是石膏模起了作用。这个模具不稀奇,我认为稀奇的是这个模具是不是你自己做的。石膏模只是形啊,表面处理还是要有水平。就像木匠油漆最后一道工序很重要。漆得不好,木匠功夫不就糟蹋了。
所以开头的设计和最后表面处理两道工序最关键。现在有些人拿了别人的模子去做,做出来的东西还可以,我们圈子里很多人拿以前的老模子在做,修的很好,觉得很高傲。我觉得从头开始都是你自己完成的,至于是什么手段不要去管,“不择手段”才有好东西出来。
主持人:不择手段?这个我觉得倒有点稀奇。
凌锡苟:对。你讲这个不好弄那个不好弄,最后你只能做石瓢、仿古,不会有新的东西出来。过程不需要去研究,效果最重要。只要是自己做的,自己经历了全过程,用了什么技术手段不要紧。主持人:所以您说模具也能做出好作品来的确是不假。模具也是自己制作出来的。凌老师的不择手段是要多种手段去发现去创造。您看您今年都近古稀之年,您还是在自己做。这一点非常令人敬佩。
主持人:刚刚凌老师的观点是非常与众不同。您有很多爱好。我们知道凌老师有很多爱好,比如书画、摄影、雕塑,那么您的创作会因此有很多灵感激发,对您在紫砂方面有很大的启发对不对?
凌锡苟:我就是有雕塑绘画基础,有造型能力。雕塑跟绘画也不太一样,雕塑要做个立体的东西出来。我想到的东西可以马上把它表现出来。我想到十二生肖,但也不像雕塑一样,雕塑的老鼠你做一把壶人家也不敢用。就是要把神韵提炼出来,这不是一般就能做到的。
主持人:也就是您经常强调的“艺为先,技为辅”。
凌锡苟:对。艺术指导技术,技术为艺术服务。紫砂跟影视作品比较起来,最重要的编剧的思想,然后由导演,演员把它表现出来。但是紫砂不一样,视觉艺术都必须自己一手做下来。艺术和技术的关系处理的好,才会有好作品出来。
主持人:技术非常扎实之后才能为艺术服务。南京长江有位网友评价说您创作的关公可以让思维跨进岁月的长廊,跃动着生命的脉搏,是形和神的统一。您的雕塑作品应该说也是非常地出彩。
凌锡苟:这个评价太夸张了,哈哈。
⋈来欣赏下凌锡苟代表作——紫砂作品欣赏_日月同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