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造型丰富,题材广泛,蕴含中国浓厚的文化理念。紫砂之所以独出宜兴,是因为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工艺传统。宜兴有丰富的紫砂泥蕴藏,是一种含铁量高、可塑性强、收缩率小的团粒结构陶土。
1、汉扁壶的由来
汉扁壶式是传统经典壶式,是仿汉代青铜扁壶,历史上许多名家都有演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万泉氏所创作,是受到曼生壶式影响后衍变而来,此壶开始出现流线型。后又有邵友廷的改良与创作,对后来的程寿珍有所启迪。
紫砂名手程寿珍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反复提炼将此壶形提升到新的高度,创出属于自己独特的经典造型汉扁壶,造化成为后人募仿的教材式的造形典范,与他所创的掇球、仿古构成具有代表性的“寿珍三式”。
2、汉扁壶的造型与艺术魅力
宜兴紫砂陶器在国际间闻名已来,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著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论紫砂的艺术性,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是其它陶瓷品类无法相比的。
如今紫砂壶在拍卖市场的行情持续看涨,已经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的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汉扁壶壶体扁圆,壶腹圆润渐收于底,大平盖下展现腹肩折线,沿及流把。整体特征为流畅、刚劲、开朗。底部圆韵而丰满,肩部折线有圆棱,口与肩平滑斜倾、舒展,微隆平盖,盖缘呈反弧线,扁圆钮,形状与壶身相似,形成大小对比。
腹肩口产生曲折刚劲的张力,大平盖稳住架势。嘴微曲,富有张力的大圈把向外张扬,流嘴侧肩与壶把形成一条气贯全壶的流线,相互呼应,流畅有力,生动而自然,点、线、面谐调,刚柔相济,使整个壶质朴而大气。
虽然“汉扁壶”朴素无任何华丽奢侈的装饰物来点缀,但从“汉扁壶”优美的形制所散发出来的浓浓的古文化韵味和质朴无华的气韵却是该壶不可忽略的气质,紫砂壶的美并不是千奇百怪的造型亦或是点金描银的装饰,而是其举手抬足之间那一抹灵气与高洁的气质所衬托出来的。
当然华丽的壶固然有它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却与紫砂泥质朴古雅的内在背道而驰,紫砂壶不比多彩的工艺品,作为艺术的载体,它早已超出了物质表象的桎梏,飞升至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
简练而豁达,含蓄而内敛,这才是紫砂本质的美好所在。当然并不是一味的强调作品的内涵,试问一件表象糟糕的艺术品怎能激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探索呢?因此“汉扁壶”又是一把非常实用的茶具,让你在把玩中体悟到一种不用眼看、无需语言的美感。
汉扁壶虚实结合,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将整个壶体进行有机的变化,在立体纵向上,流露出了一种气度和张力。在立体横向上,又展现了另一番别具风韵的柔美。
3、结语
自古以来喜爱紫砂之人,大多为文人雅士,紫砂的古朴,是一种意境,只有懂得这种古朴意境的人,才能读懂紫砂壶的独到的艺术感染力。一把精美的紫砂一定是制壶艺人心境与修养的表露,这里面渗透着紫砂壶艺家的灵魂,这样的壶才能成为传世之宝。
紫砂壶是有文化内蕴的高雅艺术,这就需要陶艺家对自然界的东西慧眼识珠,认真挑选,不能以低趣庸俗之物来装点紫砂壶。
清咸丰同治 万泉 汉扁壶
高:95mm 口径:94mm
汉扁壶的设计,受曼生壶式影响而衍变。
清道光同治 邵友廷 汉扁壶
高:95mm 口径:89mm
紫泥为胎,作汉扁式,形体扁圆,底部圆润而丰满,肩部折线圆棱,口与肩平顺斜倾。平盖微坡,盖边呈反弧线,钮可视为壶身的缩影,大圈把圆浑富有张力,壶流侧肩与把形成一条贯穿全器的流线,生动而沉稳,质朴而大气。根据其制作工艺和整体气度应为友廷经典代表之作。
汉扁壶式在清咸丰、同治年间万泉氏已有创作,乃受曼生壶式影响而演变形成,邵友廷对此式的改良创作,对后来程寿珍的制壶有所启迪。
民国 邵友廷 紫砂汉扁壶
高:9cm 宽:20.4cm
邵友廷,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宜兴上袁村人,他精工壶艺,尤其善于制作鹅蛋壶和掇球壶。邵友廷成名于邵大亨之后,是近代制壶名家程寿珍的养父。邵友廷制作的器物,大多盖有『友廷』两字的椭圆形阳文篆印,把下木章『真记』。邵友廷是清末的制壶名家,他制作的紫砂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程寿珍制 汉扁壶
高:88mm 宽:183mm
清末民初 程寿珍 汉扁壶
高:84mm 口径:88mm
底印:『冰心道人』
清光绪26年 程寿珍制 段泥汉扁壶 宽:21cm
壶以本山团泥制成,壶肩一面刻隶书铭文:『山似蜀泥可琢,东坡云此间乐』,另一面楷书刻『庚子夏月曼生题并镌』。盖面刻金文七字,盖内『寿珍』小印,把下木章『真记』。底款『龙山名砂』。此为程寿珍早年佳作。
民国 程寿珍 段泥汉扁壶 高:8cm 长:22cm
以段泥制成,壶肩一面刻隶书铭文:『山似蜀泥可琢,东坡云此间乐』,另一面楷书刻『庚子夏月曼生题并镌』。盖面刻金文七字,盖内『寿珍』小印,把下木章『真记』。底款『龙山名砂』。此为程寿珍早年佳作。
汉扁壶式在清咸丰、同治年万泉氏已有创作,乃受曼生壶式影响而衍变形成。程寿珍汉扁壶总结前人经验,反复造化,精炼,而创出自己独特的造形典范,与掇球、仿古,构成具有代表性的“寿珍三式”。
1912年作 民国初期 程寿珍款 汉扁壶 长:20cm
盖款:『寿珍』
铭文:『寒夜客来茶当酒 中华民国元年 曼生』
清 程寿珍款 汉扁壶
高:9cm 长:8.5cm
底款:『冰心道人』 盖款:『寿珍』
民国 程寿珍制 汉扁壶
宽:20.5cm 高:8.8cm
底款:『省立宜陶作品』 盖款:『寿珍』 把款:『真记』
此壶形体扁圆,底部内圈足,钤“省立宜陶作品”六字方章,口与肩平滑舒展。平盖微弧,盖面宽广,盖内钤『寿珍』,把下钤『真记』。
民国 程寿珍制汉扁壶 长:20.5cm 高:8cm
底款:『冰心道人』 盖款:『寿珍』 把款:『真记』
民国 程寿珍 扁圆壶 宽:20cm 日本藏家旧藏
款识:『寿珍』款
清末民初 程寿珍款 汉扁壶 宽:20.5cm
底款:『宜兴利用公司』 盖款:『利用公司』『寿珍』
壶肩部以阴线刻花卉纹饰与诗词。
民国 程寿珍制 汉扁壶 宽21×高9cm
底款:『省立陶厂制』 盖款:『寿珍』 把款:『真记』
清晚期 程壽珍製 紫砂壺
高:8.2cm 通徑:20.6cm
銘文:『蓮舫先生雅玩,歸文藻敬贈。』
蓋內款識:『壽珍』底款:『龍山名砂』
紫砂壺造型雅致飽滿,壺嘴舒展,與壺把、壺體肩線相延伸,銜接自然,渾然一體。壺身一面陰刻田園鄉村,山石村落等景致,另一側留刻贈言,書法刻工細致,刀法嫻熟。蓋內有『壽珍』篆書方章款。
清末民初 程寿珍款 汉扁壶 长:21cm
盖款:『寿珍』 铭文:『嘉平四季』『硠文』『少云刻』
民国二十六年 程寿珍制 汉扁壶
宽:20厘米 高:7厘米
底外款:『冰心道人』(篆书阳文) 底内款:『寿珍』(篆书阳文)
盖款:『寿珍』(篆书阳文) 把款:『真记』(楷书阴文)
泥料精炼,胎厚工精。作汉扁式,形体扁圆,底部圆润而丰满,肩部折线圆棱,口与肩平顺斜倾。平盖微坡,盖边呈反弧线,钮是壶身的缩影,大圈把圆浑向外拉出富有张力,嘴侧肩与把形成一条贯穿全器的流线,生动而沉稳,质朴而大气,包浆古旧,幽光沉静。盖有隐裂,不逊其美。
民国 程寿珍 紫砂壶
长:20.4cm 高:8.9cm 容积:580m
盖款:『利用公司』 把款:『寿珍』 底款:『宜兴利用公司』
释文:『秋山人在画中行』
壶肩陶刻装饰铭文『秋山人在画中行』,汉扁壶式在清咸丰、同治年万泉氏已有创作,乃受曼生壶式影响而衍变形成。程寿珍汉扁壶总结前人经验,反复造化,精炼,而创出自己独特的造形典范,与掇球、仿古,构成具有代表性的“寿珍三式”。
民国 程寿珍制 紫砂汉扁壶 宽:21cm
此壶形体扁圆,底部圆润而丰满,肩部折线圆棱,口与肩平顺斜倾。平盖,盖边呈反弧线,钮是壶身缩影,大圈把向外拉出富有张力,嘴侧肩与把形成一条贯穿全器的流线,生动而沉稳,质朴而大气。盖内印款『寿珍』,把下『真记』,壶一面刻花卉纹,另一侧铭:『贪泉不及廉泉清。利用』。
此语自《南史·胡谐之传》:“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柏年:卿州复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原比喻为官廉洁,后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而“利用”乃为民国著名紫砂商号。
汉扁壶式在清咸丰、同治年间万泉氏已有创作,乃受曼生壶式影响而衍变。程寿珍汉扁壶总结前人经验,反复造化,精炼,而创出自己独特的造型典范,与掇球、仿古,构成具有代表性的“寿珍三式”。
程寿珍制 瓦当汉扁壶
宽:19.8cm 高:8.8cm
盖内『寿珍』小印,把下木章『真记』,弧盖镌『甘泉上林』瓦当纹,壶身铭文『甘泉上林瓦文东溪氏刻』。此壶应为程寿珍早年佳作。
赵松亭,曾用名支泉,号东溪。宜兴蜀山川埠上袁村人,清光绪年间紫砂壶制作及刻字名家,自制,自画,自镌,自刻,自成一格。是有名的陶业实业家。
民国 程寿珍制 紫泥汉扁壶 尺寸:8.5×20.4cm
盖款:『寿珍』 壶内款:『寿珍』 底款:『省立宜陶作品』 把下款:『真记』
款识简介:
省立宜陶作品,即江苏省立宜兴陶业工厂所出品之用印,《(江苏)陶瓷工业志•特种工艺陶瓷•紫砂陶器》:“民国五年(1916年),北洋政府投资10万银元,在(宜兴)蜀山北麓开办江苏省立宜兴陶业工厂,由潘宝熙任厂长,程寿珍、范大生、邵云如任技师,分别负责制坯、刻字等业务。该厂招收艺徒二十余名,先后建造龙窑、小圆窑,重点烧造各式茗壶。至民国八年(1919年),因亏损过大倒闭。”
程寿珍 汉扁壶(紫砂) 宽:12cm 高:6cm
盖款:『寿珍』 底款:『冰心道人』
程寿珍制 汉扁壶 高:9cm 长:20.1cm
民国 程寿珍制 紫砂汉扁壶 高:9cm;口径:8cm
盖印:『寿珍』(朱文方印)
把印:『真记』(朱文随形印)
底印:『宜兴壶业精制』(六字朱文篆书印)
壶紫砂作,平盖,扁纽,扁圆鼓腹,单眼短流,扁圆形壶把,把面和壶口相平,平底内凹。壶身块面挺拔圆满,气度轩昂,壶嘴舒展有功,壶嘴 壶把与壶体肩线相延伸,衔接自然,造型浑然一体。
程寿珍 汉扁壶
通高:9厘米 南京沙志明收藏
把下有『真记』二字,盖内方印『寿珍』。此壶有别于陈寿珍其他汉扁壶,在壶身刻了一枝梅花和诗句『白花浮光凝碗面』。寿珍汉扁壶通常不做陶刻装饰,并且此壶底款也不是常见的『冰心道人』,而是篆体方印『陶厂制』,想来此壶是某陶厂特请寿珍制作。
壶上诗句引自 唐·卢仝 诗《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请,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围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民国 汉扁壶(三圣壶)
高:8.5cm 宽:20.5cm 醉壶楼藏品
把印:『真记』 底款:『冰心道人』 盖款:『寿珍』
壶身刻:『解眠茶煮石根泉,柳山先生清赏,稚亮持赠』
潘稚亮(1881~1942年),字诒曾,宜兴蜀山人,号称切玉圣手、金石家、书法家。其父字亮之,因以稚亮为字。幼承家学,治国故外,著有《还读者印谱》、《借花室印存》、《小诸葛庐印》等7部印谱。与艺术大师徐悲鸿为同乡契好,先后为之刻印40余方。
悲鸿也为之绘《切玉图》描绘其绝诣,并在纪念潘稚亮的文章中写道:“稚亮先生工书,于篆宗绎山,隶法华山,真行学麓山,曾刻‘三山旧学’朱文印,述其所自。能制金、玉、陶印,当世无俦,贪林泉之乐,恒杜门不出,故少知者,然君绝艺,终不可泯。君高行超俗,可传固不止此,我特举吾所知而已”。寥寥数语,高度概括了潘稚亮的印艺与一生”。可见潘在紫砂陶印上的功夫至深。
据《艺海一舟——扬帆远航》一书记载,1933年下半年,顾炳荣为顾景洲的前途着想,先後恳请陶刻名手陈少亭、书法家潘稚亮收徒传艺,末成才再三相邀蜀山制壶好手储铭至家中边制壶边传授顾景洲技艺。
1936年王寅春在蜀山西街茶馆里结识了著名金石书法家潘稚亮,潘稚亮看了王寅春所制的茶壶。认为是大家手笔,前程不可估量,还亲自为王寅春镌刻了方章“王寅春”款一枚。
王寅春得到“切玉聖手”潘稚亮的教诲,领受印款,爱如至宝,一直沿用至逝世为止,一直未换第二个章款。此后,王寅春仿制古董,均为盖内钤自己的印款“寅春”作标志,或在壶内口沿处盖“寅春”款。
同年受储南强之邀刻洞天四宝, 据当时崔叔暹的《虚斋笔记》所载:“君当应储翁铸农之请,为刻善卷庚桑洞天四宝。翁来请,先不出意,突跽书案前,君方握管,惊起问奚?为事可坐谈,翁坚请首肯,然后起,许之,扶入室,即出四印,道求镌刻,此君亲语余者”。
又云:“刻四印,每印写样数十易始定其刻。且预制专用之架,紧嵌印石后,悉心锤凿,复用利刀修饰,声震户外,客来如入锻肆。一印成,先钤于旧藏宣纸上,分贻朋友,徵求意见”。此四印现藏南京博物院。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绍钧,字秉臣。原名绍钩,主要笔名有叶匋、 圣陶、桂山、柳山、郢、郢山、华秉亟等,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
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
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
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
此汉扁壶为近代制壶名匠程寿珍所制,用料精细、做工考究,造型简朴厚重,同时为近代号称切玉圣手金石书画家潘稚亮持赠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定制壶,壶身茗刻应为潘稚亮亲手陶刻。谓之三圣壶,所以此壶尤显珍贵。
民国 汉扁壶
高:9.2cm 宽:21.5cm 醉壶楼藏品
底款:『阳羡名壶』 盖款:『岩如』
“岩如”,即蒋永西(1900~1957年),民国陶刻艺人,常署款『岩如』、『石生』、『聚莲老人』,并与任淦庭合署名“陶”或“企陶”(30年代中期)。
民国外销 寿珍 汉扁壶 通高:8.2厘米
此款汉扁壶泥色紫黑,器形劲挺,是一件极见功力的作品,体量虽不大,却自有风雅沉稳之态度,令人一见折服。身、把、流、肩、盖、钮,无一不严谨规范,手法细腻,线条流畅有力,点、线、面谐调,刚柔相济。
壶把下有『真记』二字,盖内方印『寿珍』。最为特别的是壶底印款,除『宜兴窑业栈制』六字篆文外,还有一个扁圆形外文印章,可知此壶是当时的外销商品。
寿珍常用印章有『寿珍』篆文方印、『寿贞』楷书印、『冰心道人』篆文圆方印、『真记』楷书印,其它还有『艺古斋』篆体方印、『龙山名砂』篆文印、『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共)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篆文章等。
程寿珍制 东溪刻字 汉扁壶
清晚期 程寿珍制 朱仲荆敬赠 紫砂壶及杯(四件)
壶宽:19.5cm 杯直径:6.3cm
款识:『寿珍』『真记』『冰心道人』款
此套紫砂茶具由一件紫砂壶与三件小杯组成。紫砂壶造型雅致饱满,壶嘴舒展而浑朴秀丽,口盖契合相吻。与壶把、壶体肩线相延伸,衔接自然,层次简洁凝练,浑然一体。壶身留刻赠言,书法刻工细致,刀法娴熟。
经长久使用,壶面光洁无比,摸之质感如玉,凉意袭心,抚摸稍久,手汗便会浸入壶体气孔,妙不可言。造型端正大方,显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度,风格高雅。盖内有『寿珍』篆书方章款。壶底平整,壶底钤有『冰心道人』款识,篆风雅致,壶把之下书以『真记』二字。
三杯皆为侈口,深腹,矮圈足。杯形圆巧可爱,外壁紫砂色泽深沉,一侧刻梅花纹装饰,一侧书以诗词,字体娟秀端庄。杯内壁施白釉,光润秀雅,与外壁紫砂质感形成鲜明对比,雅趣天成,十分难得。
民国 汪宝根制 云生刻 汉扁壶 宽:21cm
款识:『宝根』『旭斋』款
泥料精炼,做汉扁式,形体扁圆,扁部折线圆棱,又与肩平顺倾斜,短颈,平盖微坡,宝珠钮,短弯流,圆把外拉富有张力,流侧、肩与把形成一条贯穿全器的流线。棱线脊线分明,在圆润中平添几份硬朗。折肩上留诗文『半瓯雪浪沸香涛』、『壬戌巧月宾云生刻于以园之绿野草堂』,盖有『宝根』款,底钤『旭斋』。
汪宝根,号旭斋,民初制壶好手,擅花货,善传统壶式,从师汪升义,为著名艺人吴云根、朱可心的大师兄。民国之初,宜兴利永陶瓷公司创办之始,即被聘为该公司技师,为民国初期紫砂花货器好手之一。
吴界明 汉扁壶(紫泥)
高:7cm 宽:16cm 容量:320cc
底款:『吴界明』 盖款:『界明』 把款:『吴』
汉扁壶形体扁圆,底部圆韵而丰满,肩有圆棱,口与肩平滑舒展,平盖,盖边饰反弧线,扁圆钮,形成大小对比。腹肩口产生曲折刚劲的张力。大平盖稳住架势。嘴微曲,大把向外拉出,嘴侧肩与把侧形成一条气贯全壶的流线,相互呼应,生动而自然。整个壶质朴大气。
马群东 汉扁壶(紫泥)
高:9cm 宽:19.5cm 容量:680cc
底款:『群东陶艺』『利』 盖款:『马群东』曹婉芬 大汉扁壶 长:20.3cm
盖款:『婉芬』 底款:『曹婉芬』
⋈像汉扁壶这样经典的壶型,陈壶当然也是要做的——陈壶降坡泥汉扁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