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丁蜀镇青龙山介绍

青龙山青龙山地处黄龙山的西侧,两山相距不远,几乎相连。青龙山也是鼎山三足之一,因表体岩石呈青灰色而得名。青龙山因青色出名,也因青色而消失。青龙山比黄龙山更惨,黄龙山的石头被采做建房,青龙山的石头被挖去烧石灰,所以青龙山被挖去得更多。但也许是因祸得福,青龙山的水面更阔,风景更美。唯一不足的是绿化不好,山上的树又小又少。

青龙山、黄龙山如此之近,但为何两山颜色却如此迥然?其实这一问题更深的意味是:紫砂的地质形成条件如何?紫砂真的就只有宜兴丁蜀才有吗?

为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恶补一下地质方面的知识。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岩石根据形成年代分为古生(界)代、中生(界)代、新生(界)代,每个界代又被细分为几个纪,每个纪内又有几个世,每个世纵跨几百万年。从无脊椎动物的出现开始算起,总计大约经历了12个纪、32个世(“世纪”一词大概就是这样来的)。由于地壳运动,大部分地区的地质层面并不完整。青龙山图片根据成因,岩石又被分为三大类:1、由岩浆岩活动形成的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石英班岩等。2、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变质岩,如石榴子石。3、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如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粘土矿物(高岭土等方介石石膏、磁铁矿等)。丁蜀属于最后一种。

简单地用“层”来解释更容易理解。从远古到今天的32个层中,紫砂泥大致生成于第4、5层(属于泥盆纪、石炭纪、少数生成于二叠纪),这时属于古生代中后期,距今已经有3亿年左右。

沉积型矿床的成因类型,又有湖相、陆相、海陆交替三类。丁蜀紫砂泥矿床属于陆相碎屑建造沉积矿床。本区为江南古陆边缘,古生带地层颇为发育。由于地壳升降的不平衡,形成一系列内陆湖盆、水洼地,而他处坚硬的岩石风化成粘土物质后,借风力和水力搬移,一些细小的粘土粒及其他矿物移到这些地区沉积下来,形成二次粘土。颗粒重的沉在底下,颗粒轻的浮在上面。青龙山的图片岩石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硅、铝、铁,所以含铁量高的岩石处于岩层底部。因地质年代较长,疏松粘土经后来多世纪的覆盖层长期压实而形成坚硬、半坚硬的页岩。由于当时气候干燥炎热,铁质容易氧化,故紫砂泥中含赤铁矿(Fe2O3)成分较多。为何底槽青最受到青睐,就可以理解了。

因地壳变化,青龙山、黄龙山凸出出来,新生代、中生代地质层较薄(或没有保存下来),所以古生代地层埋藏较浅。黄龙山、青龙山表石虽都为沉积岩,但其粘土矿物成分有所差异,青龙山表石以碳酸钙的方式存在的钙质较多,而黄龙山表石含有硫的成分,故青龙山呈青灰, 黄龙山呈褐黄。但是,两山在蕴藏紫砂矿层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构造带上是一致的,所以具有相同的紫砂矿层。不过,青龙山靠近黄龙山的一角,还可看见黄岩层。

事实上,在青龙山和黄龙山北面的交界处,就出产一种紫砂泥,因这个地方又称作本山,故在这里出产的紫砂泥就被命名为本山绿泥。本山绿泥是紫砂泥中含铁质最少的,虽然颜色既不偏红也不染紫,而是呈米黄,但是因为烧结后分子也呈双气孔结构,所以也将其归为紫砂的一种,具有和紫泥、朱泥同样的物理性能,泡茶原汁原味,而且茶水不容易变馊。丁蜀镇青龙山现在,黄龙山、青龙山的交界处(即本山)已经开辟为“紫砂之源”公园。其实这个地方称为“紫砂之源”多少有些名不副实,容易给人以误会,因为这里从哪方面来看都没有起源的意味,而且本山绿泥也并不是紫砂的标志泥料,况且矿源已经很难找到了。

据有关资料,1984年地质勘探的结果,黄龙山、青龙山紫砂泥的远景储量为90万吨,其中青龙山下就有优质甲泥500万吨,其中可露天开采40余万吨。但现在还不知道这个“远景”到底是多远,90万吨的紫砂泥到现在还剩多少。如果按照鼎山每年出产的紫砂壶都使用黄龙山紫砂泥计算,早已经透支好几倍了。

青龙山、黄龙山旅游资源丰富,据说已经一并规划为紫砂矿遗址公园,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这里真的可以称作山青水秀(特别是青龙山),唯一的缺憾就是树少。如果在青山秀水之间再有苍松翠柏,肯定对丁蜀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

⋈在宜兴本地,还一直流传着——黄龙山和青龙山的美丽传说

陈壶掌柜: 微信941741

陈壶,一个亲民紫砂品牌,精选天然原矿,坚持手工制作!主攻中小品实用圆壶,品质过硬,价格厚道。

最新文章

1标杆小子冶石瓢-宝山纯红降坡泥

2让人眼前一亮的海棠汉瓦壶

3陈壶宝藏—青段平盖石瓢

4紫砂原矿料与烧成试片 图片对比

5小红泥 龙蛋壶

随机文章

1印版印花斗笠小杯紫砂60毫升

2从外表细节挑选紫砂壶

3紫砂方壶制作经验总结

4方壶难做,这种混方壶难上加难!

5紫砂壺_三維立體空間的居住者

热门话题

买壶 买家秀 仿古壶 何道洪 全手工 养壶 名家紫砂壶 子冶石瓢 宜兴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壶 底槽清 收藏紫砂壶 方壶 时大彬 曼生十八式 朱泥 朱泥壶 段泥 汪寅仙 清水泥 潘壶 玩壶 石瓢 石瓢壶 紫泥 紫砂 紫砂壶 紫砂壶价格 紫砂壶收藏 紫砂收藏 紫砂文化 紫砂泥 紫砂泥料 紫砂艺术 紫砂茶宠 紫砂陶刻 蒋蓉 西施壶 选壶 陈曼生 陈鸣远 降坡泥 陶刻 顾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