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与东海之滨,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西岸,有一个古老而又奇特的名城,这就是陶都宜兴。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经说过:“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他认为,一个旅胜地,或以开朗豁达取胜,或以深邃奥秘引人。陶都宜兴,可谓两者兼备:湖山揽胜,旷如也;洞穴探奇,奥如也。
宜兴地处长江金三角西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气候宜人,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盛产陶器,尤以紫砂壶驰名天下。本文从历史、风景名胜、特产等多角度介绍宜兴这座城市。古来名邑
宜兴古称荆溪、荆邑,秦汉两代改称阳羡。后来,晋惠帝将阳羡改名义兴。到唐高祖武德二年,又改名为鹅州。宋代,为了避宋太宗赵光义的讳,改义兴为宜兴,相沿至今。这个名城,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宜兴在唐虞夏商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到前20世纪)称为荆溪。根据考古发现的青劳岗文化证明,远在四五千年前,在这一带丘陵地上,特别是湖滨河边,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他们使用细小石器;过着渔猎生活,发明了原始的陶器,使山区的自然资源得以开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关于荆溪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境内有苍山、清溪的缘故,认为“古荆溪地”是“青山绿水之乡”,“山明水秀之地”。又有说荆溪原先是宜兴境内的一条荆溪河的名字,后来它又是东溪、西溪、南溪、北溪河的统称,所谓“荆溪百里水涵空”。
据《宜荆新志》记载:荆溪受金陵、宣歙之水,东西绵亘百里,人于震泽(太湖古称)。溪水把长江上游带来的泥沙,慢慢沉积在下游近太湖这段低湿之地,成了肥沃的低地。在这块沼泽沃野上,到处草木繁茂,棒莽弥望,荆棘丛生,古人就把这段 溪水,加上一个"荆”字,“以荆名溪,因而谥邑”。如此说来,称它荆溪原来又象征着榛莽初开。荆溪在西周(前11世纪至前7701年)属吴,到周元王四年(前4721年),越王勾践灭吴后,遂并归于越。相传越国大夫范蠡曾隐居荆溪的南山从事制陶业,今有蠡墅、蠡河等古迹遗存。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后,又并归于楚。在这以前,称为荆邑。
秦始皇赢政灭楚(前223年),统一中国后废分封,实行郡县制,把荆邑改为阳羡呢?据说“荆”是楚国的古名,“楚本号荆”,“荆”“楚”同义。《左传·庄公公十年》说:“荆败察于萃。”《晋书·景帝纪》说:“荆山之璞虽美,不琢不成其宝。”所谓“荆”,都是指的楚国。秦王为了整严肃纲纪,消除百姓对楚、荆的怀念之情,把“荆邑”的小地名也彻底改掉。“秦以子楚,改为阳羡”。但阳羡县名的由来,又与原先“荆溪”两字有关。据《宜荆县志》记载:《宜荆县志》记载:“盖荆溪之阴多山,其阳衍沃。“就是说:溪南(阴面)是多山地带,溪北(阳面)是肥美平坦的田野。古文的“衍”与“羡”,音相同,义相通,这说是阳羡名称的来历。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淮南王英布谋反,当时的阳羡县令尹灵常随刘邦英布,因功,被封为“阳羡侯”。汉末,三国鼎立。据说孙权15岁就在这里做过阳羡长。后来坐领江东建国,改筑阳羡城池于南山下,地近小,称虾龙泾,故阳羡城旧时又名‘虾虎城’,即今宜兴古城的雏形。自秦、汉、三国到晋初,阳羡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了500多年。
西晋时,阳羡曾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周处将军。他父亲周航在三国孙吴时曾封为“关内侯”。而周处斩蛟,射虎、“除三害”的功绩,人人钦仰,代代传颂。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因三兴义兵,卫国有功,‘三定江南’,晋惠帝封他为威武将军,吴兴太守、乌程侯,的故乡阳羡改名义兴,以奖励他维护西晋王朝的功绩。义兴郡这个名称,经过西晋、东晋、南北朝,沿用了280多年。山川纪胜
宜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西岸,和浙江、安徽两省接壤,处沪、宁、杭三角中心,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城市,它的地理座标为北纬31.7’到31.37’,东经119.37’到120.03’。东濒太湖,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西邻溧阳,南交浙江长兴,北接武进,西北、西南分别与金坛和安徽广德毗连。东西最长距离49.8公里,南北最宽处54.2公里,全市总面积为1758平方公里(不含太湖水面)。人口109万。境内既多山,又多水。山岭重叠,河道纵横;山水相依,景色迷人。西南面环绕着高山峻岭,山秀林密,峰高谷深,正如苏东坡《满江红》词所谓“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
东、西、北三面,则为富饶的太湖平原。湖泊荡淹,星罗棋布;港湾河渎,四通八达。县志说:“全县有名山一百三十六,溪河二十四,荡淹十七,溪潭十,渎七十二,大湖五”(太湖、洮湖)一面是叠嶂如云、蜿蜒起伏的山峦;另一面是风帆片片、波涛万顷的太湖。潋滟的水光,苍翠的岚影,好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山水之胜,甲于东南”。
由于宜兴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势险要,使它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为兵戎相向之地;东汉末年。孙权助其兄孙策在此扼守。宋代名将岳飞在宜兴建‘岳家军’,击退金兵,声威大震。元末明初大将徐达则在此地围困元军,从而打开了东南门户。太平天国时代,这里驻扎过许多太平军,辅王杨辅清还在城中建造了王府。
宜兴地灵人杰,贤臣名将、文人学士代不绝书。西晋有平西将军周处;宋、明两代任宰相的有蒋芾、吴潜、徐溥、周延儒。诗词文学名家层出不穷,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传世名著有《国中人》、《西园记》、《绿牡丹》和《竹山词》等。现代饮誉中外的名人有周培源、蒋南翔、潘汉年、潘菽、唐敖庆、徐铸成、徐悲鸿、吴冠中、尹瘦石、阿甲和、周权等。
这座古城,历来为诗人学者所爱慕,曾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流连驻足。早在六朝,就有文学家陆机撰文、书法家王羲之书写的《周孝侯碑铭记》;诗人谢灵运作有《长溪赋》。唐代李白、白居易、陆龟蒙、陆羽等人也留下了赞美的诗句。宋代的朱熹、苏轼、苏辙都曾寓居宜兴。苏轼曾说:“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他打算在阳羡“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为的是“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他种橘的愿望虽未实现,可是却在宜兴留下了“传之后世为不朽”的《楚颂帖》。
民族英雄岳飞,在这里驻扎过队伍,游览过金沙寺,并在寺壁上留下了题词,表达了他的爱国热忱。明代的沈周、徐渭、唐寅、文征明和董其昌等书画家,都游历过此地,并有诗文书画流传。唐代的宰相陆希声晚年时隐居在这里的颐山,诗人杜牧则筑水榭于荆溪的北湄,他们都在这里住过很长的时间。宜兴在宋代已经是一个逾万户的都市,清溪萦绕,景色迷人。宋人陈克《上元词》云:“桥南桥北新雨晴,柳边花底暮云轻,万家灯火照溪明。”读过这首词的人,都会引起对宜兴古城的怀想。文物古迹
漫长的历史,悠久的文化,给宜兴古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著名的名胜古迹有:三国时代的封禅国山碑,堪称江南第一古碑;晋平西将军周孝侯庙,殿宇两壁有晋、唐、宋、元、明、清历代碑碣,以王羲之书写的碑记最为著名;唐代的古龙窑遗址;李白撰文、李阳冰书写的《史贞义女碑》;东破书院和《楚颂帖》碑刻;太平天国辅王府遗址和壁画真迹;宜兴陶瓷博物馆以及徐悲鸿纪念馆。
相传,阳羡茶泉、画溪花浪、铜峰叠翠、周侯古祠、龙池晓云、玉潭凝碧、蛟桥夜月、张公福地、国山烟寺就是这座古城的十大胜景。它集中地反映了宜兴的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可谓江南锦绣山河的一个缩影。“阳羡茶泉”描绘唐贡茶、金沙泉产地唐贡里绿水青山,风光无限;“画溪花浪”在春夏之交,碧流花雨,香飘十里;“铜峰叠翠”展现城南高峰重叠、层翠环抱的秀丽景色;“周侯古祠”是典型的明代建筑,石碑林立,景色幽雅;“龙池晓云”在茗岭龙池山,每当拂晓,奇石奇景如五彩云霞;“玉潭凝碧”在玉女山庄,山色水光,明靓无匹;“蛟桥夜月”在古城中央,每逢中秋之夜,明月与桥心相对,宛若银蛇万道,煞是奇观;“张公福地”即张公洞府,气势宏伟,洞中有洞,被誉为“洞天福地”;“国山烟寺”在善卷洞旁,古迹云集,风景绝佳。在古籍上最早记载“荆溪十景”之名的是明代嘉靖年间编纂的《宜兴县旧志》。此后名人题咏,代不乏人。清代民间画家徐达章就绘有《荆溪十景图》工笔山水画册传世。茶山竹海
宜兴地处暖温带向亚热热带过渡的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风和日丽,莺飞草长;夏季炎风暑雨,稻绿蝉鸣;秋季天高气爽,谷黄鱼跃;冬季瑞雪盈野,麦青豆壮。物产以大米、毛竹、茶叶为大宗,还有著名的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的鱼米之乡。
宜兴是中国产茶的名地之一,所产‘国山苑茶’始于三国孙吴时代,当时即已著称江南,到了唐朝,连皇帝也喜欢宜兴名茶,规定每年要宜兴进贡茶叶。唐朝上元年间,陆羽在《茶经》中赞誉阳羡茶:“芬芳冠入他境。”故有阳羡唐贡茶之称。用阳羡唐贡茶、紫砂壶、金沙泉冲泡茶的特点是:汤青、色浓、茶香、回味甜,可见品质之佳。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宜兴全市有茶园4.5亩,茶场120多个,年出口茶叶近3万担。
宜兴的太华山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毛竹基地。太华山地处宜兴最南端,南接浙西,西接安徽,与皖南的九华山齐名。这里一山又一山,连岗接坡,层峦叠翠,无边无际;山风过处,竹影婆娑,好似大海中的波涛起伏,故有“竹海”之称。每到春天,竹笋即破土而出,沐春风,浴春雨,蓬勃向上,一天一个样。俗语说,“清明挖笋,谷雨长竹”。太华山区的毛竹约有9万亩,产量为江苏省毛竹的70%现在,宜兴毛竹蓄积量达1900多万枝,每个砍伐170万枝。洞天奇观
宜兴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山多岩洞,洞多神奇。全县有石灰岩溶洞82个,景色瑰丽,奇巽天成,堪称“洞天世界”。据地质学家考察,它们已形成将近100万年。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为最大、最古、最奇之洞,有“江南第一古迹”、“海内奇观”之誉。善卷洞以洞中有河、水洞通舟著称;张公洞以洞中有洞、一线通天占魁;而灵谷洞则以洞中有山、绚丽多姿见长。古往今来,游客陶醉,诗人吟咏,“善卷张公天下奇”。近年来,又探明并开放了慕蠡洞和西施洞,洞身幽邃,景物奇妙,千姿百态,变幻莫测。这些洞府不仅是庄旅游胜地,而且是地质、地理、历史、水文、土壤、生物、考古等科学家的科研基地。
在善卷洞的附近,有一个祝陵村。村外毛竹参天,杜鹃遍地,每天春天,红花与翠竹相映,如锦似绣,远远望去仿佛桃花源的境界。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地。每逢杜鹃花放,时有大彩蝶双飞不散,俗传为两人精灵所化。近还有祝英台读书处――“碧鲜庵”碑亭和“晋祝英台琴剑之冢”等遗迹。
在张公洞与灵谷洞之间相距3里许,有一玉女山,又名莲子山,山巅有玉女潭。相传古代有一玉女峰修炼于此,因此得名。其潭大旱不竭,深不见底;其水莹洁如玉,毛发可鉴。潭依绝壁,从顶上往下看,山石累累入画,灌木耸出壁罅,《玉女潭碑记》中说:“玉女一潭,更奇,更怪,更仙,更灵,尤非诸胜所能媲美者。”唐人权德舆称:“阳羡佳境,以此为首。”明代文征明还写有《玉潭仙居记》。当年郭沫若初游宜兴,也曾在潭边静坐、凝视、沉思,发怀古之幽情。陶器世界
宜兴固然以风景秀丽著称,但是形成它今天独特风貌的主要因素却是陶瓷工艺。宜兴自古即以出产陶器闻名,是中国制陶业的发源地之一,向有“陶都”之称,与瓷都景德镇齐名。
陶都的窑场集中在宜兴城东南14公里的鼎蜀镇,镇以鼎山和蜀山得名。这两座山相距不过3里,一东一西,中间隔着一条罨画溪,遥相对峙。蜀山四面都是水,它好像水中央的一个小岛。山不算高,“水环之如赔嵝”。这座山原来叫做‘独山’,屹然特立,旁无附丽”。据万历《宜兴县志》载:苏东坡居宜兴时,“爱其风景类蜀,乃改今名。”元末画家徐贲隐居于此,绘有《蜀山图》,画中远山深秀,岚气郁苍,一派江南水色山光,并有宋克、和孝思等题识,观画读诗,颇能领略远离闹市的山居之乐。明代陈淳也有《罨画图》传世,堪称一时杰作。
鼎蜀镇东临烟波浩渺的太湖,西南为天目山支脉南山所环抱,宁杭公路和蠡河贯穿其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镇面积53.29平方公里,人口近8万。从地貌上看,鼎蜀镇处在浙江北部的天目山、莫干山向北延伸的余脉和长江三角洲的交接地带。山丘地区露出大面积泥盆纪五通群地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陶土矿,太湖沿岸又沉积着大量含铁质的土骨,都是陶瓷工业的主要原料。山丘地区还蕴藏着茂密的林木、毛竹和煤炭资源、为发展陶瓷工业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原材料。所以,鼎蜀镇既是宜兴境内山区和水乡的交界地,也是陶土和燃料的丰富产区。
东自蜀山、西自鼎山白岩、汤渡,南至白泥场,北达潜洛、上袁,方圆30里,几乎是家家做坯,处处皆窑。即古人所谓“白甄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陈维崧《双溪竹枝词》)。从窑区再往西南,山更高,溪更深,山上所产的陶土和燃料,都可以从水道运到窑区。从这里由东往北,河面更宽,岔道更多,都通太湖,可把陶器产品运到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直至全国各地。原料丰富,取用便利,交通运输畅达,是宜兴陶业得天独厚、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千百年来,生长在这块地地上的人们,世代辛勤地从事着这个事业,加上陶艺家的无穷智慧和杰出创造,使陶都经历多少时代的变迁,长盛而不衰。
提到宜兴陶器,使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外闻名的紫砂茶壶。茶壶本来是一般的饮具,可是宜兴的紫砂茶壶却有特殊的功能,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其使用年代越久,器身色泽就越发光润芳馨,即使在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香味。茶壶造型一般简练大方,淳朴古雅,例如名为“云龙”的紫红色茶壶,是名艺人朱可心的代表作品。满壶浮雕着一片起伏着的云彩,两条巨龙在云层里翻腾,神态矫健,其中有一条龙钻出了壶盖,这条龙的头能伸缩,犹如隐现穿行在云海之中,而从云端下垂的龙尾又构成了壶把,真是活龙活现,既实用又美观。所以寸柄之壶,盈握之杯,往往珍同拱壁,贵如金玉。“世间茶具称为首”,古今中外,讲究饮茶的人,都以紫砂壶为珍品。
据考古普查证明,这里烧造陶器可上溯到5000多年以前。陶都的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创造了陶器。商周时期,已有精美的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到了秦汉,陶窑密布,陶窑密布,又出现了釉陶的烧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鼎蜀镇附近的均山已成为中国南方早期青瓷的重要产区。宋元时期,日用陶和军用陶生产规模空前,出现了精美的此砂陶。明清两代,此砂工艺大放异彩,使宜兴陶器成为闻名世界的产品。
早在宋代,宜兴陶器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窑场的楷模,淬至今的蚌式洗和长颈瓶是可考珍宝。南宋时,宜兴陶器就在国际上有了声誉,并为西方著述家所重视。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阿拉伯地理学家爱垂醵氏(Eletrisis)在一部地理书中写道:“中国面积很大,人口极多,……艺术作品以绘画和陶瓷器为最精美。”特别提到“蜀山建筑美丽,所造陶器,质地极佳。”蜀山即今鼎蜀镇之蜀山。
欢迎朋友们来宜兴作客,我在这里一边做壶,一边等你——陶都宜兴盛产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