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彭年制乾隆内赏吉祥款嵌百宝太平有象
2015年,北京东正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杨彭年制乾隆内赏吉祥款嵌百宝太平有象以人民币3,450,000元成交。
杨彭年为清朝紫砂名匠,清朝时紫砂工艺迅速发展,先后出现数个高峰,期间高手如林,名家辈出。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制壶,开创了紫砂的文人时代,留名史册。清代徐康所撰《前尘梦影录》一书中记载:
“紫砂壶名家陈曼生司马在嘉庆年间官荆溪宰,适有良工杨彭年,善制砂壶,并为捏嘴不用模子,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一门眷属,并工此技……。”
寥寥数语,可谓对其壶艺的贴切评价。此件太平有象是杨彭年罕见的写实之作,由英国回流,是法国著名收藏家Jacques and Galila Hollander旧藏。
象,瑞兽,厚重稳行,故有“太平有象”、“喜象升平”之说,寓意河清海晏、民康物阜。陆游曾赋诗曰:“太平有象天人识,南陌东阡捣麦香”,象已然成为吉祥、喜庆的祥瑞象征。
历代帝王皆以铜、玉、瓷等材质御制“太平有象”器型,或陈于厅堂之中,或置于案台之上,以求“四海升平、吉祥平安”之福瑞。
而用紫砂所制的实属罕见!
象身一处有「彭年」篆书方框二字款,为杨彭年常用之印,多见于壶盖内款。大象四肢触地,头部回转,因身躯扭动产生的褶皱条条毕现。两耳低垂,双目斜挑,长牙外露,瑞鼻垂卷,憨态可掬。
前额、脸面、臀股鲜花贴饰,背部着锦缎毯鞍,其上趴伏一胡人。头戴髪箍,浓眉大眼,笑容满面,虬曲的络腮胡与缕缕卷发连为一体。身穿胡服,佩戴珠饰,两手抓握灵芝,腰背系挂葫芦,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充分显示了杨彭年雕刻技艺之高超。
更为精彩之处在大象和胡人的装饰,以青金石、碧玺、珊瑚、象牙、水晶等诸多宝石镶嵌拼接而成,于深沉的紫砂衬托下,彰显华丽多彩,熠熠生辉。
紫砂与百宝嵌工艺的结合,在传世紫砂器中极为罕有,可谓凤毛麟角。百宝嵌工艺又称周制,是在螺钿镶嵌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等材料而成的镶嵌工艺。
百宝嵌花纹能随着光照角度的变化,发出多种缤纷的光彩。乾隆内赏吉祥
而在大象前额,有「乾隆内赏吉祥」六字描金楷书款,是乾隆皇帝的御玩之物。
此等传世珍宝,精美华丽至极,不愧是宫廷御用之物。其工形神兼备,足见杨彭年的紫砂技艺在当时已是翘楚之位。
⋈陈壶家的紫砂茶宠——茶宠_紫砂对象(寓意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