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的兴起与衰败,都有着它的内外因素。我们宜兴紫砂陶从兴起到发展,到今天的鼎盛,除了文人参与、工匠精制、饮茶习俗兴盛等等因素外,紫砂材质本身的优越特性,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宜兴紫砂陶属于高岭土——石英——云母类型陶矿,是含铁量高的多种矿物共存的聚合体,泥分子成鳞片状排列,其中还有成团聚状的有机质,烧成后陶胎生成双重气空结构,具有适量的气孔率和吸水率。
清代吴梅鼎《阳羡茗茶赋》中描写道:“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紫,条橘柚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琊之积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栗之香,或黄白堆砂,结衷梨号可谈,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号生光。彼琚煜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正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巍若钟鼎陈明庭,近而察之,灿若流金璧浮精美。岂随珠之赵璧可媲,异而称珍者。”
文字虽廖廖数语,把宜兴紫砂描绘得淋漓尽致,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乃至这个地球上,还没有发现可以和宜兴紫砂泥料相媲美的陶土矿藏。追溯到明代紫砂起兴时期,我国当时的陶瓷行业窑场林立,一片繁荣景象。陶瓷工匠们为追寻适宜煮茶泡茶器皿的材质而百般努力,瓷胎细蜜光艳,而冷热急变性差,其他地区的粗陶虽可烧煮,其材质粗糙干涩,极不美观。经探寻求索后,宜兴紫砂陶脱颖而出。
宜兴紫砂材质的好,首先表现在制作性能优越和烧成定形的稳定上。紫砂矿虽坚硬,但经日晒雨淋风化后,就有良好的可塑性,制作时,随着工匠们对紫砂性能领悟的程度,反映出各个层次的技能空间。正如《当代中国紫砂图典》上潘春方所说:“紫砂陶土具有无拘无束的表达性,可以容纳各种创造性思维,有着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制作者若是形象思维强,艺术修养层次高,制作水平能力强,制作出的紫砂器皿光润工整,灵气活现。经过高温烧成,骨架结构稳定,最大程度上保正了设计和制作造型的完美实现。
“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煮茶泡茶饮茶,要求器皿急冷急热的性能要好,宜兴紫砂陶满足了这一点,宜兴紫砂陶烧成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具有适量的气孔率和吸水率。
因此紫砂壶泡茶品茗可保“茶色、茶味、茶香不变,使品茶者眼、耳、鼻、舌、身、意直入清凉世界,在视觉、味觉、嗅觉各个方面得到满足”。即使茶叶在砂壶中泡上一两天,也无馊腐之变。人们对宜兴紫砂陶的钟爱,这种绝无仅有的日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文素养得到空前的提升,生活要求高品位,日用工具艺术化,也可养性怡神,紫砂陶的素雅符合人们这种高品位的把玩要求。
“人间行迹如蓬转,物外禅心若镜虚,飞起竹边双白鹤,谈玄未已煮茶初,将烹茶视为修身养性的一们功课,自然而然烹茶的茶具也应运而生,而发展出一种淡雅与士人饮茶身份配合的如宜兴陶器的茶壶”上好的紫砂陶材质所制成品,既可书画雕刻,又可把玩滋润,表面看平整光滑,细细看,内部砂粒点点,再泡茶养护一段时间,擦净细品那质感,如同羊脂白玉般润滑通透,流光溢彩,使人赏心悦目,爱不择手,至珍至宝。
古人道:宜兴茗壶“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在赞叹泥质美时,“泥质形诸于文字而能令人意会,有若天象之五彩至难以文辞形容”。
如此种种,方方面面都显现宜兴紫砂材质的优越,让人们收藏典用。
⋈紫砂作品的创作意图,依赖紫砂原料的特性来发挥与表现——紫砂原料对紫砂作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