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模具,古称陶范,现代人称模具,丁山老一辈陶工们称块头,为什么叫块头,我也无从知晓,可能就是说一块泥巴而已吧。
我们在这里还是叫紫砂模具吧,我经手过的紫砂模具年份最早的到清初的,当初也是为了生计就卖了。这十多年来也卖掉了很多,其中包括很多名家的。记得帮无锡博物院也增集了十几个紫砂模具作为紫砂馆展示用的。
可能很多人又会问我紫砂工艺不都是全手工的吗?怎么在清代会有模具呢?其实当时手工业为了括大生产规模,都会有部分的内容用模具来生产,这样是为了生产出来的产品尽量统一造型,这其中包括木模,像清中期间的紫砂模版的四方六方茶叶罐就是一个例子,在圏内还有头版工二版工之说,二版工也就是用了一段时间后模具有点磨损了。
其实木模的历史更早,具体早到什么时候我们也不得而知,应该是宜兴陶开始的时候就用了模具,包括一些坛坛罐罐都会用一些模具生产。紫砂茶具或者雕塑类的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都会用模具来生产,例如壶的嘴、把、钮等等。这种模具一直延用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慢慢的被石膏模具所代替。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一些纠结,心里在想把这些东西写出来会不会对紫砂工艺技术性有一定程度影响,造成一部分人对紫砂文化的误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想正因为有工艺上的区别,才能让大家更加重视紫砂工艺的原创性,更加尊重紫砂从业人员的劳动成果,更加的提高大家对紫砂的认识,能够区别对待传统工艺和成熟工艺,从而也达到了大家对紫砂工艺发展的重新认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一个初学者都会关心的问题——半手工紫砂壶值得玩吗(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