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92期 头条
【编者按】今年年初发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提升传统工艺产品的整体品质,培育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发挥传统工艺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提高中国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和发展水平”。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其自身发展中却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既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又不断推动其发展,以适应当下的社会文化需求,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策划“工艺美术行业现状系列调查”专题,就当前工艺美术界存在的某些问题展开讨论。
▲刘学波 大师和他的“影子”们 漫画
“紫砂壶代工”:只认人不识物的尴尬
从紫砂壶的量产谈开去
专题策划:刘晶 颜培大
大师的“影子”们
10月的宜兴,微风袭人,虽然偶尔伴着小雨,但却是做紫砂壶最好的季节。这两天吴师傅的订单积得有些多了,客人催得急,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工作。目前,他正在赶制蒋大师定的两个式样的十把壶。壶已经钤上蒋大师提供的印章,基本到了收尾阶段,马上就可以烧制了!据蒋大师说,这些壶已经订出,藏家等着收货呢。
早些年,吴师傅是一名窑工,经过漫长的学习和积累,改行做了一名紫砂壶的制模师,帮很多紫砂名家做过模具,再后来直接自己上手做壶,经过多年的磨练,制作技艺已经可圈可点。周围有朋友劝他去评评职称,他总是坦言:我没文化,而且也没有这个精力和途径,去了也是浪费时间。
不用费心去跑市场,只要老老实实在家里,就会有人把活儿送上门来——这样“坐享其成”的模式,令吴师傅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有过得去的收入,源源不断的货源,即使作品没有加盖自己的印章,他也并不觉得遗憾!
据了解,在宜兴的丁蜀镇,紫砂制作行业有近3万名从业人员,而像吴师傅这样甘愿做大师的“影子”的从业者,并不算少。
紫砂材质、工艺水准和职称是决定一把紫砂壶价格高低的三个重要元素,目前,对于宜兴紫砂壶的价格,大多数人还是只能做到“认人不认物”,即根据作者来判断一把壶的价格。例如一把纯手工的紫砂壶,助理工艺美术师的价格在2000~3000元左右,工艺美术师的价格在3000~10000元不等,高级工艺师的定价则大多在万元以上。
“大师的作品肯定是贵的”,有着多年紫砂壶经营经验的小蜀告诉记者,随着紫砂壶市场行情的走俏,一些钤有大师印章的紫砂壶动辄数十万元。不可思议的是,市场需求却仍然异常旺盛,“出一把有人抢一把”。
据了解,在宜兴市场上曾出现过某南方企业以1000万元高价求购100把国家级“大师壶”的事情。可是,据从事紫砂制作多年的吴师傅介绍,在特殊的温度与湿度的要求下,按照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方式,一个勤奋的紫砂陶艺人,一年最多也不过做50把壶。
事实上,更多的紫砂陶艺人为了保持自己作品的水准,往往一年只有10到15把壶问世。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市场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大师壶可供收购呢?事实是,在高额的利润驱使下,“代工”生产已经形成一个运转成熟的模式,牢固地存在于紫砂壶制作的链条中。
21世纪,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全民收藏时代,当然也包含紫砂壶的收藏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紫砂壶已经进入普及化的大众消费时期,这种情况下,供求便成为一组互为矛盾的关系,代工生产现象大量滋生。“没有职称的人给有职称的人代工,低职称的人给高职称的人代工,没市场名气的人给有市场名气的人代工”,这在紫砂行业似乎早已是不成文的规矩。
变味的师徒传承
紫砂壶的“代工”如果追根溯源,明清时候就有。但还不是今天“代工”这个概念。因为当时师傅带徒弟,徒弟帮师傅干活,一般徒弟三年还满不了师,得需要五年,头一两年帮师傅做粗活,打泥坯,弄弄泥等。等两三年以后能做成壶了,壶做得也可以了,帮师傅做一些简单的壶,然后钤上师傅的章来卖,这是最早的“代工”现象。
“代工”一词,是国际大分工环境下,伴随生产与销售分开的大潮流而产生的一个商业概念,即代为生产。也就是初始设备制造商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或称定牌加工,即OEM来生产,而贴上其他公司的品牌来销售。由于模式的相似性,在此次工艺美术生产现状的调查中,我们借用了“代工”一词。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谈及当下的“代工”,“紫砂”是被提及最多的,然而并不是紫砂行业所独有。“我们早就习惯了这个情况,只要是在艺术圈内,所有行业都是这个样子,这是普遍现象,并不是个别现象。”在深圳从事紫砂经营的梁先生告诉记者。
比如,现在北京工艺美术公司生产的国礼,皆是由一个或几个人设计,然后再让其他人或其他团队来做。较为典型的如刺绣、玉雕、景泰蓝、雕漆等,一般都是由老师设计,再由工作室团队统一完成,全程参与制作的老师已经极少了,但最后署的还是老师的名字。
“关于‘代工’,有广义的‘代工’,也有狭义的‘代工’,只有界定完才能更好地讨论。”在砚文化学者、安徽工艺美术大师吴笠谷看来,参与程度是界定广义和狭义“代工”的关键因素,现在的名家很少有亲自动手做东西的,他们很多时候只是参与者,或者参与设计,或者参与修改等等,多是合作完成,因此只能根据参与的多少、工作难度的高低来判定。这就使得“代工”现象的界定有一定的困难。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则认为,只要是署名作者跟实际的制作人员不一致的,严格意义上讲都是“代工”。“如果某件作品署名非常明确,设计者是谁,制作者是谁,这也就不存在‘代工’了,有些作品设计者是他,但制作者另有其人,更严重的情况是设计者和制作者都是别人,完全是拿了别人的作品,署自己的名字。”邱春林说道。
“真代工”与“假代工”
北京报恩楼文化艺术发展公司掌门人李鸥收藏紫砂已经有20多年了,每年至少要到访宜兴七八次。20年来,宜兴紫砂行业的发展令他感触颇深。“宜兴可谓是我的第二故乡,”说到紫砂,李鸥满腹故事,他告诉记者,“我现在更喜欢跟别人分享什么是‘真’壶。”
和李鸥见面的地点是在他的个人藏品艺术馆里,采访之初,他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他的藏品,一件一件,如数家珍。其中令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组出徒代表的作品,一边是徒弟未出师之前所作的作品,一边是出师之后的作品,这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紫砂艺人的成长过程和轨迹,也让我们看到了李鸥对紫砂的理想。他告诉记者,他希望建立一所“流动的博物馆”,让真正喜欢紫砂的人去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
对于记者提及的“代工”话题,他并不太想正面讨论。
“这很敏感吗?”
“非常敏感!历朝历代都有代工,当下尤其普遍。关键的问题是,必须摒弃‘假代工’,认可‘真代工’。”
“那何为‘假代工’,何为‘真代工’?”
“真假代工的区别在于,这把壶是人制作的,还是机器(灌浆)制作的。一些代工,其实就是师徒传承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这类代工一般重视紫砂壶的质量和艺术品质,达到了师傅的艺术水平。这种代工是允许存在的。我们要批评的就是那些冒着大师之名,以次充好,甚至以机器(灌浆)壶充手工壶,赚取高额利润的‘假代工’。”
▲紫砂壶制作现场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宜兴紫砂行业开始引进各种各样的机器,比如以往用在瓷器上的拉坯机器,这也是紫砂壶从纯手工年代走向半手工年代的标志。传统的手工壶,从切泥块、打泥条、围泥片、划底片,到打身筒、收底、箅身筒、制作壶把、制作壶嘴,直到毛坯完成,晾干后进窑烧制数次,往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
可自从有了机器之后,转瞬之间一个壶身就出来了,原本一天顶多做10个壶身,利用拉坯机一天轻而易举就能做成百上千个壶身。壶身出来以后,再用流水线的方式制作壶盖、壶嘴等,最后拼接。在这个过程中,真正需要工艺师们动手的地方也许只是设计样式、细节的雕琢等。
一般来说,紫砂壶分为手工壶个人作品、手工壶工作室作品、机器壶工作室作品3类。其中第2、3类就部分,或者全部由机器完成。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香港、台湾的大收藏家蜂拥而至,市场的发展促使紫砂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对工艺行业来说,市场发展不是坏事。但是有利就有弊,李鸥所谓的“假代工”,也是市场惹的祸。
一般说来,把紫砂壶产品分为高中低档,是为了满足市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李鸥将紫砂分为商品、工艺品、艺术品、收藏品四类,低端的商品壶无所谓代工,本来就是机器做的。
因此,代工一般存在于中高端产品,因为消费者不具备专业的眼力,于是给代工者以可乘之机,而真正的最高端的收藏品,代工者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收藏品通常是识货的人才买的。说白了,代工生产就是对作品质量重视的缺失,没有将艺术的价值回归到器物的本身。
代工是诚信与责任意识的失守
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工艺大师抱怨,“太忙了”!确实,参展、评选、会客等一系列日常事务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出作品与炒作自己似乎成为一个社会悖论,一个艺人整天这儿办展,那儿做宣传,这儿参加活动,真正在家里安安静静创作的时间屈指可数,怎么可能做出那么多的作品呢?
而如果他们不去办展、做宣传、参加活动,名头又怎么能搞得响,怎么能炒作自己呢?如果不炒作,作品做得再好,价格怎么上得去呢?于是不能安心在家做作品,只得不断地“忙”。“出名要趁早,挣钱不嫌少,名头不嫌大”,这股社会“风气”着实困扰着很多当下的手艺人。另辟蹊径,代工于是就应运而生,成为了这部分人必然的选择。
有人分析,单纯以市场的规律来看,这种代工现象存在的根源,还在于收藏者。作为市场参与主体,他有这种需求,才导致上游产生了代工现象。其实,真正杜绝代工的最终办法,就是作为消费者应该提高对收藏品的鉴赏能力,包括投资的正确理念。这种说法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是,让消费者都成为鉴别专家,也是不现实的。
▲李鸥向本报记者介绍紫砂制作工艺
然而,任由代工生产普遍存在真的就是正常吗?这真的是市场经济作用下的产物?邱春林认为,真正的市场经济要求诚信,要求在供给关系里公开、透明、遵守商业规则。
代工问题就是一个诚信问题,它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手工艺品整体的国际声誉,破坏了整个文化再生产的环境,伤害了真正的消费者,让热爱工艺美术收藏的人停滞不前,望而生畏。
毕竟,对整个文化生态来说,虽然中国的工艺美术的资源优势是不可比拟的,但在国际上,中国工艺却并没有那么高的美誉度。我们的工艺品好的有,但粗制滥造的更多。良莠不齐,就是没有坚守工艺之道的后果。
当下,中国社会给工艺美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下的手工艺人也处于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最幸福的时代——这是一个工艺美术繁荣的时代。同时,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工匠精神衰落的时代,基本秩序、规矩,与之相关联的责任意识纷纷“失守”,代工就是一个很突出的表现。
“过度依靠个人的头衔来营销,这是十分不健康的!”“无规则、无序化的,完全按着个人欲望的发展,那肯定是不行的!”邱春林这样说道。
⋈延伸阅读——探讨紫砂代工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