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壶是别具一格的宜兴壶艺,虽然同属宜兴系列,但不论型制上、泥胎的组成上、茶艺文化的内容上,和壶艺出现的文化背景上,都与宜兴紫砂有不同和别具特殊风格的艺术,它的红润娟秀是玩家们别以眼光骄宠的,它的精致细腻是茶家们掌中的名门闺秀,可轻轻把玩而不可亵玩的。
朱泥壶艺在传说的评论中有这么一句话:“一无名、二思亭、三逸公、四孟臣”,陆思亭、惠逸公、惠孟臣等虽然流芳百世,其作品神格化于传说中,而不知真品去向,所以后人只能从后代的仿作中追踪其精神和创意。
⋈延伸阅读——朱泥壶四大高手名品赏析
然而,更有甚多的精品都未经署名,那些未曾出现名字的陶家在历史上曾经制作出更多精于名家们的作品,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句传说,说是最好壶往往都是没有署名的,或是没出名的陶家做的。有这么一句传颂,可知当时(清中末期)红泥壶欣赏和把玩是盛极一时的风气。
朱泥壶的烧结火候非常敏感,窑火气焰会影响色泽的红润程度,所以古时大都用匣钵盒子装在里面保护烧成,已免出现火疵,或是色泽变黑。烧到最高温时,成熟的温度与结实的玻璃化之间的火候非常的狭窄,约只有10摄氏度之间的范围,而朱泥壶艺的精髓也在这个小小的区域里见出真章。朱泥壶则像秀雅甜骄的玉女,壶形大致都纤秀轻巧,又骄嫩薄细,朱泥壶大多是坯薄、身小、耳细、口秀等灵巧清灵的造型,执拿的姿态必须轻巧柔美,如莲指轻弹似的拿捏斟注,举动的范围必须是缩小和圆滑,不能让人感觉到娇小的朱泥壶像受到粗鲁大汉的戏弄。
如能更加的讲究,则朱泥壶的壶承和坯配也与其它组合不同。壶承宜平宜薄,坯配宜小宜秀,为了让朱泥壶清秀独立于茶台,茶巾,茶托,水方等周边器具,宜以清淡色彩为主要系例。
紫泥壶的壶身较厚,坯体组成含砂也含熟料颗粒(有部分壶),比重虽然较重,结构组织却因含砂而气孔率较大,朱泥壶则由于是水洗法练泥,泥质成份单纯,不但壶身较薄,烧结结果也密致结晶成玻璃相,含气孔率非常的小,综合以上的原因可得到下列结果:
壶量的大小若不以计较的话,紫泥壶的蓄热能力较长,热气的气势内闭。热周波弹性较笨,发茶功效属于长波,壶身与外界的温度状况由于厚坯与含砂的关系,较能独立封闭不受影响。控制茶气和喉韵的手法须因茶种而采取适当的手法。朱泥壶则因壶小坯薄的关系,蓄热能力较短,热气的气势活泼外开,热周波弹性较轻快,发茶功效属于短波,壶身与外界的温度状况很容易互相传达反映,茶气会较清香,喉韵会较圆滑,是闺秀淑女最能得心应手的茶艺工具。
朱泥壶的质料已烧至最密致结晶的玻璃相,含铁量也高,所以膨胀系数很大,常温偶热有极大的热裂可能性,常久未经使用,壶身已经完全干燥的情况下,温壶的第一泡热水不可直接开盖冲入壶底,否则会迅速在壶身出现惊裂的声音(这是很多壶友有过的惨痛经验)。
注意:应该合盖冲水,先由温水由盖上方冲下,流至壶身上下四周,让壶身暖身起温,第二泡才以热水以同一手法冲下,使壶身开始均匀发热,下一次的入茶热冲就不虑冲破茶壶了!
另外应该注意的是,朱泥壶的做工大多精致细薄,盖子的边缘、盖墙的底沿、盖口的唇边、流口的尖端、耳根的末梢、壶底的脚等小区域都非常尖薄细致,把持操作时都应该手轻心细,避免碰撞缺裂,以便把玩的珍品传世人间。
⋈朱泥壶美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发现朱泥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