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泥
宜兴泥料出产最多的应是紫泥,这里的紫泥与世界任何一处的紫泥迥然不同,因此宜兴壶才会独一无二。
紫泥是自明代万历年间的制壶名家时大彬起至今日,多数制壶名家高手最喜欢用的一种泥料。同是宜兴本地出产,紫泥与紫泥也有很大区别,如浅层矿的紫泥与深层矿的紫泥虽然同样被称为紫泥,但是在色泽上却有所区别。
紫泥中常夹杂些微黑点,被老艺人称之为“黑星星”,这其实是相当不错的优质紫泥。黑星星就是烧结后铁质所呈现斑点,之所以说这种有“黑星星”的宜兴壶会愈用愈美观,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养护,铁质部分反而会呈银白色,就如同名厨所用的铁锅,或者农民所使用的铁质农具,这些“黑星星”经过长久的把玩,会有异常悦目的色泽。2、底槽青
如果将紫泥细分,在紫泥中较好的一种泥料,本地人称之为“底糟青”。
“底槽青”原矿究竟是何种模样?我们遍访了几十个泥料老板,从多位泥老板赠给我们的“底槽青”矿料标本中研究发现,这些矿石标本的相似点是紫泥中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绿斑,仔细比较这些颇为美观的绿斑,会发现有的矿石中绿斑较多,有的则较少;有些绿斑块大,有些则细小如绿豆。
关于底槽青中绿斑的成分,周珏伟先生告诉我们,那绿斑没什么神秘,实际上是同“本山绿泥”完全一样的紫砂矿料,这句话使我们茅塞顿开。我们将底槽青原矿泥夹杂的青绿斑同本山绿泥比较,果然色泽一模一样。我们又仔细观察了农业合作社时期的一些宜兴壶藏品,那紫泥中闪烁着的黄色,正是底槽青特有的色泽。3、本山绿泥
市场上常见黄色宜兴壶,店家会告诉你,有的为本山绿泥壶,有的为段泥壶。
明明是黄颜色的陶壶,怎么会把其原料称为“本山绿泥”呢?在多次往宜兴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深入了黄龙山、青龙山,探访了泥料的原产地,慢慢地弄清了“本山绿泥”名称的一些含义。“本山”应指此地原矿,以区别于其他山脉的矿料,“绿泥”则是指在泥料矿石刚刚开采出来时所呈现的青绿色泽的泥料。4、段泥
同样是黄色的泥,为什么有的叫“段泥”呢?
我们请教了李昌鸿先生(原紫砂一厂副厂长),他告诉我们,一般紫泥、红泥在泥矿层中,不论厚薄,一层一层如同“千层饼”一样,不会有间断,唯有段泥是个例外,段泥虽然在同一泥层中,但是中间往往会间隔有其他的泥料或者矿石,被隔成一段一段的,这是“段泥”这一称谓的来历。
关于段泥,我们还听到一些其他的解释。先前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是:段泥是由本山绿泥同其他泥料拼配而成,比如掺入少量红泥或一定量的青灰泥等。段泥中亦有“黄金段”、“橘皮段”、“青灰段”等。5、红泥/朱泥
红泥本地人称“石黄”;朱泥是红泥中的一种。红泥矿氧化铁含量极高,烧成后宜兴壶质坚如石。
一般红泥原矿即是红色或者粉红色的,因此,红泥原矿烧成后,虽色泽亮些,但基本上与原矿泥料比较近似。由于宜兴壶中紫泥最为常见,宜兴壶俗名“紫砂壶”,且紫砂的色泽成为人们最为接受的色泽的缘故,先前这种有些另类味道的红泥壶不大为大多数人喜爱,因此,红泥宜兴壶价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略低于紫泥泥料的作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台湾省玩壶成风时,由于台湾人普遍喜欢香气和滋味近似于潮汕凤凰单丛的高山茶,原矿红泥壶迅速被一些玩壶者追捧,而随着红泥矿开采量增加,矿藏数量逐渐减少,这使得当年不被青睐的红泥壶成了如今的珍稀之物,为玩壶家争相购买珍藏。真可谓风水轮流转!
⋈推荐一款红泥壶——秋月壶_体验陈壶小红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