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的现实性,而现实性的产生过程,与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体现有必然的关联性。我国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文明的起源和重要载体。
紫砂陶器出现在古代十三世纪宋代末期,宋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和南宋(公元1127-1279年)两阶段,历时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较为发达的时期。
宋代之宇宙、心性、人性观哲学体系的逐渐形成,使哲学之理与伦理之理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撞和相辅共衍,艺术实践和美学发展又得益于民族文化的昌盛和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伴随着各类陶瓷文化的繁荣产生了五大名窑为主流体系,瓷器的繁荣让陶器失去了昔日的风采,紫砂陶器的出现为陶器艺术的生命得到了延伸,又丰富了陶瓷文化体系的人文性,奠定了紫砂的雅俗共赏。
从艺术文化学的观点来看,紫砂陶器的产品就是“以意为主”向“以韵为主”的转化,它与其他艺术门类关联、渗透、交互,注定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紫砂文化传承至今。
艺术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学研究在西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曾有志士仁人开拓过这个领域,梁思成(1901~1972)先生的《中国建筑史》就提出并实践过。然至现在它才初见端倪。我们看到对紫砂艺术的研究和探讨近20多年来收获颇丰。当代紫砂大师徐秀棠先生的《中国紫砂》可以说是代表作之一,加上海内外学者的较多论著为我们起步研究紫砂文化学创造了条件,当代紫砂业的发展更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自北宋末期起,经过了漫长的200多年的成长,现实环境、社会世态、时代境况使紫砂陶器发生了质的变化,至明代(公元1368-1644年)中期,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紫砂壶诞生了,又随之进入了千家万户。
它更是文人及达官贵人手中的宠物,又成了黎民百姓生活劳作中不可缺少的休闲用品,共同孕育出了日益强大的市民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日渐发达的市民文化艺术,紫砂壶这个具有浓郁的市井文化,及生活方式进化的极富文化特征的产物,成为社会承认和地域文化的载体。从那时起直至清末民初,淋漓尽致地凸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新的社会生活的特征。
文化的功能是表述出一个社会与一个时代的整个方式,那么特定的时空社会里的精神文化、审美文化和艺术发展就也应是彼此响应,艺术研究和艺术实践也应反应出这种同一的相关性。
紫砂陶器尤其是紫砂壶,是我国陶瓷众多门类中较为特殊的陶瓷工艺品,虽只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然而它的产生和演进与各个重要时期诞生的其他陶瓷品种一样,主要是由于材料的发现和利用,成熟的工艺和受到人们的接受给它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而产生并孕育紫砂壶的地域与氛围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特征和文化背景,这就是受到灿烂的吴文化的影响。紫砂是科学和文化及艺术的综合产物,它既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产品,它同时为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形态和意识形态。紫砂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寻踪紫砂文化学,以历史的背景和现实的角度,让尚在发展并产生新的生命的紫砂文化继续体现它的社会价值,由于它的地位和作用将继续突出,方觉得对它有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必要。
在已经富有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放开眼界,对紫砂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观点、新思维,让紫砂文化学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深入研究艺术文化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紫砂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是有益的事,在一切未发掘的可能性中,依照实践中具有的更新的力量,探索和实现我们内心的渴望,发挥聪明才智,培育远见卓识。构成我们时代,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紫砂文化有哪些显著特点,你来看看我总结的怎么样——紫砂文化五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