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品,创作者是原创者,欣赏者、观赏人,则是被动的,最多是个再创作者。在深入研究紫砂文化的600年历史中,我们可以说茶人、爱壶人与紫砂人却是个特例,茶人、爱壶人才是紫砂文化的第一推动力。
明代朱元璋废团茶之前,茶人的视觉中心是茶碗、茶盏,自然作为品评、审美的对象,也是它们,而不是茶壶。那茶壶不论是金银锡瓷,还是紫砂壶。废团茶、兴散茶的泡茶实践,悠悠200余年的泡茶的茶文化生活,才有了茶壶的中心地位,才有了茶壶“砂者为上”的审美品评。茶事的改革,是紫砂壶由配角转换为主角的“原动力”。废团茶、兴散茶的主角是茶人朱元璋,响应号召泡茶的是文人士大夫,是茶人。
从那至今,紫砂文化的600年中,总是茶人在唱着主旋律。过去说是金沙寺僧创造了紫砂壶,今天台湾学者徐鳌润考证出茶人吴纶喜欢监制煮茶的紫砂壶,其子,也是茶人吴仕,在大潮山寺设计了“泡茶用的紫砂壶”,同陶工一起创造了紫砂壶。在紫砂文化的草创上,金沙寺僧是茶人、吴纶、吴仕都是茶人,不是陶人。茶人是首先动脑者,也是第一个动手者。
供春壶、吴仕壶,现有的史料都说明“供春壶大而不雅”,时大彬学“供春壶式”也是“大而不雅”的作品。是谁向时大彬提议“变大壶为小壶”的?是“喜其宜于茶,又惜其大不雅”的茶人陈继儒等。在时大彬创作文意壶中,茶人又是始作俑者。
朱元璋兴散茶,文人士大夫在泡茶,同时许多艺人在做壶,金壶、银壶、锡壶,也做紫砂壶。在那诸壶并用之中,是谁发现了紫砂壶“宜于茶性”的独特的器用价值,又是谁把这一发现写进书广为扩散的?不是制壶人,而是茶人、文人!明代茶人发现“紫砂壶泡茶最好”的价值,是紫砂壶在茶具中具有“无可替代”价值的之根,是紫砂壶具有永恒生命力之源。紫砂文化就是在“泡茶最好”的源泉里,开着永不凋谢的花。
到了清代,至今依然被一些紫砂专家编为神话的陈曼生是什么?是官、是茶人、是喜爱紫砂壶的壶友,是他爱上壶后,才有改革、设计壶型的意愿和动力。如果说,是茶人朱元璋为紫砂壶的兴起创造了历史的契机,是茶人首创了泡茶紫砂壶的设计,是茶人为时大彬创作文意壶提供了建议,那么是茶人陈曼生为紫砂壶完善了艺术品格,因此可以说一部紫砂壶的创作史是茶人推动的创作史。改革开放的30年更可以说明这一点。
香港、台湾兴起的“第一次紫砂热”是谁推动的?是改革开放创造了历史的契机,是茶人、紫砂收藏家倡导的。是谁把第一次紫砂热“砸下去”的不是茶人、爱壶人,而是紫砂人自己“砸”了紫砂的牌子。至今台湾的茶人、爱壶人亦然喜爱紫砂壶,但他们不过是“不失爱壶心,倍添选壶智”罢了。
2002年以来兴起的第二次紫砂热,是谁推动的?第二次紫砂热的最耀眼的亮点是紫砂壶频频被选为“国礼”,这是在寻觅中华民族文化标识符号的中国人,看到了紫砂壶具有的中国文化标识符号、传播民族文化载体的潜质,把它作为强化“共和国亲和力形象”的使者,一次次、一组组、一批批选作“国家礼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这两次紫砂热都不是紫砂人推动来的、商业运作来的,而是茶人、爱壶人适应历史的发展而创造的。细细观察这两次紫砂热,我们还可以看到茶人、爱壶人都是“烧香人”,而恰恰是不少紫砂人却是“拆庙人”,是紫砂人在“砸”紫砂壶,在“砸”紫砂陶的牌子。
茶人是紫砂文化的“第一推动力”,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社会需要决定紫砂壶的生存发展。是为一说,敬请指正。
茶艺爱好者相比普通的壶友,更重视他们泡茶的器具——茶艺爱好者的选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