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保利华谊秋拍会上,陈鸣远大师的传香壶,以3450万元成交,诞生了紫砂壶最贵的方器,同时也刷新了陈鸣远作品的拍卖纪录。
▲陈鸣远制 传香壶
传香壶,壶呈方斗式,造型简约,上宽下窄,俊秀挺拔。壶身、盖、钮、流、把与足之四角皆作凹筋。短弯流之弧形曲线巧妙而流畅,恰到好处,与四方形的壶把成圆与方造型之对话。比例权衡,全面观照、和谐有致,简约素雅,又不失于变化的几何造型,近于完美。尤以所作脊棱出筋,犀利有力,更见峭拔精神,脱略浑厚敦古而臻于秀骨雅健,使此壶益显骨相清奇、劲挺不凡。
壶底镌有“令我胸中书传香”行书刻铭与款识,以及陈鸣远、壶隐两枚阳刻篆书印款。紫砂蕴藉翰墨书香,文人风雅,尽萃于斯。艺匠一丝不苟,精工之极,见之于所有细节处。
令我胸中书传香,语出宋代文学家黄庭坚著名的咏茶诗《谢送碾壑源拣芽》。
搜搅十年灯火读,令我胸中书传香。
鸣远以此诗句自铭其壶,不惟展现其深厚的学识与涵养,亦流露出艺术家对自己紫砂壶艺的自信之情,可谓溢于言表。此壶流传有序,最早收藏纪录见之于,清末民初的收藏大家项季翰所藏,项氏并为其所藏紫砂作品留有拓片,集成《砂器拓影集》,传香壶就收录其中。
后经辗转到了台湾,1989年曾展览于国立历史博物馆“明清宜兴茶壶精品展”。此后,又经台湾大收藏家王度先生与万泰银行先后递藏。陈鸣远所制作的方壶,传世共有四把最著名,传香壶即是其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其它三把方壶之造型,作四方鼓腹或四方圆角造型,为敦实厚重、寓圆为方或化圆为方。
▲铭文“且饮且读,不过满腹”(饮读壶)
▲铭文“是名无垢,置诸座右,为斐老道兄。”(无垢壶)
▲陈鸣远制廉斋铭乌泥束腰壶
陈鸣远被认为是技艺最为全面的大师,博古、壶杯、象生文玩等,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上承明代精萃,下启清代新局,影响深远。其艺术成就实已超出壶艺的层次,而成为紫砂艺术的新典范,确立了其在紫砂艺苑中的不朽地位。▲《北山汲古》著录陈鸣远款鸟型洗
▲洒红桃形洗
陈鸣远不仅于紫砂壶艺有极高造诣与成就,所谓壶品即人品,其人品贵重,亦甚为时人所推崇。
《川埠陈氏宗谱》即收有金张所写《鹤村小照图序》,文中提及自己:“今春一病,濒死八十日,鸣远念我甚,三顾慰藉,其于死生忧患不变,可以为难矣!”因此感叹道:“况鸣远聪明才智大过古人,而一往情深、千里命驾,又能急朋友之谊,出于寻常万万者乎!”
曹廉让评陈鸣远:“鹤村之人品学问,朴而直,淡而雅,聪明而不露圭角,意气肝胆,笃实而不假雕饰。”▲壶底行书铭文“一壶清茗,万卷藏书,明窗净几,其乐蘧蘧。”署款廉斋(廉斋即曹廉让)。
“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人品须高洁而贵重,才足以在诗歌中被颂扬与吟咏,物品须美好而脱俗,才值得被人在图画中描绘与欣赏,而陈鸣远其人其艺,正是值得我们歌咏、欣赏与传诵于世者。
在此之前,陈鸣远作品的拍卖记录是另一把壶——3162.5万_陈鸣远素带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