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1一入壶门深似海,许多壶友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各种紫砂壶五花八门,价格也是有高有低,有人感叹“水很深”。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一分价钱一分货,但放在紫砂壶上,花了大价钱也不一定买到好壶。
代工盛行
市场混乱是主要原因之一,各种以次充好,代工壶泛滥。有的工艺师,一年卖几千把壶,各种器形工艺的都有,把把号称全手工。
一年365天,就算全年无休,一天也至少做个10把,这真的可能吗?话糙理不糙,真想问问他们,长了那么多只手,家里放的下吗?
甚至有部分文化名人,根本不会做壶,看到紫砂有利可图,找人代工敲上自己的章,堂而皇之卖高价。tu2
说完了李鬼后我们再来说说李逵,作假代工之人有,坚持自己手制的也有。如果一把壶确实是工艺师本人做的,且工好,泥也好,那确实是太好不过了。
但即便是同一泥料、同一制壶艺人的壶,每把不同的壶之间,依然可以分出多种价位(做工好坏决定)。
紫砂之殇
当工艺师的信任危机真正坍塌的时候,伤害的不仅仅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也是那些良心制壶人,更是整个紫砂行业。而最后,为之买单的都成了消费者。
很多对紫砂壶不了解的朋友,常常会根据职称的高低来以为紫砂壶的价格。tu3
越是卖代工壶的,越是要给消费者洗脑,说职称的重要性,说能增值。因为不洗脑,他们的壶卖给谁呢?
很多老艺人做了几十年的壶,功力深厚,却只能沦为“高级”代工手。自己的壶敲自己的章可能卖的只是敲别人章的一个零头价。
工艺师,它可以作为一个称号,代表着制壶人的工艺和努力,更多是一种对匠人的肯定与赞扬。仍有许多十几年如一日的年轻制壶者也在向着助工、工艺师、高工等等职称而努力着。
希望紫砂行业有一天能够回归理性,代工、造假壶能不在盛行,坚持本心的人能得到来自生活的奖赏。
总而言之,买壶,职称并不是第一要素,工艺师也不能成为选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