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友论壶,常常捧着几本图册,对比同款壶谁优谁劣;有条件的上网截图,对照两只壶哪好哪坏。为此展开争论,面红耳赤的也争不出个结果。还常常有壶友找上门来,拿自拍的藏壶照片要求辨真伪,其实看照片是看不出个究竟的。
看图说话不如看壶说话。
图说话看的是虚。
一方面客观技术缺陷:摄影光线造成失真,尤其用闪光灯就变颜变色;拍照角度造成走形,用了广角镜头更滑稽可笑;印刷问题造成模糊,细节部分惨不忍睹。另一方面主观技术优势:青瓷紫砂,背衬书画,氛围烘托意境美;聚光一点,扬长避短,镜头特写局部美;柔化处理,肌理设计,电脑制作特效美。
如今广告印刷的专业水平,满足了工艺师打造个人品牌的需要。精制的图册里,壶照唯美得赛过“婚纱摄影”。而网络卖壶最重要的是吸引眼球,某些网站的壶拍得美若天仙,邮收到的壶仿佛被“狸猫换太子”。实际上还是它,只不过走下舞台卸了妆。看壶说话看的是实。
报道说在一次紫砂壶展上,有位老者拎着一袋子壶,慕名来紫砂展位求教。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纸,仅仅露个脸儿,大师就一一指出:这是模具的、这是灌浆的、这是手工的却是“文革”时期日用品……
当然,不同于寻常之物,看壶说话就不光是看,还要上手感受,用心体会。看壶实际上是鉴壶,要熟悉不同年代砂料特点和工艺传承;要把握流派渊源和器形演变;要严谨推敲并得出有理有据的结论。
曾有位画家朋友拿自己的画换把紫砂壶,兴奋得邀我共赏。据原主讲这壶三代家传,最起码也是清末的。我左看右看不对路:兰菊壶明明是蒋蓉大师晚年的创作,这个式样怎么一百多年前就早产呢?彩泥罩染下的拼紫细料,谁都知道是紫砂一厂车间练制的嘛!
壶盖和壶底规规矩矩,不是当代矩车划出来的那才怪呢?还有这壶里的蜂孔式流扉,若是放到清朝独孔壶的天下,不亚于现在的地球人见到UFO呀!推测出壶身那层乌气麻黑的作旧物成分之后,朋友听了哈哈大笑,喊来妻子拿去作了花插。
⋈作为紫砂壶卖家,应当尽量把图片拍的真实——紫砂壶拍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