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携妻和儿子来到老街踏春。走进熟悉的老街巷,一股气息扑面而来,强烈却不名底细。
应该准确地说,这是我与蜀山结缘十多年来,第一次完完整整地走过老街。以前上老街旁的菜市和访友偶而走过一段,没什么很深的印象,这次怀着对紫砂的一些了解,细细地品味老街的韵味。
老街的大多数建筑,因为日月的洗礼显得更苍老,甚至有几间屋子已经破损不堪无法住人,唯一给我带来惊喜的是,一些老宅的门口挂上了紫砂老艺人的门牌,更惊喜的是,壶艺泰斗顾景舟旧宅的门开着,三米见方的小屋,一块水泥案板和一些杂物,仿佛依稀能看到大师做壶的身影。
斗转星移,物事人非。老街上再也不见大师们的身影,更多映入眼帘的是杂乱无章的电线,加之老房的阁楼都是木制结构,进入干燥的冬季很容易引起火灾;屋外的墙面经风吹日晒,大多破损不堪;老街上污水处理也很糟糕,都是直接排放到河中,生活垃圾也随意地丢弃在河边,这些场景与老街的格调很不协调,总给人留下不尽完美的印象。
前些日子与一位住在老街上的友人闲聊,说老街要在今天十月份有所改造,真是很欣慰的好消息。老街承载着宜兴紫砂太多的历史,望我们能尽早地保护起来,为子孙后代造福!
⋈相关阅读推荐——游宜兴丁蜀镇老街_蜀山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