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紫砂壶欣赏_太湖石提梁壶

壶钮为壶家的创作和独立思考提供了宽阔的空间意趣,事实上,有很多钮并不能归到泛泛的类别中,索性可将这类钮叫自定义钮。

一款印象深刻的自定义钮,为“太湖石提梁壶”之钮。此壶为清人荣卿所制,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壶形似扁圆球,素提梁,三弯流,嵌盖上壶钮以 一小块太湖石为装饰,壶名由此而得。最初读到此壶名时,还以为此壶是把澄泥石壶——太湖产澄泥石,澄泥石壶也有自己的影响力。之后才知原是把紫砂名壶。

太湖石提梁壶壶身为扁圆,短弯流,整体气韵到位。采用硬耳式三叉高提把,制作工艺极其精湛。线条自然有力,烧制竟毫无变形,其钮更是点睛之作,以“太湖石”为形,褶皱自然,神韵俱佳。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因盛产于太湖地区因而得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具有“皱、漏、瘦、透”等特点,自古便受文人雅士所喜。聪慧的宜兴紫砂艺人巧妙的将太湖石的造型设计为壶钮,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清 乾隆 紫砂提梁壶清 乾隆 紫砂提梁壶
通高:14.5cm 口径:8.2cm 足径:7.3cm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紫砂提梁壶清乾隆年间宜兴窑烧制,清宫御用。清中期以后,提梁壶多由单提梁改为双提梁,既增加了壶的稳定性,又体现出壶形的美观。

壶圆形,鼓腹,平底。高架三叉提梁相交于壶体上方,曲中有直,直中有弯,勾勒婉转,信手而成。圆盖凸起,以太湖石为钮。砂泥呈黄色,质地细润。此壶提梁的造型与壶身浑然一体,使作品具有平衡性而又不失活泼。
清中期 子冶铭 提梁壶清中期 子冶铭 提梁壶
故宫藏 太湖石钮三叉提梁故宫藏 太湖石钮三叉提梁

这件清宫藏器,是由清朝紫砂名家杨彭年所作,其最为著名的便是与陈曼生共同创制了流传后世的曼生文人壶。

这把是杨彭年的代表之作,经典的硬耳提梁,提梁把与壶身一体烧成,器型较大却丝毫没有因烧制而变形,技法工艺非常精湛。

壶身扁圆,短弯流,三叉高提把,其钮更是点睛之作,以「太湖石」为形,褶皱自然,神韵俱佳,壶身铭刻『山水之中作主人』刀笔传神。
清中期 湖石纽提梁紫砂壶清中期 湖石纽提梁紫砂壶
高:15.3cm 容量:610cc

壶扁圆状,壶身光素,三弯嘴,高架三叉提梁相交于壶体上方,方圆相济,婉转自然。盖口契合严密,圆盖置太湖石形纽,纽下有凹槽,便提携,盖内钤欧体楷书阴文『贡局』二字。造型线条柔美,砂泥质地细润纯正,光彩照人,制作工整。

宜兴紫砂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关于早期紫砂壶的记述,在宋人的诗词中常有提及。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打通与南洋、南亚、西亚诸国的贸易渠道,万历朝设“贡局”,在宜兴专门烧制紫砂茶具向暹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王室出口。明代手工业空前发达,众多名匠参与其事,争奇斗胜,促使紫砂工艺生产体系逐渐完备,国人饮茶风尚愈趋盛行,外销之需求亦日益增多,于是,宜兴紫砂工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所谓“茗壶奔走天下半”。

关于“贡局”款,学界、藏界和民间有不同说法,由李景康、张虹合著于1937年的《阳羡砂壶图考》中“贡局款”一条:“考林古度为冯本卿作《陶宝肖像歌》有‘荆溪陶正司陶复’之句,可知阳羡贡局已创于明代。细考传器,各色泥质俱备,壶底或刻字,或钤印,或具年号,或用‘贡局’二字,亦有用一‘局’字者”。在《阳羡砂壶图考》一书图录中有三件朱泥壶,底部分别镌“康熙贡局”、“雍正贡局”行书款与“雍正贡局”楷书款。

紫砂壶造型多变,古人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提梁壶之形制源于瓦炊、铜壶,三叉提梁茗壶以方圆相济的提梁增加壶形之美感,壶式较为特别,流传甚少,故宫博物院有此式茗壶收藏。更兼此类“贡局”款茗壶作为中泰经济交流之历史见证传承至今,弥为珍罕。
清 荣卿所制 太湖石提梁壶清 荣卿所制 太湖石提梁壶
高:159mm 宽:168mm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
盖底印:『荣卿』

此壶材质为紫砂,砂质温润细腻。壶形似扁圆球。三弯流,嵌盖上饰一小块太湖石,犹如微型盆景中的假山,圆柱提梁横跨壶肩两端。气势宏大。传世的清代末年壶中,有些造型是提梁壶,据说是宜兴陶人为了纪念苏东坡,特意将这种壶称之为“东坡壶”,竹节提梁壶也是当时比较受人欢迎的款式。而这件太湖石提粱壶的题材却很少见。

荣卿,清代末年陶人,虽名不见史载,但其太湖石提梁壶尚属佳器。
清晚期 荣卿制 太湖石钮三叉提梁壶清晚期 荣卿制 太湖石钮三叉提梁壶
宽:16.5cm
壶身扁圆状,三弯流,嵌盖弧圆,三叉提梁,圆中寓方,盖钮模拟太湖石而成,段泥胎,质地细致,敦实典雅。此壶盖内钤『荣卿』楷书,“荣卿”款传器中,曾见为泰王拉玛五世(King Rama V,1868~1910年)于1892年为纪念泰王建朝110年所制的茗壶,其壶底印款为回纹印框泰文老鼠印,盖内钤有“荣卿”楷书印文,至今在泰国皇室及南洋地区,依然藏有此类精品。
清晚期 荣卿款 太湖石提梁壶清晚期 荣卿款 太湖石提梁壶
高:15.5cm 宽:16.6cm

壶身扁圆状,直流笔挺,口盖平嵌,拱形提梁,圆中寓方,盖钮模拟太湖石而成,泥胎紫红,质地温润,敦实典雅。此壶底钤『荣卿』楷书,据现今较为可靠的“荣卿”款传器中,是为泰王拉玛五世(King Rama V,1868~1910年)于1892年为纪念泰王建朝110年而订制的,其壶底印款为回纹印框泰文老鼠印,盖内钤有『荣卿』楷书印文,至今在泰国皇室及南洋地区,依然藏有此类精品。
清末民初 荣卿款 太湖石提梁壶清末民初 荣卿款 太湖石提梁壶
宽:12cm 高:12cm
盖款:『荣卿』
清晚期 容卿 太湖石提梁壶图片清晚期 容卿 太湖石提梁壶
高:16cm 宽:17cm
盖印:『容卿』

容卿:清代至民国著名的紫砂大师,作品一般出口泰国,多为泰国王室、政要收藏。
清 紫砂太湖石钮提梁壶清 紫砂太湖石钮提梁壶(提梁小磕)
高:15.2cm
款识:『荣卿』款
紫砂太湖石钮圆腹提梁壶清 宜兴 紫砂太湖石钮圆腹提梁壶
高:16cm
款识:『荣卿』
此壶砂质温润细腻。壶形似扁圆球,三弯流,嵌盖上饰一小块太湖石,犹如微型盆景中的假山,圆柱提梁横跨壶肩两端,气势宏大。传世的清代末年壶中,有些造型是提梁壶,据说是宜兴陶人为了纪念苏东坡,特意将这种壶称之为“东坡壶”,竹节提梁壶也是当时比较受人欢迎的款式。而这件太湖石提梁壶的题材却很少见。
紫泥太湖石钮三叉提梁壶清晚期 荣锦款 紫泥太湖石钮三叉提梁壶
宽:15.5cm
此壶为紫泥材质,泥色暗红,壶身形似扁圆球,短流,太湖石钮,三叉提梁,横跨壶上,稳重大方。盖内钤『荣锦』小印。整器造型灵巧,色泽莹雅,气势不凡。
太湖石钮三叉提梁 段泥款故宫藏 太湖石钮三叉提梁 段泥款

这件同为清御用紫砂器,亦是杨彭年所作,同为太湖石钮三叉提梁,两把略有不同。这把选用段泥制作,黄亦是尊崇之色,以彰皇家气度,壶流较上款更为修长,壶身没有刻绘,主要突出其光素器的韵味,更注重泥质本色与器形的体现。太湖石钮也不同,但两款壶钮皆是表现出太湖石 皱、漏、瘦、透的特点,十分雅致。
杨彭年制 紫泥太湖石钮三叉提梁壶清·杨彭年制 紫泥太湖石钮三叉提梁壶
尺寸:15.8×15.2cm
盖款:『彭年』
说明:周庆基旧藏

提梁壶的形制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提梁卣或战国时期的提梁器皿。提梁壶有硬耳和软耳两种,硬耳壶式即提梁与壶身皆为紫砂材质,一体烧成;软耳提梁壶式则是在烧成的壶身上配以其它材质做提梁,常见的有藤编、竹段、铜铁等。

此壶系硬耳提梁壶式,其壶壶身浑圆,一弯壶嘴,三叉提把。壶钮作太湖石状,褶皱自然,神韵俱佳。在紫砂成型的难度分类中有“一提、二方、三圆”之说,可见提梁壶成型难度之高。此壶器型较大却丝毫没有因烧制发生变形,加之品相完好、包浆厚重,实为难得精品。

款识简介:
彭年,杨彭年,清嘉庆、道光间宜兴制壶名手。荆溪人,生卒不详。彭年弟宝年、妹凤年,都是当时制壶高手。一门眷属皆工此技,名闻一时。彭年善于配泥,所制茗壶,浑朴工致。传大彬手捏法,虽随意制成,仍具天然之致。嘉庆间陈曼生做宰溧阳,与彭年合作制壶,世称“曼生壶”,为世所珍。彭年后又常与瞿应绍、朱石梅、邓奎等人合作制壶,所做之器皆为佳品。

藏者简介:
周庆基(1923~2008年),湖北天门人,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辅仁大学历史系。后任河北大学教授。祖父周树模,光绪十五年进士,官至黑龙江巡抚兼中俄勘界大臣,民国评议院院长。外祖父余诚格,安徽望江人,曾出任湖南巡抚等职。其早年为民国日报记者,后任河北大学宗教、考古学教授。夫人袁家诒,为袁世凯五子,袁克权之女。晚清名臣,著名收藏家、金石学家,端方之外孙女。传奇一般的家族历史,使得周庆基自幼酷爱古董,好收藏,擅金石篆刻。其对于瓷器与紫砂更具有独到的收藏见解。
彭年款太湖石提梁壶清 彭年款太湖石提梁壶
高:14.8cm 宽:15.2cm
盖款:『彭年』
壶胎掺砂,颗粒隐现。扁圆器型,线条曲弧圆润,上置三叉提梁,压盖,盖内钤『彭年』,塑太湖石为纽,峭奇天成,颇有雅气。宜兴地处太湖之滨,宜壶以太湖石入壶,为晚清以来迭有所见。太湖石造型奇特,向来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古人品石讲究,其品石要诀“瘦、透、漏、皱”主要也是针对太湖石而言。
太湖石提梁壶清中期 彭年款 太湖石提梁壶 高:16cm
盖款:『彭年』

此壶砂质温润细腻。壶形似扁圆球,三弯流,嵌盖上饰一小块太湖石,犹如微型盆景中的假山,圆柱提梁横跨壶肩两端,气势宏大。传世的清代末年壶中,有些造型是提梁壶,据说是宜兴陶人为了纪念苏东坡,特意将这种壶称之为“东坡壶”,竹节提梁壶也是当时比较受人欢迎的款式。而这件太湖石提梁壶的题材却很少见。
太湖石提梁壶图片清晚期 彭年款 太湖石钮提梁壶
高:15.5cm

提梁壶的形制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提梁卣或战国时期的提梁器皿。提梁壶有硬耳和软耳两种,硬耳壶式即提梁与壶身皆为紫砂材质,一体烧成;软耳提梁壶式则是在烧成的壶身上配以其它材质做提梁,常见的有藤编、竹段、铜铁等。此壶系硬耳提梁壶式,其壶身浑圆,一弯壶嘴,三叉提把。壶钮作太湖石状,褶皱自然,神韵俱佳。在紫砂成型的难度分类中有“一提、二方、三圆”之说,可见提梁壶成型难度之高。此壶器型较大却丝毫没有因烧制发生变形,实为难得精品。
太湖石钮三叉提梁壶清 彭年款 太湖石钮三叉提梁壶(两件)
高:13.5cm
款识:『彭年』款

此为三叉提梁壶两件,壶身均形似扁圆球,三叉提梁,横跨壶上,肩部一侧设短流,圆覆盖,盖与壶身契合严密,其上置太湖石钮,似假山盆景。包浆丰润,胎质细密润泽,两壶分别呈暗紫、暗红色,其一壶身刻诗文『诗情都为饮茶多,云林』,均落『彭年』款。二者造型稳重大方,气势不凡,为清代提梁壶之精品。
陈光明制 提梁壶清 陈光明制 提梁壶
宽:15.5cm 高:15.5cm
盖款:『陈光明造』

以紫泥为胎,胎质细腻,曲线优美,窑火得宜,温润如玉。壶作提梁式,壶身如两只上下相互扣合之碗,似寓意天地相合之意。壶身腰间线更显稳重端庄,且壶一身刻『清光浮石』,另一身刻『柱高仿造』;一弯流,压盖,以太湖石形为钮,提梁壶把三叉式;壶顶至壶底等份划分三分线,拙味可人,壶底承圈足;盖内钤『陈光明造』印款,提梁式壶保存十分不易,如此品相完好者,实属难得。

陈光明(1859~1930年),字匡庐,名润宝。清末民初制陶艺人。江苏宜兴人。仿制古陶,工艺精细,朴雅浑厚。自幼侨居宜兴蜀山,善制紫砂玩器,所制果品、文玩、壶器,皆以细巧玲珑色形俱称,技艺高超,工艺精致。亦以复制历史名作著称,而所制壶器至今流传甚少。其代表作四方包袱壶、牛盖提梁壶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收藏,灵芝文玩由宜兴紫砂工艺厂收藏。
万泉款 紫泥太湖石钮提梁壶清嘉庆 万泉款 紫泥太湖石钮提梁壶
尺寸:18.4×17cm
盖款:『万泉』

此壶为嘉庆年间宜兴制壶高手万泉所做,壶身雍容大气,浑圆饱满,提梁作三叉式,曲线优美、自然,与壶身暗接之处浑然天成,犹如一体。壶盖呈圆鼓状,口沿贯通一气;盖钮以紫砂塑为太湖石造型,细看之下,山石褶皱刻画细腻,仿如天成;壶嘴左右两边各塑一棱,与壶身肩线相连,使其视觉效果更为美观优雅。在紫砂成型难度分类中,有“一提、二方、三圆”,一说,可见想要得到一把提梁佳器是一件不易之事。

款识简介:万泉,蒋德林,清嘉庆、同治年间宜兴制壶高手。字万泉,江苏省宜兴蜀山人,生卒不详。所制作砂壶,色泽光润,形制素雅,名闻一时。顾景舟主编《宜兴紫砂珍赏》曾著录万泉传器三持。
万泉制 少山刻 太湖石提梁壶清晚期 万泉制 少山刻 太湖石提梁壶
高:18cm
款识:『万泉』款

壶圆形,鼓腹,平底。高架三叉提梁相交于壶体上方,曲中有直,直中有弯,勾勒婉转,信手而成。圆盖凸起,以太湖石为钮。砂泥呈黄色,质地细润。此壶提梁的造型与壶身浑然一体,使作品具有平衡性而又不失活泼。清中期以后,提梁壶多由单提梁改为双提梁,既增加了壶的稳定性,又体现出壶形的美观。

壶身有刻文『典古为新』,落款『少山刻』,盖款『万泉』,即“蒋德林”。清嘉庆、同治间(1796~1874年)宜兴制壶高手。字万泉,生卒不详。所制砂壶,色泽光润,形制素雅,闻名一时。
晚清 赵松庭 三叉提梁晚清 赵松庭 三叉提梁 容量:550cc

壶圆形,鼓腹,平底。高架三叉提梁相交于壶体上方,曲中有直,直中有弯,勾勒婉转,信手而成。圆盖凸起,以太湖石为钮。砂泥呈黄色,质地细润。此壶提梁的造型与壶身浑然一体,使作品具有平衡性而又不失活泼。清中期以后,提梁壶多由单提梁改为双提梁,既增加了壶的稳定性,又体现出壶形的美观。壶身铭刻:『典古为新,少山刻』。底钤『支泉』。
清道光 黄彭年制 山石提梁壶清道光 黄彭年制 山石提梁壶(紫泥) 高:13cm
钤印:『彭年』
题刻:『诗清都为饮茶多 云林』

扁圆形,短弯流,三叉交柄高提梁,卧足。圆盖,太湖石形状钮。比例协调,结构舒展。壶正面腹部镌刻『诗清都为饮茶多 云林』,提梁下方印有『彭年』小印。

黄彭年(1823~1889年)字子寿,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官江苏布政使,一说为湖北布政使。生平以整饬风纪,扶植士类为己任,尝掌教保定莲池书院,成就大众。父辅辰,亦道光进士,官至凤邠道。子国瑾,官翰林院编修。世传家学,代有藏书。彭年好绘事,工花卉。嗜茗饮,尝定制宜兴砂壶。蔡寒琼尝见“白坭小方壶”一持,底钤“彭年”二字篆书方印,盖内钤“子寿”二字隶书小长方印。彭年纂修《畿辅通志》,有《陶楼集》。云林 其人待考。
紫泥太湖石钮提梁壶清道光·申锡制、松泉刻 茶熟香温款 紫泥太湖石钮提梁壶
尺寸:15.4×12.7cm
盖款:『申锡』 底款:『茶熟香温』 刻款:『松泉』
镌刻:『东坡石铫。石田翁法写入竹□茶烟半榻。松泉仿。』

此提梁壶砂泥呈紫褐色,质地细润,高架三叉提梁相交于壶体上方,弧线优美,曲度和谐,与圆润的壶体自然交融,壶颈内敛,圆盖凸起,上立太湖石状钮,信手拈来造型朴拙天成。壶盖内钤“申锡”长方小章,一捺底落申锡常用印款“茶熟香温”。壶体两面分别刻有诗文,融笔墨于刀工,富有诗情。东坡石铫,茗茶一壶,可于茗具中得幽野之趣,又因申锡极少做提梁,当为藏家重视。

款识简介:

1.申锡,清道光时宜兴制壶高手,字子贻,生卒不详。笃志壶艺,精于雕刻,善用白泥。精者捏造,巧不可阶。曾与杨彭年、朱石梅等合作制壶。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赞申锡:“考清代阳羡壶艺,蔚为名家者,当推子贻为后劲,此后则有广陵绝响之叹矣。

2.茶熟香温,为申锡常用款识,一般落于紫砂壶底部。

3.松泉,钮福保,字松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乌程籍。道光十八年状元。工书,亦写山水。熊松泉(1884~1961年),名庚昌,字松泉,以字行,室名松隐庐、松健山房,江苏南京人。画亦全面,特擅走兽,尤以写狮最负盛名。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
太湖石钮紫泥三叉提梁壶图片清 太湖石钮紫泥三叉提梁壶
尺寸:18.3×15.2cm
把款:『郝』

提梁壶的形制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提梁卣或战国时期的提梁器皿。提梁壶有硬耳和软耳两种,硬耳壶式即提梁与壶身皆为紫砂材质,一体烧成;软耳提梁壶式则是在烧成的壶身上配以其它材质做提梁,常见的有藤编、竹段、铜铁等。

此壶系硬耳提梁壶式,壶身浑圆,一弯壶嘴,三叉提把。壶钮作太湖石状,褶皱自然,神韵俱佳。在紫砂成型的难度分类中有“一提、二方、三圆”之说,可见提梁壶成型难度之高。此壶器型较大却丝毫没有因烧制发生变形,实为难得精品。
琉璃釉太湖石提梁清 赦记 琉璃釉太湖石提梁
高:15cm 宽:16cm

壶身呈圆状,紫泥胎质,一弯流,捺底,提把作三叉式,截盖圆鼓,上置太湖石式样壶钮,内钤『赦记』小印。此壶器型丰腴,通体施琉璃釉,釉水肥厚,艳而不俗。极为少见,值得收藏。低温色釉之一,多为在烧好的素胎上施以琉璃釉,然后经低温二次烧造而成,主要用于装饰陶胎制品。琉璃釉始见于战国的陶胎琉璃珠。明清时期继续烧造琉璃釉,于皇家宫廷建筑、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供器以及器具饰件上较为多见。此器目前尙为孤品。
仿太湖石钮段泥三叉提梁壶清 友谷款 仿太湖石钮段泥三叉提梁壶
高:15.3cm 宽:16cm 文物商店旧藏

壶以段泥制成,砂质有道光时期特征,扁圆壶式,短弯流,三叉交柄高提梁,卧足捺底。圆盖山形钮。『友谷』二字楷书阳文印款。
段泥太湖石钮三叉提梁壶清 段泥太湖石钮三叉提梁壶
尺寸:15×14.6cm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因盛产于太湖地区因而得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具有“皱、漏、瘦、透”等特点,自古便受文人雅士所喜。聪慧的宜兴紫砂艺人巧妙的将太湖石的造型设计为壶钮,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邵权衡制 提梁壶邵权衡制 提梁壶
宽:16cm 高:15cm
壶把印:『权衡』 壶盖印:『权衡』

邵权衡,清道光、光绪间人,一字权寅,又号赦大。宜兴邵氏世家,为大彬弟子邵文金、邵文银后人。
清 友廷款 三叉提梁壶清 友廷款 三叉提梁壶 宽:16.5cm 高:15cm
盖款:『友廷』 把下款:『福』『友廷』『为记』 提壁款:『福』

此壶为紫泥材质,包浆丰润,胎质细密。壶身形似扁圆球,短弯流,圆嵌盖,盖与壶身契合严密,其上置太湖石钮;三叉提梁,横跨壶上,稳重大方,气势不凡,为提梁壶中之佳品也。壶盖钤『友廷』款,把钤『福 友廷 为记』。

邵友廷,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宜兴上袁村人,他精工壶艺,尤其善于制作鹅蛋壶和掇球壶。邵友廷成名于邵大亨之后,是近代制壶名家程寿珍的养父。邵友廷制作的器物,大多盖有“友廷”两字的椭圆形阳文篆印,把下木章“真记”。邵友廷是清末的制壶名家,他制作的紫砂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清 友廷 三岔提梁清 友廷 三岔提梁 高:15cm

紫泥为胎,胎质细腻,密火得宜,温润如玉。此壶提梁式,壶身鼓腹饱满,造型别致。一弯流,压盖坡顶太湖石砂顶钮,提梁壶把三叉式;梁式颇有创意,拙壶可人。把梢落有『友廷』款识。
清 邵友庭 三叉提梁壶清 邵友庭 三叉提梁壶
高:16.5cm 宽:16cm
款识:『友廷』 盖款:『福』 『友廷 为记把款』

此壶为紫泥为胎,包浆丰润,胎质细密。壶身形似扁圆球,短弯流,圆嵌盖,盖与壶身契合严密,其上置太湖石钮;三叉提梁,横跨壶上,稳重大方,气势不凡。

邵友廷,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宜兴上袁村人,他精工壶艺,尤其善于制作鹅蛋壶和掇球壶。邵友廷成名于邵大亨之后,是近代制壶名家程寿珍的养父。
太湖石钮东坡式提梁壶清 邵友廷制 太湖石钮东坡式提梁壶 高:14.5cm
盖微伤,邵友廷为同、光时治壶家。
清咸丰 胡小山制 树屏刻 段泥三叉提梁壶清咸丰 胡小山制 树屏刻 段泥三叉提梁壶
尺寸:14.5×14.7cm
底款:『胡小山造』 刻款:『树屏』
镌刻:『味清而腴,质朴而麤,类村老之提壶。仿先生笠屐图。丙辰秋日树屏为润斋制并铭。』

壶段泥制成,质朴素雅,作三叉提梁式,壶身圆扁,中间鼓,两头收,上作短颈,接圆弧盖,盖面光滑素洁,与壶身整体协调。壶钮作太湖石状。一弯壶流从壶身腹下起,缓缓胥出。壶肩部起梁,呈三叉式。壶身周圈由树屏以楷书镌刻诗句并落款。此壶的制作时间由落款中“丙辰”推测为1856年,时值清咸丰六年。壶底钤『胡小山造』方印。“胡小山”者,不见史载,应为道光左右宜兴紫砂艺人,从其传器来看,多与文人雅士合作制砂。
太湖钮段泥提梁壶清 贡局款 模印寿字纹四方壶、太湖钮段泥提梁壶
宽:15.5cm 高:14.5cm
款识:『贡局』款

贡局是清末外销泰国的宜兴紫砂壶上常见款识。晚清外销泰国的壶式基本为光素简洁造形,然而做工精巧,比例得当,大多数出自当时优秀紫砂艺人制作,是宜陶又一珍品。受闽、潮功夫茶的影响,朱泥小壶在南洋新、马、泰盛行。史载,光绪年,泰国国王拉玛五世在宜兴订制了一批紫砂壶,壶底印有泰文『拉玛五世』印记或楷书『贡局』等字款,壶盖和壶柄偶有陶工名款。

这批精致的砂壶除泰国宫廷和皇族自用外,拉玛五世国王亦赠于泰国一家皇家寺庙使用,订数不多,颇为珍贵。其贡局四方壶,三弯壶流、耳形壶鋬,桥形壶钮,线条过渡自然流畅。微微隆起的壶盖与较为平坦的壶口以嵌盖式密合。壶身受范模印,四方形抹角,模印卷草拱寿字纹,模印纹饰清晰流畅,图案丰满匀称。

整壶以紫泥抟制而成,沉稳静气,端庄古朴,工美皆具。其提梁壶以段泥制成,壶身形似扁圆状,曲流,嵌盖弧圆,圆盖饰太湖石形钮,颇有创意。三叉交柄提梁,横跨壶上,卧足捺底,稳重大方。整器造型灵巧,色泽莹雅,气势不凡。
清末民国 太湖石提梁壶清末民国 太湖石提梁壶 高14cm;宽15cm

紫泥为胎,胎质细腻,密火得宜,温润如玉。此壶提梁式,壶身鼓腹饱满,造型别致。一弯流,压盖坡顶太湖石砂顶钮,提梁壶把三叉式;徙壶顶至壶底等份划分三分线,拙壶可人,盖内钤印『鑑泉』。提梁式壶保存十分不易,如此品相完好者,实属难得。
民初 鉴泉款 太湖石提梁壶民初 鉴泉款 太湖石提梁壶
宽:16cm 高:15cm
盖款:『鉴泉』

以紫泥为胎,胎质细腻,窑火得宜,温润如玉。壶作提梁式,壶身鼓腹饱满,造型别致。一弯流,压盖,以太湖石形为钮,提梁壶把三叉式;壶顶至壶底等份划分三分线,拙味可人,盖内钤印『鉴泉』。提梁式壶保存十分不易,如此品相完好者,实属难得。
清末民初 俞国良款 太湖石提梁壶清末民初 俞国良款 太湖石提梁壶
民国 俞国良制 紫泥三叉提梁壶民国 俞国良制 紫泥三叉提梁壶 高:16.4cm

此壶为紫泥材质,泥色暗红,壶身形似扁圆球,短流,圆底,太湖石钮,三叉提梁,横跨壶上,稳重大方。盖内钦有『国良』款方印。整器造型浑厚,色泽莹雅,气势不凡。

俞国良(1874~1939年),又名祖琳,无锡锡山人,晚年定居宜兴蜀山木石村(今宜兴市丁蜀镇),紫砂界一代宗师。穿器制作严谨,器形格调雅致,代表作有各式传炉壶、线圆壶、仿古壶等,被各地博物馆珍藏。擅长“传炉壶”,制壶艺人都说传炉壶最难做,而俞之传炉挺匀有力,仿佛天成。1932年所制“四方传炉壶”参展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获优秀奖。1937年所制茶壶获江苏全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他在宜兴紫砂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对民国时期紫砂艺术的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俞国良款 东溪刻 段泥东坡提梁壶俞国良款 东溪刻 段泥东坡提梁壶 高:17cm
太湖石提梁“虎泉”款 太湖石提梁
长:14.5cm 容积:675cc
盖款:『虎泉』
周波 太湖石提梁周波 太湖石提梁(青灰泥)
宽:13cm 高:18.4cm 容量:650毫升
壶盖款:『周』『波』 壶底款:『观山望月』

陈壶掌柜: 微信941741

陈壶,一个亲民紫砂品牌,精选天然原矿,坚持手工制作!主攻中小品实用圆壶,品质过硬,价格厚道。

最新文章

1强烈推荐 黄龙山紫泥 大掇只壶

2本绿容天壶

3陈壶创新壶型—础瓢

4天青泥小虚扁

5景舟虚扁_大水潭天青泥

随机文章

1紫砂壶器形分类

2紫砂壶包浆形成原因分析

3龙窑烧制全过程介绍

4紫砂壶要不要过分强调精工!

5汉瓦壶图片_汉瓦壶好用吗?(停产)

热门话题

买壶 买家秀 仿古壶 何道洪 全手工 养壶 名家紫砂壶 子冶石瓢 宜兴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壶 底槽清 收藏紫砂壶 方壶 时大彬 曼生十八式 朱泥 朱泥壶 段泥 汪寅仙 清水泥 潘壶 玩壶 石瓢 石瓢壶 紫泥 紫砂 紫砂壶 紫砂壶价格 紫砂壶收藏 紫砂收藏 紫砂文化 紫砂泥 紫砂泥料 紫砂艺术 紫砂茶宠 紫砂陶刻 蒋蓉 西施壶 选壶 陈曼生 陈鸣远 降坡泥 陶刻 顾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