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名家作品欣赏_玉带提梁壶

宜兴紫砂自宋代发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紫砂壶艺术,是一门陶瓷造型艺术,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与茶文化结缘。紫砂茶具初始阶段是为茶服务的器皿,经历代艺人巧手慧心不断探索,加之文人墨客的参与,文化艺术含量逐级提升,到后来发展成一门集陶文化茶文化精华的艺术。因此,紫砂茶具在保持日用功能的基础上,又具备了艺术欣赏功能,这二种功能的同时存在,促进了紫砂壶艺造型的不断出新,紫砂从业人员与文化进一步结缘,创新积极性也得到进一步发掘。仅壶的把手造型,自古至今,也出现了从多种不同角度的创新。本文同绕紫砂壶的提梁造型,从历史探源、当代探析进行论证,并谈一下个人在这方面的创新实践。

一、紫砂壶提梁造型在紫砂壶艺史上的演进过程

紫砂壶为了适应冲泡茶时提拿的日用需求,离不开壶把,壶把造型通常有执手把与提梁把二种。紫砂壶提梁把在历史上的表现,最早出现是传说中的“东坡提梁壶”,该壶据传是宋代苏东坡在宜兴时设计、请当地陶工创作,东坡先生一生好茶,他发现宜兴紫砂泥创作的茶具泡茶不走味,因此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件圆身筒以树枝干为型的提梁,因为宋代吃茶是煮茶,苏东坡为使茶壶便于在火炉上烧煮,将壶把设计成铜炊壶式样,壶把呈提梁式,便于火上提拿,这就诞生了第一把紫砂提梁壶。

到了明代,饮茶之风气从“煮”改为“泡”,虽然大部分茶壶的壶把改为“执”把,但提梁式依然常常见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提梁式已成为艺人们在保持茶具“日用”功能的同时,把提梁当作一种装饰和审美的需求了。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有考古记载的最早提梁壶,是1965年于南京中华门外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的紫砂提梁壶,即“吴经提梁”。这件提梁的“梁”,带有明显的明式家具的味道,具有唯美的装饰性,同时也保留紫砂茶具的日用功能。当然,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明代时大彬的一件“大彬提梁”,更加明显的突出了审美功能,一架提梁跨壶身,犹如长虹飞挂,气势开张。这种提梁的经典造型,也成为了后来提梁壶创作者的典范。

清代早中期,是宜兴紫砂的又一个发展时期,受陈鸣远的影响,紫砂茶具更多的倾向于追求欣赏价值,因而提梁壶也留下了经典之作。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数“旭茂提梁”,壶体扁圆,壶把提梁粗而浑雄,最大限度的向外舒展,形成一种浑厚雄健的空间气势,与扁而圆的壶身相匹配,虚实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乾隆年间一位制壶艺人陈萌千设计的“竹形提梁壶”,以两根细竹缠绕,立在壶身两侧为提梁,是历史上最早以竹为形设计成的提梁壶,形态挺拔清秀,风格独特,是“提梁”史上的一什名作。另外,清末明初的陈光明,他制作的一把提梁壶,壶身浑圆略扁,而提梁把则是规则的“门”字形,圆把方形,看起来略小,实则上,以规整略小的提梁,衬托壶身的硕大与浑圆,别有风味,这什提梁壶就称“光明提梁壶”。

二、紫砂壶提梁造型在当代紫砂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

当代紫砂壶提梁造型,更是精彩纷呈,在保持日用功能的基础上,“提梁”的审美欣赏价值取向越来越大。最著名的提梁壶,当数由中央工艺美院张守智老师设计、汪寅仙大师制作的“曲壶”了。曲壶由纯线条构成,壶把与壶身浑然一体,其流动的美感,动态的力度,构思的巧妙,完全打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壶把,说是提梁又不见明显的梁,但却又是提拿舒适,它不是简单的圆把、扁把,而是如造桥工程师设计的“双曲拱桥”,曲中又另有其曲,与壶身的连接完全是自然过渡,不见生硬的衔接。这件作品是提梁史上革命性的创造,是二十世纪最动人的经典之一。由中央工艺美院高庄教授设计、顾景舟大师制作的一件提梁壶,实际也是一件提梁形壶,该壶简练大方,比例恰到好处,显现出一种学识高深的儒雅,也是二十世纪的一种提梁经典造型。

吕尧臣的一件玉带提梁也属经典创作,扁方形的壶体,配以宽宽的、扁平的带状形提梁,显得华贵而端庄,突破了前人提梁壶圆把、方把之局限,以扁平的带状为形,故称“玉带提梁壶”。同时,由张守智设计、谢曼伦制作的“双竹提梁壶”也别具风采,以竹片为形,与竹节形壶身连在一起,自然贴切,优雅别致。

还有王国祥对紫砂历史上和当今优秀的提梁造型进行深入研究,精心创作了一件“祥和提梁壶”。该作品壶身呈八方形,壶盖为玉璧圆形,壶身块面如璞玉精琢,规整而滋润。块面之间的相接处,脚线明朗挺括,但却藏锋于“浑”,壶肩平曲滋润,壶底八方间隔架空,圆形壶盖壶钮与八方形壶体自然而有机的结合,意蕴了方圆世界的无比精彩。最独到之处是提梁把的设计,与壶身匹配呈方形似玉带横空,跨落在浑和的壶肩上,稳健有力的向上舒展。提梁把前后两侧折角自然过渡中呈现刚柔并济,两侧门柱斜向空中呈上宽下窄状,充满张力,显得精神勃发,更具虚实空间美感。八方天地,祥和世界,作品充满精气神韵。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从提梁的演变可以看出其发展脉络,提梁的设计,总的来说要与壶身相协调,不要圆身方提,也不要方身圆提,同时也要注意与壶嘴、壶盖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得体、比例适度。夸张,是为了使壶的气度放开;严谨,是为了壶的比例周正。紫砂壶提梁过去的发展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我们今天的创新设计,也会将此进一步得以证实。

“玉带提梁壶”创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是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谓举办出国展览会特地设计制作的,是吕尧臣的得意之作之一。该壶是一种全新的器形,因为其提梁与玉带的形状相似而得名。“玉带提粱壶”壶身为扁长方体形,四角棱线分明笔直,在壶身的两个长侧面上均有卷草纹,这些卷草纹样是吕尧臣设计,由鲍仲梅镌刻而成。壶足为长方形,二弯嘴,壶嘴设计成桶式,平口嵌盖,长方形壶纽,整个壶身各个部位协调统一。平扁状提粱,提梁两端与壶肩等宽,浑然一体,上延后逐渐收窄,委角打弯,像玉带一样。吕尧臣制 鲍促梅镌刻 玉带提梁壶吕尧臣制 鲍促梅镌刻 玉带提梁壶
底钤:『吕尧臣』印款,盖内有:『尧臣』小章

玉带提粱壶壶身为扁长方体形,四角棱线分明,在壶身的两个长侧面上印有卷草纹,这些纹样是吕尧臣设计,鲍仲梅镌刻。壶足为长方形,二弯嘴,壶嘴设计成桶式,平口嵌盖,长方形壶纽,整个壶身各个部位协调统一。平扁状提粱,提梁两端与壶肩等宽,浑然一体,上延后逐渐收窄,委角打弯,像玉带一样。玉带提梁壶吕尧臣制 徐秀棠设计 鲍仲梅铭 玉带提梁壶 宽:12.5cm 容量:160cc
底款:『吕尧臣』 把款:『尧臣』 盖款:『尧臣』吕尧臣制 玉带提梁壶吕尧臣制 玉带提梁壶 宽:13cm
款识:『吕尧臣制』『尧臣』『吕记』

此件吕尧臣制玉带提梁壶,采用纯原矿紫泥,温润光泽,全手工制,端稳大方,工艺精到。壶身方形,粗壮的壶嘴衔接壶身形成前趋的线条,在壶钮的处理上以桥钮替代了传统的扁圆钮,壶把以方形提梁高悬体正上方,简洁大方,线面流畅,菱角清晰而圆浑,适宜把玩。四方足托空壶体,呈虚空感,流二弯顺胥。内外处理干净利索,精工细作,严谨而不失古韵。壶身两面刻有纹饰,古朴文雅。壶盖内以及壶底均刻有:『吕尧臣制』、『尧臣』『吕记』。整器造型新颖别致,做工细腻严谨,设计独特出众、奇趣无穷;造型比例恰当,意涵深刻隽永,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气息,兼具传统基础的深度及现代感,并顾及实用性。通观此壶,形象生动,造形精致,富有趣味;而且精选原矿紫泥全手工制作,泥色成熟稳重,端庄肃穆,亲和力甚佳不失庄严,为难得一见的收藏珍品。吕尧臣制 玉带提梁壶图片吕尧臣 玉带提梁壶 高:12cm
吕尧臣制 玉带提梁壶的图片吕尧臣制 玉带提梁壶 长:10.5cm 高:12.5cm
底款:『吕尧臣制』 盖款:『吕』『尧臣』

此壶为吕氏早期代表作之一,曾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紫砂美好时代尚有创新与合作精神的产物,由徐汉棠设计玉带纹样,鲍仲梅镌刻,吕尧臣精心制作。工艺规范,立意高妙,柔中带刚,奇巧悠然。该壶为老段泥,泥色肌理丰富,颗粒细润如砂岩,黄中泛青,妙不可言。吕尧臣 玉带壶吕尧臣 玉带壶 容积:150ml
款识:『尧臣造壶,提壶相呼。』(盖侧)
底款:『尧臣陶艺』 盖款:『尧臣』『尧臣』

此壶是吕氏代表作品之一。以服饰文化元素入壶,壶体扁方,提梁式。整壶装饰细致入微,壶体扁方,盖钮与壶体形似,在扁方的壶钮顶部以篆书阳文“寿”字装饰,似印纽,彰显王者风范。壶体装饰汉代服饰图案,提梁似玉带,段泥调砂,颇有玉质质感。吕尧臣 玉带提梁壶吕尧臣 玉带提梁壶 高:11cm 容量:160cc
底款:『尧臣陶艺』 盖款:『尧臣』『尧臣』吕尧臣 玉带茶壶吕尧臣 玉带茶壶 高:11cm 容量:140cc
底款:『尧臣陶艺』 盖款:『尧臣』『尧臣』 把款:『尧臣』『吕记』
题识:『提壶相呼,尧臣造壶。』吕尧臣 玉带提梁壶图片吕尧臣 玉带提梁壶耿浩制 玉带提梁壶耿浩制 玉带提梁壶 容量:370ml
底款:『耿浩制陶 岁在乙未年古阳羡耿浩制玉带提梁』
盖款:『耿』『浩作』 把款:『耿』

此壶玉带提梁,棱角分明,脉络清晰,四方嵌盖,方桥拱钮,磊落大气。底为四边角足,方敦沉厚;方形壶身,中间稍内敛,以双腰带束之,整条泥带装饰将壶身一分为二。方钮、方把、方流,流身坚直硬挺,由粗变细。此壶自两侧壶肩一根提梁横出,气势宏大,立体感极强。整把壶线条挺括,折角交代清晰,面线结合爽利。耿浩 玉带提梁壶 容量:450ml
底款:『耿浩制陶』 盖款:『耿浩』 把款:『浩』
邵志峰制 玉带提梁壶邵志峰制 玉带提梁壶 容量:690ml
底款:『邵志峰制』 盖款:『邵』『志峰』

邵志峰制玉带提梁壶以长四方身桶为造型,壶身一条横向腰线,增强整器立体感,壶底四周有壶足;长直流,扁方状提梁壶;压盖式,口盖严丝合缝、整齐划一,壶钮亦作扁长方状,饰以祥云纹,增添了此壶的观赏性。施小马 玉带提梁壶施小马 玉带提梁壶 高:16cm 长:13cm 容量:600cc
盖款:『施小马』 把款:『小马』 底款:『施小马制』
铭文:『丁丑年小马作』(壶底)

施小马创作的“玉带提梁壶”,壶的身筒方中带圆。提梁设计成宽边玉带状,规整大方。由于玉带造型也是方中带圆,如果用传统的凸起的壶“的子”,会影响“玉带空间”,破坏整体协调。施小马就采用“隐纽”设计,把“的子”(也称纽)隐入壶中。这就加强了玉带提梁壶整体的艺术效果。颇具匠心。这是施小马不可多得的一件力作。

吕尧臣大师的绞泥壶,堪称一绝,来看看——紫砂壶名家作品欣赏_听雨壶

陈壶掌柜: 微信941741

陈壶,一个亲民紫砂品牌,精选天然原矿,坚持手工制作!主攻中小品实用圆壶,品质过硬,价格厚道。

最新文章

1陈壶宝藏—青段平盖石瓢

2紫砂原矿料与烧成试片 图片对比

3小红泥 龙蛋壶

4匏尊壶-黄龙山优质老紫泥

5宝藏系列—桃花泥大彬如意

随机文章

1一把壶背后有哪些组成要素?

2天青泥四方传炉壶容量220毫升(停产)

3宜兴紫砂陶刻工艺的发展

42017紫砂拍卖年鉴【中】

5紫砂壶生产工艺探讨

热门话题

买壶 买家秀 仿古壶 何道洪 全手工 养壶 名家紫砂壶 子冶石瓢 宜兴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壶 底槽清 收藏紫砂壶 方壶 时大彬 曼生十八式 朱泥 朱泥壶 段泥 汪寅仙 清水泥 潘壶 玩壶 石瓢 石瓢壶 紫泥 紫砂 紫砂壶 紫砂壶价格 紫砂壶收藏 紫砂收藏 紫砂文化 紫砂泥 紫砂泥料 紫砂艺术 紫砂茶宠 紫砂陶刻 蒋蓉 西施壶 选壶 陈曼生 陈鸣远 降坡泥 陶刻 顾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