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角方础壶最大的特点是壶身为方础,虽是四方的形体却不见任何棱角,而壶嘴、壶盖、壶柄又棱角分明。这种鲜明的反差使人于浑圆中见到锐气,在柔和的壶体上流露出强硬的内在气韵。
圆角方础壶做工考究、规整,大气且美观。器型方中见圆、圆中见方,寓有“智欲圆而行欲方”的人生哲理。因为壶腹四面设计为弧形,四角线为抽角凹线,线和面均具起伏变化之美;壶底设计为四足凹底,既保护底款,又具空灵之美;流以方成形,把外形虽圆,而成形如方,与壶体相融合;嘴、钮、把三点一线,口盖密实通转,出水流畅有力,实用性能极佳,所有这一切均体现出了作者独运的“匠心”,以及极为高超的壶艺中所隐藏的方圆智慧。
《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原意是说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制作出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后来此句被引申为行为举止的标准和规则,旨在教育人们做人行事均要遵纪守法。在生活中,“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这个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受爱戴的那些人物无不是具有“方”之灵魂。没有“方”之灵魂的人,有悖于社会伦理,只会遭到大众的唾弃。永远无法取得最辉煌的成功。但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需要掌握为人处世、有效说话等技巧,才能无往不利。天地无限广阔,人在其中微如芥子,“圆角方础壶”启示我们:掌握了方圆的智慧,天地就会变得很小,人生就会变得伟大,此时的你才能真正看清世界,真正读懂自己,才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开辟康庄大道。
讲究书法、篆刻等艺术素养,蜕脱了工匠式装饰的流俗习气。从而迈进了高雅的艺术格调,使圆角方础壶能“壶随字贵,字依壶传”。此壶是由清代道光年间杨彭年和朱石梅联壁制成,壶身的一侧铭刻“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惟我”的字样。其旁的落款是“石梅制”,壶柄下有阳文篆体“彭年”小印,壶底有“石梅仿制”阳文篆书印,均书体娟秀。圆角方础壶用文人的书法,以雕刻的方式与精湛的壶器造型 相结合,刻字、题铭、署款非常讲究,均规矩严格。
紫砂壶创作的素材及灵感是来自壶艺师对自然、生活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的审美意念和紫砂材质的特性,才能创做出具备个性的紫砂壶,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圆角方础壶整体造型简单淳朴,却给人更多的想象,极具艺术感染力。自有情趣在孕育其中。壶器通过塑造圆中见方、明圆暗方、求方顺圆的壶器造型,暗含了方直立身、圆融做人的处世智慧。
当然,圆角方础壶蕴涵的方圆智慧 是抽象的。抽象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如人的气质也是抽象的。这就好比一个人要干出一番事业,要真正懂得为人处世,要取得生活快乐,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具备这样的优秀品质。圆角方础壶这种寓方于圆的智慧又是内敛的,只有通过壶器的反复使用,这种内敛而又抽象的方圆智慧才会潜移默化到人的性格里,从而影响我们自身的品质、气质和魅力,乃至改变我们的人生道路。
方础壶形如其名,是一款方器,圆角方础壶以础石为壶身,虽是四方的形体却不见任何棱角。而四方体的壶盖、壶钮、壶流和壶把,却是棱角清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柔和的壶体上,流露出强硬的内在气韵。简单淳朴的造型,却给人更多的想象,极具艺术感染力。
圆角方础壶造型简单,其线性具备典型的圆锥曲线,与石瓢壶同属一家。由三条曲线连接而成,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浑方器号称壶中之极品,历代浑方器型甚少,要想把浑方器做到阴阳相合,其难度可想而知。清道光 杨彭年制 朱石梅铭 圆角方础壶(柿形壶)
高:66mm 口径:42mm 上海收藏家唐云收藏
底印阳文篆书:『石某仿制』 把下印阳文篆书:『彭年』
壶身铭:『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椀,与来惟我。石楳制』
此壶方中见圆,圆中见方,方圆结合,恰到好处,流以方成形,把外形虽圆,而成形如方,与壶体相融合。石梅铭 圆角方础壶
自18世纪末开始,金石学家陈曼生与当时紫砂名匠杨彭年合作,文人参与紫砂壶设计,并铭刻书画,使紫砂壶的艺术品位更上一层楼。陈曼生作古后,杨彭年又与朱石梅合作制成竹段壶等,与钱杜合作制成寒玉壶等,与瞿老冶合作制成石瓢壶等。在杨彭年之后,名匠与名人合作,更为普遍。这件彭年制石梅铭圆角方础壶,是杨彭年和一位稍晚于陈曼生的文人,即朱石梅的合作制品。
这件圆角方础壶因形似方柿,所以又称柿壶。它通高8.0厘米,壶身为方础,惟没有棱角;而壶嘴、壶盖、壶柄,又棱角分明,这种鲜明的反差,使人在浑圆中见到锐气,在厚朴中见到多姿,自有情趣在其间。壶身一侧,铭刻『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惟我』字样,其旁的落款是『石梅制』。壶柄下有阳文篆体『彭年』小印。壶底有『石梅仿制』阳文篆书印。由上可见此壶应为杨彭年和朱石梅合作制品,而造型仍是仿陈曼生的。朱石楳 石楳款方柿壶 宽:15.5cm 容量:350cc
壶身铭:『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椀,与来惟我。石楳』
圆角方础壶可谓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类似的壶还有——最难做的紫砂壶——传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