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关于紫砂文化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没落了,另一种是说繁荣了,这是各讲一段。讲繁荣,是说从事紫砂行业的人非常多,从上也纪八十年代的不足2千人发展到如今的20多万人。很多人觉得紫砂行业就是会做壶就可以卖钱,就转行开始学做壶了了,像一些本来在其他行业的都改行做紫砂壶了。
那么,这种繁荣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觉得至少不算好事。因为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来说,并不需要这么多紫砂大师,有一个两个就够了。
紫砂工艺,我认为就是小道,是小技巧,但是需要深厚的文化来支撑,没有相当的文化气质,你就是学不好。大家都知道时大彬的故事,他广泛接交文化学者,与书画文化家董其昌、陈继儒交往,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关于书画审美与造型审美的观念,与理论和紫砂本应体现的率真性格,创造性地采用紫砂特有的塑造能力,做出了一件件旷世之作。
这说明了时大彬本人的气质,是很率真的一个人,同时是一个有大修养的人。可回看我们当代紫砂,竟无法找出这样的人,那怕是一个也找不到,基本全是向钱看的人,20万紫砂人里面找不到一个真性情的人,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
现在谈论紫砂,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上,全部充斥着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新闻,找不到一篇有份量的紫砂文化学术上有突破的文章,有人说,现在是把顾景舟当"神"一样来祭拜的时代,确实,顾景舟对当代紫砂工艺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但对紫砂文化的基础理论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其局限性就是他本身并没有超越前人的陶瓷文化发展脉络,倒是现在的人把他的壶价捧上了天,整天宣传他的经济价值,错误地把他的经济价值当成文化价值,这实际上是为行业造势有关,与宜兴人有意抬高顾景舟的艺术地位有关,这对紫砂文化本身的发展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顾景舟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一个紫砂大匠,行业地位不容质疑,确实可以作为行业典型存在,但宜兴紫砂现在应该到了要从顾景舟走出来的时候了,要具体到时代艺术的发展上,更要在紫砂文化的多元发展上做文章。
相关阅读推荐——宜兴紫砂文化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