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下清朝末年这一时期紫砂行业发展情况。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门逐渐洞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工商业亦获得成长。包括紫砂业在内的宜兴陶业欣欣向荣。据《宜兴陶瓷发展史》(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1976年油印本)记载,仅1845年至1910年,鼎蜀镇窑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开设的陶瓷商店就有11家。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鲍氏、陈氏两家大窑户甚至还合资在新加坡开办了“鼎生福”陶器店,经销大龙缸、紫砂壶等产品达10年之久。销售旺盛,反过来又刺激了紫砂生产。 清朝末年“蜀山、鼎山、 汤渡、川埠一带沿山居民,家家制坯,户户捶泥,面积散处数乡,窑座共四十余座。蜀山、川埠,专制紫砂茗壶、饮食器皿、花盆花瓶等。” (1919年《江苏省实业考察报告》)
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拓与国际市场的获利优厚,增强了投资紫砂业的吸引力,于是专营或主营紫砂器的业应运而生了。这些工商或业主在上海、杭州等城市设立公司、商行或办事处,在宜兴开办工厂或作坊,请名工制坯、陶刻,亦收购乡民的坯件加工烧窑, 然后投入市场。可以说,他们是清朝末年紫砂器生产的主导力量。
这一时期茗壶的款式以沿袭清代造型为主,而陶刻装饰的水平却较高,这是缘于形成了一支专业陶刻队伍之故。陶刻的内容既有山水、花鸟和碑版、青铜器铭文及砖瓦古陶文摹本,又有摘自《唐诗三百首》、《千家诗》中的诗句,书法则正行隶篆俱全。
清末之后是民国,到了民国年间,紫砂行业又发展的如何呢?——民国紫砂壶名家和紫砂行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