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行情火热暴露人才培养短板

紫砂随着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紫砂行业进入一个急速发展的通道。与此同时,整个行业面临的是从业队伍日趋庞大,高素质人才却后继乏力的现状。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后人对紫砂基础技艺的继承,但是,在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却略显不足。

如何顺应时代和市场需求,探索一套科学而系统的人才培训方式,从而培养一批懂技艺、勤思考、肯创新的新时代紫砂人才,是整个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创作队伍日益壮大,传世精品乏善可陈

对于现阶段的整个紫砂行业来讲,用极度繁荣和飞速发展来形容毫不为过。这种繁荣不仅体现在紫砂壶在近几年的拍卖当中,身价一再攀升;也不仅体现在制作紫砂壶的工艺师身价与地位不断提高;也不仅体现在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在为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发现,并将之发扬光大。最为基本也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现象在于,从事紫砂壶制作这一行业的队伍正在日益壮大。

“陶都”宜兴正在体会着紫砂行业的繁荣带来的变化。宜兴的黄龙山是紫砂泥矿藏最为丰富的地方,也因此,“家家捶泥,户户制陶”是黄龙山脚下一道独有的风景。即使是到了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已经无法再欣赏到龙窑口上升腾的壮观烟雾,但是,制壶依然是生长在这里的人们的主导产业。

据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介绍,现在宜兴市从事紫砂壶制作的人有3万左右,其中高级工艺师107人,工艺师282人,助理工艺师779人 ,技术员1522人,以家庭作坊为单位的企业上万家,而如果将炼泥、包装等一系列产业链的从业人员算在内,是一个将近5万人的从业大军。这一数字与解放初期不足几百人的从业队伍相比,可谓增长飞速。

随着制壶大军的日益庞大,竞争也日趋激烈,制壶技艺的精湛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对于一些紫砂壶的爱好者来讲,却没有从中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一位藏家收藏紫砂壶多年,对于历代经典器型和传统名品非常熟悉。

他告诉记者,相对于之前的制壶技艺,现代工艺师们已经提高了许多,而且烧成技术也更趋精准高超。但是,作品当中的气度与神韵无法与老壶相比。而且,市场上现有的作品虽然品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但是总有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个行业还是缺乏人才。”他这样说。

与这位藏家相比,一位自身从事紫砂壶制作的工艺师的看法也许更有说服力。他认为,若论制作技艺,现代的紫砂壶当然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成熟。

但是,紫砂行情的火热也使得许多制壶者无法潜心研究创作,只是一味地追求造型醒目、速度加快,而忽略了壶本身的内涵。不过,他同时也认为,现在紫砂行业没有太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导致高素质人才缺乏的原因。紫砂的图片教科研一体化生产,成功模式难再复制

事实上,作为中国几大陶瓷产区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宜兴对人才培养曾经有过非常成功的操作模式的,宜兴紫砂厂成功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机制,当时还被教育部确认是最成功的经验之一。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陶瓷专业教育人才,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与宜兴的人才培养事业息息相关。据张守智介绍,中国陶瓷几千年的历史是手工业发展史,基本上紫砂的承传是靠师徒承传。这种模式一直到解放前都没有改变过。

新中国成立后,宜兴当地政府成立了合作社(也就是后来的紫砂工艺厂),力图把紫砂这一民间的手工业工艺发扬光大。在这一时期,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7位老艺人对紫砂工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宜兴作为陶瓷产区,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特方式。不仅有紫砂小学,还有紫砂中学,在进入紫砂厂之前,在中小学阶段就有紫砂工艺的培训,学生中学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紫砂厂的艺徒班继续学习。艺徒班学满3年后,已经拥有了6年的基础。这时,厂里再挑选有发展潜力的苗子进入紫砂研究所搞科研。

据张守智回忆,因为紫砂厂从来没有搞过半机械化生产,一直都保持着承传传统陶瓷文化的工艺。所以学员学徒技术是非常过硬的。

从上世纪50年代末,轻工业部和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针对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中国陶瓷产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的现状,举办了全国陶瓷培训班。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结合产区持续地举办脱产、半脱产培训班,为帮助陶瓷企业的在职人员提高文化素质、设计能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国有企业的转制,以及饮茶文化的发展,现在的紫砂市场非常火热。社会对紫砂这一手工艺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有计划、有目的、成规模的紫砂培训反而减弱了。这对于紫砂后续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现在的紫砂人才培养基本上是在职的徒工、助理工艺师、工艺师、高级工艺师等在自己的作坊或工作室,每星期脱产两天去学习相关知识,通过两三年时间的学习拿到资格考试证书,去报评职称评定。另一种模式就是高级工艺师、省级大师、国家级大师自由地吸收当地的艺徒,培养各具风格的制作技艺。紫砂图片传承创新两措并举,艺人应重德艺双修

著名紫砂艺术家华建民认为,现在的紫砂人才最缺乏的是创新能力。因此,他在带徒弟的时候,都是基本功与创新同时进行。他说,不能想象一个紫砂工艺师没有创新能力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发展。

在宜兴,也有一些正在探索中的教学模式,对推动紫砂技艺传承较为有益。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陆君对此颇有心得,他在沿用紫砂工艺厂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改良。陆君告诉记者,无论是哪一个门类的教学,因材施教都非常重要,他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发展特点,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

与此同时,他认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学员在他的培训班里学习两年,打好基本功之后,可以到社会上进行两年时间的磨合。两年之后再回到学校进行能力提升,这时候,因为眼界有所开阔,进步就会非常快了。

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艺术教授堵江华则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紫砂的要求逐渐提升到了艺术品的高度。面对这样一种现状,高素质的人才比例就显得非常小。紫砂行业要想能够更好地发展,还是需要探索一套符合现在社会的教育体制,既能有很好的技术传承,同时也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两方面结合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艺术家。

现在从事紫砂行业的人很多,但是从实质意义上理解这门艺术的人还不是特别多,这与紫砂依然在发展过程中有一定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人才储备显得尤其重要,只有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行业,提升整体素质,紫砂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张守智告诉记者,其实当代的制作工艺是越来越精湛了,但是文化含量有多少还有待考量。这些年来,紫砂行业太火了,以至于不少工艺师都是忙于生产,忙于取得经济效益,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不是太好。现代社会对于紫砂的需求越来越高,提高当代紫砂年轻人的文化素质非常重要。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自发到高等院校去进行深造,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而且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工艺师自己办短期培训班,然后将作品制成画册,拿给同行和陶瓷界征求意见,这也是一个好的现象。

有的陶瓷艺术大师还在工作之余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当中,救助贫困学生,是艺德的一种体现,值得当代紫砂人学习。从长远的发展来讲,紫砂人要修的不仅是艺,更重要的是德。只有艺德双修,才能在外界利益的诱惑下专心做好艺术这件事。

⋈人才培养太重要,名师出高徒——紫砂壶大师名录_师承关系整理

陈壶掌柜: 微信941741

陈壶,一个亲民紫砂品牌,精选天然原矿,坚持手工制作!主攻中小品实用圆壶,品质过硬,价格厚道。

最新文章

1陈壶宝藏—青段平盖石瓢

2紫砂原矿料与烧成试片 图片对比

3小红泥 龙蛋壶

4匏尊壶-黄龙山优质老紫泥

5宝藏系列—桃花泥大彬如意

随机文章

1好好的壶,怎么就开裂了?

2买壶是追星,还是挖掘新人?

3紫砂泥料的加工配比历史

4记者走访,假紫砂壶充斥市场!

5小弟分享养壶经验(长文)

热门话题

买壶 买家秀 仿古壶 何道洪 全手工 养壶 名家紫砂壶 子冶石瓢 宜兴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壶 底槽清 收藏紫砂壶 方壶 时大彬 曼生十八式 朱泥 朱泥壶 段泥 汪寅仙 清水泥 潘壶 玩壶 石瓢 石瓢壶 紫泥 紫砂 紫砂壶 紫砂壶价格 紫砂壶收藏 紫砂收藏 紫砂文化 紫砂泥 紫砂泥料 紫砂艺术 紫砂茶宠 紫砂陶刻 蒋蓉 西施壶 选壶 陈曼生 陈鸣远 降坡泥 陶刻 顾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