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艺术作为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它的装饰工艺在陶瓷装饰工艺的基础上创新拓展,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具有数十种工艺技法的紫砂装饰体系。
撇开紫砂装饰工艺手法的异同,传统中国书画在紫砂装饰内容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紫砂陶坯这一新的艺术载体上,中国书画作为传统文化,通过紫砂陶坯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延伸, 与此同时紫砂装饰也因为它的融入而繁荣,提升了紫砂艺术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书法还是国画,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而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它的起源“甲骨文”,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皆已失传,唯有中国汉字沿用至今;中国画同样历史久远,远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而在这之前还有更悠久的原始岩画和彩陶画。
紫砂茶具因唐宋时期茶文化的盛行而诞生,紫砂艺术虽然至今仅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却能把中国书画艺术结合得如此完美。紫砂装饰融合中国书画艺术,历史证明这无疑是紫砂长盛不衰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研究中国书画艺术对紫砂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中国书法在紫砂装饰上的运用
中华民族的汉字历史非常久远, 相传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距今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历史角度来看,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字艺术中独树一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 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变迁,汉字经过图形文字、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也就成了迄今为止唯一仍在使用的具有象形寓意的文字。
汉字既可以作为图形去认识,也可以作为语言工具去使用,正是由于汉字如此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千百年来依托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底蕴,书法艺术从诞生走向成熟。如今书法艺术已经成为汉字的书写艺术,秀美典雅的书法艺术使得汉字的运用更为成熟宽广,紫砂装饰中的陶瓷书法就堪称中国书法在陶瓷装饰上的运用典范。
1.1 陶瓷书法丰富了紫砂装饰形式语言
紫砂装饰中的陶瓷书法是指以紫砂陶瓷为载体,借助陶瓷生产的传统技艺与流程,将书法与陶瓷这两个国粹实现自然融合的一种艺术品。它主要通过陶刻、泥绘等表现手法,把书法艺术运用到紫砂陶器装饰艺术中。
紫砂陶瓷书法是紫砂装饰与中国书法结合应用的产物,在两种艺术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首先要理清紫砂陶坯与传统宣纸的材质区别,而后从紫砂陶的泥种、泥色、造型、质地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的书体用笔及泥色变化,使紫砂与书法的结合达到艺术风格上的一致和形式上的完美。
在紫砂壶体上进行书法陶刻,是以刀代笔,讲究一刀划到底,要划平竖直,刻得珠圆玉润,不滞刀、不拖沓,轻重深浅要恰到好处,运笔走锋、运刀凿线,在讲究汉字的线的排列组合中形成硬与软、粗与细、长与短的对比;在汉字的外形上形成大与小、方与圆的对比;在布局章法上形成聚与散、疏与密的节奏韵律的对比。
因此,紫砂装饰中的陶瓷书法既是表现书法艺术的不同内涵,又是作为紫砂艺术装饰元素的具体表现。陶瓷书法装饰的紫砂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往往能够增添紫砂作品的整体艺术价值。以作品“书道”为例,细细观之可以发现:此壶壶体上的陶刻文字充分体现了书法形式艺术与紫砂装饰艺术相结合的特征。类似图形文字的金文陶刻丰富了紫砂艺术的文化内涵, 散发出汉字古老的艺术魅力,与壶盖上醒目的毛笔造型呼应,寓意了“书道”之道在于积累传承。再看作品“读书破万卷”,正是壶体上苍劲的书法陶刻装饰进行了文字外延形象意义的诠释,不但丰富了紫砂艺术的内容形式,更是增添了其雄浑的艺术神韵。
1.2 陶瓷书法装饰丰富了紫砂的思想内涵
紫砂装饰中的陶瓷书法大多都是“寄书于诗”,于是在书法艺术的画面装饰效果之外, 往往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诗词起源于《诗经》,后有楚辞,汉有乐府,而盛行于唐宋,史称“唐诗宋词”。中国古典诗词历史悠久,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因此古典诗词常常通过陶瓷书法被运用到紫砂装饰艺术之中, 撇开陶瓷书法的艺术价值, 单单是古典诗词就极大丰富了紫砂艺术的文化内涵。
古典诗词在紫砂艺术中的运用, 在紫砂挂盘和紫砂花瓶中最为常见, 一件紫砂挂盘或者花瓶通体就是以古典诗词内容来装饰, 历代文人才子的佳作名篇在紫砂装饰艺术中屡见不鲜,如《兰亭序》、《满江红》、《赤壁赋》、《归去来辞》等等。
说起紫砂与文人的结合, 不得不说一下在整个紫砂艺术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紫砂“文人壶”。古典诗词以它独特的韵律魅力,历来被文人雅士钟爱。清嘉庆年间,紫砂艺术为文人雅士所追崇,许多文人名士为紫砂写诗赋词,更有甚者与当时紫砂艺人联手直接参与紫砂装饰的设计创作,由此紫砂“文人壶”逐渐掀起了一股社会文化风潮。
紫砂“文人壶”的发展与诞生,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从简单装饰性文字走向文化内涵装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当时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名流加入,从而侧面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发展繁荣以及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的提升。
2 中国画在紫砂装饰上的运用
在紫砂装饰内容中, 除了中国书法被广为运用外,中国画的运用也是极为普遍的,而且紫砂装饰艺术上书法与国画的运用往往是搭配出现的, 以古代紫砂壶为例, 它的大部分书画装饰形式是壶体一面刻画,一面刻诗,两者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中国画应用于紫砂装饰艺术的题材, 一般以山水画、花鸟画为多,人物画相对较少。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中国画运用, 并非是宣纸上中国画画面的“照搬”,它既要考虑画面自身的布局与构图规则,又要注重布局、构图与落款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紫砂艺术作品要作不同的考虑,其中以紫砂花盘最为“贴近”平面画面,所以构图也最容易把握,而紫砂壶是立体曲面画面,因此它的构图较难把握。中国画在紫砂壶上运用需要根据壶身、嘴、把、盖之间的联系去进行整体布局,注重壶体构图和整体视觉效果。
刻画时要交待来龙去脉,做到刀法分明,而紫砂陶刻的技法主要有印刻和空刻两种。所谓印刻就是先将诗词书画的底稿印到壶体表面,再运刀雕刻;所谓空刻就是由具有多年雕刻经验的紫砂艺人或熟悉紫砂陶刻的书画家,在确定大体装饰画面后,以刀代笔进行雕刻。
在紫砂装饰艺术国画形式的表现上, 充分贯彻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和审美观, 在对壶体画面构图过程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艺术法则,处处渗透着东方审美的社会意识,同时也有着“恶以诫世,善以示后”之类的教育作用。
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装饰表现中,也自然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中国画在紫砂装饰艺术的创作上重视构思,追求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
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紫砂艺术拥有丰富的装饰技法,它为紫砂装饰艺术的壶体构图与整体视觉效果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以作品“和平年代”为例,在相对扁平的紫砂壶体上,用陶刻装饰的手法,刻画了一对和平鸽子,因为壶体上的不对称和高高上翘的壶嘴,象征对和平的渴望,使陶刻装饰内容与紫砂壶主题思想相呼应,塑造了一幅积极向上安静祥和的画面,象征了社会和平、美好生活的年代。
3 中国书画在紫砂装饰艺术中的技法运用
紫砂装饰工艺技法众多, 细细分类可达到数十种。而中国书画在紫砂器物上装饰,除了上文所述最常用的陶刻手法外,还有泥绘、墨绘、釉彩绘、浅浮雕等,这些工艺技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紫砂艺术品的文化内涵。
3.1 浅浮雕堆贴装饰手法古已有之,已成为紫砂花货的主要制作手段。紫砂堆塑取法自然,以瓜果花木、虫鸟鱼兽为内容,整体塑造装饰后就是一幅立体的中国画。如图作品“飞龙在天”,以中国传统形象中的图腾—“龙” 为题材,用浅浮雕的装饰手法,造型上不拘泥于形而重意,追求龙的神韵,在风云变化之间勾勒了一副东方神龙施云布雨的画面形象,充分表达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庇佑神州的意想。
“龙”的形象只是存在于中国古代神话中,因此“龙”这一主题事物具体形象的塑造,没有固定的参照,只是依据文献描述,在“似与不似之间”刻画它的艺术精神。
3.2紫砂泥绘也是传统装饰技法,它以毛笔为工具,以紫砂泥料为“墨”,以绘代工,以绘代笔,或绘山水花鸟,或绘人物博古,或绘书法诗词,或绘人生格言,融诗书画诸艺术于一体,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紫砂泥绘的运用,在书画装饰内容上同样较为普遍。以作品“江山如画”为例,在紫砂壶坯上采用泥绘的装饰技法,绘制了一幅传统山水画, 表达了祖国江山风光的美好。作品在艺术表达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仅攫取美丽江山之一隅,经艺人们精心描绘,同样反映祖国江山的广阔无垠。
3.3紫砂彩釉是在传统紫砂泥绘基础上,吸取景德镇粉彩技法演变而来。它先用釉料在烧成的紫砂素胎上堆绘纹样的底层,再用彩色勾画,后用低温烧烤。彩釉装饰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彩釉堆绘,内容有花鸟、山水、人物、图案和书法纹饰等;一种是器物周身浇釉,以釉作皮,润泽如膏,光可鉴人作镜。
3.4总而言之,紫砂艺术是一门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它的“融合性”艺术特征决定了它与中国书画的不解之缘。紫砂艺术在吸纳中国书画文化内涵发展繁荣的同时, 也为中国书画艺术在紫砂陶坯上创新形式的衍生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细致分析两者结合的具体形式和内容, 对紫砂艺术和中国书画结合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摘自《江苏陶瓷》2010.8
⋈说到书画装饰,文末推荐大家看一把刻绘精美的——刻绘紫砂壶_西施壶_梅香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