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造形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均非常講究點、線、面的美感,和方使用者的人性化設計。壺體講究氣度,講究合理的壺嘴、壺把、壺鈕的功能搭配協調。愛壺者應首先觀察壺體的造型是否優美,有無作品個性,嘴、把過渡是否自然,做工是否老到、乾淨、利落。壺體結構搭配是否協調至為關鍵。
光貨造型之美,在“圓、穩、勻、正”,同造型的光貨宜興壺,其外形輪廓曲線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說。光貨造型或豐滿、或清秀、或粗獷、或古拙,皆應在不規則中求穩重,穩重而有靈氣,追求返璞歸真的意境。
花貨是模仿自然界中的自然形態,把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提煉裝飾。一把好的花貨宜興壺作品必須形好、工好、藝術構思好、使用功能好、燒制效果好。古代花貨中尤以供春壺、魚化龍最為出神入化。花貨講究精神,講究提煉,講究變化,作者必須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并且茶壺能夠舒適的把玩。壺是用來沏茶的,優質的宜興壺自然也是沏茶的最佳器物,泥佳火好是基本條件。
當然,也要兼顧些別的方面,比如當選擇端把壺時,宜選用那些把握起來順手、舒適的。為了使用安全考慮,有些壺把設計得很人文,既裝飾了壺把,又防止了由於壺把過分光滑,在倒茶水時易滑。
在為了實用選壺時,也需要考慮因沏泡不同的茶,而選不同的形及不同容量的壺。比如,沏泡綠茶,可選擇形狀略扁些,大一點的壺;沏泡紅茶,可選擇壺身偏高些的赤;沏泡壯半發酵的烏龍時,則以小品壺為好。2、初步的感官測試方法
一、眼看
“泥好”。一個外行人進入服裝店,很難一眼辨別出哪一種是純棉,哪一種是混紡的,專門做服裝的老板通過手摸、眼看,就大致分清純棉、混紡等質地。選壺也是一樣。
“眼看”分兩步,一為看經典,二為市場選購時的觀察。比如在准備購買壺前,可先看看博物館、壺藏家的藏品,也可以看看各種壺式的圖譜,從視覺上感受好的泥料的質感。一般這些壺的泥色不論紫、紅、黃、青、綠、黑,它們的色澤和氣質都有相似性。
當看得多了,對泥料會有一種感覺,或許說不清楚,但當你看到一把壺,其顏色紅亮得如瓷器一般,你馬上就會有一種判斷,感覺天這種泥料是不對的,自然不應在你的考慮之內。當看過的經曲宜興壺在你的腦海裡留下印記,南大看你屬意的宜興壺,從其色澤、質感是否自然、合理就能對眼前的宜興壺的優劣有每一印象。
二、手摸、開水澆淋
然後,我們再用手摸一下壺。宜興優質的本地泥料,看起來很粗的壺,可摸上去卻很光潤,而外地的泥壺則往往相反,看上去細膩,摸起來微微有些刺手。一般少質泥的宜興壺,為了掩飾其質劣,已知的常用“美化”手法是拋光、打蠟、擦油等。
辨別是否經過如上加工,方法其實很簡單――如果是新壺,用開水往壺身上一澆,水珠迅速滑落、蕩然無存的,則一般是“問題壺”(此處有一個例個:原紫砂一廠在20世紀80年代實生產過一種“打蠟壺”,但這些壺在市上已經十分罕見了)。三、耳聽
宜興壺的玩家“發明”了一些辨別壺的方法。比如,將滾開的水迅速倒入壺中,耳朵反近壺口(要小心燙傷了朵),這時如果隱約聽到壺中發出“沙沙”的吸水聲,這樣的壺大體泥料沒有問題。當然,有聲響的未必就是是好泥料,但是如果一點聲音都沒有的(尤其是紫泥、黃泥),那壺的泥料基本是有問題的。
四、鼻聞
聽完壺的吸水聲響,速將開水倒掉,聞一聞壺人有無鼻的異味,或者是明顯的土腥味。如果有,那肯家是“問題壺”,到少是用料不好。造成這種情況一般有以下原因:用料不好;有化學添加物;窰火不足。這很容易理解,那些故意制作垃圾壺的人心裡很明白,那些用料差的壺是專門賣給外行人,何必不省一點是一點?
此後,就是通過使用、養護過程中發現和辨別。泥料好的紫砂壺在悉心養護後很快就能夠發生變化,有的幾次使用後就煥發出溫潤柔和的光澤,壺表更加細膩可愛。3、紫砂壺實用性的判斷
紫砂壺既是著重功能性的實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賞的藝術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壺應在實用性、工藝性和鑒賞性三方面的肯定。壺友愛好者在選購紫砂壺時,不妨就這三個重點加以考量。
長久以來,宜興紫砂壺被人們推崇為理想的注茶器。紫砂壺優良的實用功能,在明清兩代的文獻中即有所記載。茶壺的“天職”就是泡茶,所以選擇茶壺時當然不應違背“實用”的基本原則。所以,選購時應先就其實用的功能加以測試。
優良的實用功能包括:容量是否恰當,壺把是否便於端拿,壺嘴出水是否流暢。因此,選購紫砂壺應依據個人的飲茶習慣,選定壺的容量,再測試壺嘴出水的順暢度、壺把執握舒適度等,讓日後的品茗沏茶更加得心應手。
一把實用貼心實用的好壺到少具備以下向點:
一、茶壺容量大小適合泡茶場景
紫砂壺容量差距甚大,大者容水數升,小者僅納一杯之量,有的人交友廣泛,天天高朋滿座,一周泡茶數斤,此時如果選用朱泥小壺,只是來回地傾茶注水都夠泡茶者手忙服亂。反之,若三兩好友促膝品茗,偏偏選用容水近一升的大漢方壺,雖然省了多次注水出茶,但一次茶水量多,如都趁茶水熱時飲,豈不是強近從非要年飲一番不可?
二、口蓋設計合理,茶葉進出方便
壺之口蓋,當然要以較嚴緊且能通轉(可以轉動)為好,但玩壺重趣不重理,有個別的壺蓋,雖不能通轉,也未經打磨,輕輕一轉,卻剛好卡住不動,倒水時反而不會有“落帽之憂”,但蓋口較緊的壺在使用時不可用力過重的旋轉,否則轉不回去則較為麻煩,甚至壞損。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需待壺身涼些,以滾開水澆之,再轉回壺蓋即可。
國人愛喝的烏龍茶和普洱茶,在沖泡前呈乾燥緊縮狀態,借著茶乾將茶葉置入壺中並不太難,但經熱水沖泡數巡之後,葉片逐一伸展開來,會將整個壺身塞得飽飽緊緊的(尤其置茶過量),如果壺口太小或設計不當,就得費一番工夫能將茶渣掏出。若一時疏忽,未清除乾淨,甚易在壺身內壁形成茶垢,甚至發霉,這樣再泡茶喝就有礙健康了。三、重心穩,端拿順手
有些茶壺端拿之際十分沉重,這種情況如果不是壺把設計不當,不符合人體力學,便是壺壁過厚。新手買壺時,不妨先在壺內盛裝四分之三的水,單手提起,臨摹倒水姿勢。此舉,一則試其量感是否過重,二則可趁此感覺執壺時手指與壺把的施力位置,和持拿茶壺是否舒適。茶壺端拿是否順手相當重要,否則不但累了自己,更容易發生失手破壺的慘劇,不可不慎。
四、出水順暢,斷水利落
此點是大部分人休壺時不容易顧及的。好壺出水剛勁有力,弧線流暢,水束圓潤不要麻花。斷水時,壺持平即可,簡法利落,不流口水,並且傾壺之後,壺不留水。壺的出水痛快與否,大致與壺流安置位置有關,壺流愈是安在近壺底及打孔眼的方法會影響到出水。
写这篇文章的台湾壶友绝对内行,而且是不瞎说不乱说
臺灣壺友的玩壺經驗:購買紫砂壺的目的應該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