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新,第三十七届紫砂国家评委,中国紫砂鉴赏家,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
6月3日,中国紫砂鉴赏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唐国新受邀大连茶博会组委会,专程从北京来连参加“紫砂专题会”,他理性分析了当前客观存在的“泛紫砂”现象,并同时对于紫砂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意见。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唐国新,他反复强调自己要说话,并且以法律作担保。
半岛晨报:一直以来,大家更关心紫砂的实用性和欣赏性,却很少问津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到底是什么。
唐国新:江苏宜兴得天独厚的地域客观孕育了得天独厚的紫砂。位于宜兴丁蜀一带的砂质原矿所产的砂泥色泽丰富,可塑性强,成型陶器经高温烧制之后,极易生成双重气孔结构的物相。因为透气而不渗水,越宿而不变质,在宋元时期便成为了取代陶、瓷之外的煎煮茶水的紫砂器具,至明代随着冲泡饮茶习惯的形成,先辈在传统紫砂罐上加出一个把、一个嘴、一个盖,紫砂壶便从此诞生。至今,“紫砂”已经作为一种文化而风靡天下了。
半岛晨报:为什么叫紫砂,而不是黄砂或者绿砂?
唐国新:原矿紫砂主要含有石英、云母、方解石、橄榄石、长石、赤铁矿等,尽管比例各有差异,但烧成之后的基本色相依然为紫色,赤铁矿多一些就红一些,橄榄石多一些就黄一些。但基本色调为浅红到大红不等。
明末清初,先辈为了增加色彩和丰富文化,人为地在泥料中加入金属氧化物如钴、锰等,进行了“拼紫”调色。因此也就成就了紫砂当中的“花货”类别。金属氧化物在通过1200℃的高温烧制后,和原砂体、胶泥重新固化为一个整体,因此宜兴没有毒紫砂,只有假紫砂。
半岛晨报:除了造型花,“花货”更以色彩花而成就新气象,想必,“花货”的五颜六色一定区别于央视所曝光的“致癌紫砂”。譬如当代大师汪寅仙,她的“花货”岂能因为外在华丽从而忽视内在品质?
唐国新:央视所曝光的所谓“紫砂当中对人体不利的矿物添加剂”,应当是指那些花花绿绿的泛紫砂工艺品以及一些低档次的紫砂壶类,当前,紫砂领域为了达到“悦目”的商业目的,的确存在一些投机者不择手段地进行人工添加剂的调配。
汪寅仙等宜兴真正意义的大师、高工、工艺师,他们所储藏的原矿泥料大都堆满了仓库,甚至可供几代人使用,首先不存在原料越来越少的困扰,就更谈不上弄虚作假现象了。专业领域的“花货”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绝对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泛紫砂工艺品。
半岛晨报:大家都知道,宜兴紫砂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百花齐放于当代,但如你所说现实当中所客观存在着的“泛紫砂”现象,是否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
唐国新:当前的宜兴总体分为三个市场。
其一是直面丁山所看到的铺天盖地的紫砂,它们造型美观、品种多样,但严格说它们不是紫砂,只是边缘矿脉如煤矸石加入金属氧化物而形成的产品,颜色甚至比真紫砂更加漂亮。应该说,这个市场的作品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成分,但比较瓷器当中的“挂铅”,就更为安全了。
其二,从江西、河南、安徽涌入大量农民工,运用拉坯、注浆等技术把丁山的假泥加入玻璃水、金属着色物,做成了数以千万的泛紫砂工艺品,因为价格低廉而深入市场。这也就是市场当中所流通的“假紫砂”的真实根源。
其三,以原宜兴国营紫砂企业为首的大师、高工、工艺师、技术员一批人员,通过几代人的经验和自己的辛勤打拼,构成了真正的紫砂金字塔。他们即便用于中低档工艺品的原料,也会选择从陕西的延安、浙江的长兴、山东的即墨等地调来的品质上好的矿料。他们作品的价格从千余元到数十万不等。半岛晨报:目前,央视曝光“问题紫砂”后,丁山以及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下架”、“关门”现象,经营者更是人心惶惶。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唐国新:更多紫砂经营者同样不知紫砂为何物,因此心里显得没有底。事实上,无论真紫砂,还是泛紫砂,经过1200℃的高温之后,任何“毒素”也就微不足道了。对于没有底的泛紫砂,经营者只需标注成只可观赏、不可喝茶的工艺品就好了,对于有底的真紫砂,经营者可以提高价格,等待任何方面的检验和品读。
半岛晨报:收藏者应该注意什么?
唐国新:其实,对于真正的紫砂爱好者,当前正是收藏紫砂的大好时机,因为目前敢于“出台”的应该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了。消费者只需索要正规发票和品质保证单就好。
⋈延伸阅读——紫砂壶收藏家唐国新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