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为什么让文人墨客情有独钟?仅仅是因为紫砂壶泡出的茶好喝?这只能说是一个因素,而且是很小的一个因素。
现在的紫砂壶已经被赋予了诸多灵性,承载了很多人文情愫,对文人墨客来说,这些情愫恰恰是他们的心灵鸡汤。
传说最早与紫砂壶有渊源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苏大学士不但吟咏出了“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佳句,并且亲自设计了一款“东坡提梁壶”。虽然只是无据可考的传说,但可以看出,宋朝文人墨客对茶具已经十分重视了。后来时大彬、徐友泉等大师也极有可能对文人壶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但都因史料不足而无法确认。时光荏苒,来到了清康熙、雍正年间,这时紫砂史上又出现了一位承前启后的紫砂巨匠:陈鸣远。陈老先生不但制壶技艺精湛无匹,而且好文,他与当时陈维崧、汪柯庭、杨中讷、曹廉让等文人相交甚密,并把这些文人对紫砂壶的想法和看法实践到紫砂壶上。
时间长了,文人喜欢的诗、书、画、印等等先后出现在紫砂壶上,浓浓的文人气息让这些墨客爱不释手。自此,紫砂壶在文人圈中名声大噪,无出其右。因此说正是陈鸣远奠定了紫砂壶与文人创作相结合的基础,开辟了工艺品与高雅艺术相交融的广阔天地。
斗转星移,紫砂壶到乾隆年间,已发展相当成熟,但工匠们的文学艺术修养差强人意,一直都是模仿前人,没有创新。甚至有的技师异想天开,竟然用釉料装饰紫砂壶,这与紫砂壶质朴无华的本色相去甚远,纯属混搭!就在紫砂壶陷入围城的困境时,出现了两个人,让紫砂壶突出囹圄,大展风姿,他们的名字:杨彭年、陈曼生。
杨彭年老爷子当时在宜兴可是鼎鼎大名,《耕砚田笔记》中这样描述:“彭年善制砂壶,始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执壶技艺精湛只是一方面,杨老爷子还有内在才情,文史、书画皆通,这在制壶技师中太难得了。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大儒一枚,精金石书画,当时在宜兴附近的溧阳为官,陈大官人有个爱好:紫砂壶的铁粉。与杨彭年老爷子结识,不亚伯牙遇子期。他不但对杨氏“一门眷属”的制壶技艺给予支持,而且常在公余之暇,设计多种造型简洁、利于装饰的壶形。后来实在技痒难耐,遂亲自操刀。他与杨彭年合作的紫砂壶,后来被命名为“曼生壶”,留存下来不多,极其珍贵。这样两个人的组合,紫砂壶的文人内涵岂能不喷薄而出!
继这两位大家之后,又有瞿应绍、邓奎、梅调鼎、朱坚等一批书画家积极参与,合作而成的作品极尽文人意味,紫砂壶的文人内涵越来越丰富,这碗文人的心灵鸡汤味道越来越醇和厚重了。
直到今天,制壶大师仍然在为这碗心灵鸡汤添加调料和养分,让小小的紫砂壶充满了文人情调,文化气息,寻其根源,这碗心灵鸡汤折射出的是中华文化瑰宝,展现的是华夏民族的人文风采。
具体分析,看透本质——文人为何对紫砂壶一见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