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好好聊聊,紫砂壶全手工制作里的门道,相信这个话题很多人都感兴趣。所谓全手工壶,可以理解为完全用传统工具及传统成型方法来制作完成的紫砂壶。
过去做紫砂壶通常是家传或讲师承的,与其他手艺人如木匠等一样,进师门后开始先打一段时间杂,其后师父再开始一样一样地教,如学做木匠则师父可能先教着做个板凳然后木箱。柜子一样样来,到学会做八仙桌了,就满师可以混饭吃了。
学做紫砂壶一般先帮师父捶捶泥,洗洗泥浆布,一段时间后开始学打泥片,学拍身筒,学搓嘴把,做盖子,捻滴子,师父觉得差不多时,才开始将传统的几个老样子一个个地开始教:石瓢,仿鼓,掇球,合欢,寿星,洋桶。
比较不聪明的徒弟,师父会帮着定好壶体各部位的尺寸,围片,口片,底片------,再帮着做好工具,如线梗,芘子,然后就日复一日的做着一个或几个样式的壶,也无所谓好坏,可能是三把壶换升米,也可能五把壶换升米,每天作个十把二十把换个三五升米养家,年复一年也许一辈子就做几个甚至就做一个式样的壶。
尽管做了一辈子“全手工”壶,但他只有过程,没有注重结果,所以他的壶就始终只值一升米;比较聪明的徒弟会把师父传授的技法烂熟于心,然后会认真揣摩师父及前人的作品,从中找出不足,力求自己能做出更完美的作品,与他不聪明的师兄弟相比,他们做壶的过程也许完全一样,但结果却完全不同,他的壶可能从一升米到一斗米,一担米直至寸土寸金!我说这些并不是要说过程方法完全不重要,只值一升米钱,但这种过程方法确实一升米可以做到,也就是说方法过程在一件成功作品的价值中只占较小部分,真正决定这件作品价值的是最终的整体效果,是制壶人的艺术思维,艺术修养,艺术追求以及艺术品质的综合体现!
尽管这样,业内也好业外也好总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或刻意地强调所谓的全手工壶。手工壶,模子壶(需要指出的是用石膏模型,注浆成型就另当别论了),实际上它们之间没有多大区别,就成型过程来看,与所谓的全手工相比,其他的成型方法相反是多了一道用模子准型的工序,其打泥条,拍身筒等等都一样,制成的壶的结构特性也都一样。
模子只是使壶身形体更加周正的辅助工具,而用辅助工具也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实际所谓的全手工的壶成型时总要用辅助工具的,只是时代在进步,经验代代人在积累,可使用的工具也越来越专业,制作工具的材料也在不断进步,成型方法也在不断演变。
模子在明清时就有,只不过形式与材料和今天不同。以传统款式合欢壶为例,历史上该壶的成型方法通常是先用泥制作一个虚砣(古称盔头),实际就是一个阳模,用这个虚砣把泥片虚出两个碗状,然后用脂泥对合粘接,形成一个如两碗相合的壶身主体,加口,加圈足,接嘴把,做盖子后完成合欢壶的制作,而如今只是改用石膏制作出上下两个阴模,来完成壶身主体制作。古今相比两把合欢壶除去所用模子有阴阳之分外,其他没有任何区别,难道过去用阳模做可称全手工,现在用阴模制作就不是全手工壶了吗?
半手工壶与全手工壶的概念,不仅是外界受到误导,实际上业内也存在较大的误区,比较有意思是,感觉到有一种看似有理实际却很没有道理的倾向:在制壶过程中凡是与石膏粘边,通常会被理解成不是手工壶,用其他辅助工具则无关。
举个例子,筋瓤壶的盖子,比方是做八瓣平盖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打块泥片用直尺圆规等在泥片上画出八瓣盖板形状,切出盖板样后反复比较修正,确认无误后用此作母模,用石膏浇铸出个盖板阴模,实际制作用泥片在阴模中按出一个盖板模样,在此基础上精加工,以此达到每个盖板较一致;另一种做法是用数控机床制作出一块不锈钢盖板样(以前国内机床不够先进,据说有拿到海外加工的)。
实际制作时,照此盖板样切就是了,作壶口也是用线切割机床制好样板。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凭肉眼制作出石膏盖板样,另一种是用数控机床制作出不锈钢盖板样,这两种方法谁更接近全手工,其实很清楚,但现实中往往用不锈钢盖板的偏要强调只有自己的才是“全手工”。
话说开来,实际决定一把紫砂壶的价值,制作过程并不是时分重要,一把壶的整体效果也就是壶的品质才是构成其价值的基础。
⋈相关阅读推荐——全手工壶_半手工壶_手拉胚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