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眼养心的宜兴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普天下的紫砂壶,大多产于同一个地方,那就是江苏省宜兴市的丁蜀镇。那个富足的江南小镇,坐落在丁山与蜀山之间,由此而得名。

自从宋代以来,那里就是一个“家家制坯、户户捶泥”的陶艺世界了。丁蜀镇上的人,依照古人的说法,“衣食所需,均惟陶业是赖”。意思是说,吃的穿的全 都仰仗制陶的手艺了。600多年来,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在那儿悠闲地琢磨着、默默地传承着、努力地光大着秘不示人的制壶绝技。

制作紫砂壶的原料,并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一 种坚硬的、稀有的矿石。那种矿石,世上哪儿都没有,只有宜兴丁蜀镇周边的山洞里面有,自古享有“泥中金”、“矿中宝”的美誉。

从实用的角度看,宜兴紫砂壶养胃养人的茶具。

首先是发味留香。能够泡茶的器皿有很多,如铜壶、锡壶、石壶、玉壶、瓷壶等等。许多人,尤其是老茶客,不约而同地首选紫砂壶,自然是有原因的。

常言道:水是茶之母,壶是茶之父。对于茶汤的孕育与形成,壶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几个朝代的鉴别与比较,茶客们最终发现,紫砂壶具有最大限度地开发茶汤的色、香、味的能耐。

明代的文震亨,既是个文化名士,也是个“骨灰级”的茶客佬。他写过一本书,名叫《长物志》。“长”者,多余也。古代的文人常常用“长物”,也即“多余的器物”,来指称那些他们认为最不能丢弃的东西。

在《长物志》里,文震亨这样写道:“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意思便是:用紫砂壶来泡茶,滋味浓、香气正。紫砂壶,里外都不用上釉,永远 “素面朝天”。

因此,一把养育得很好的紫砂壶,即便在不用的时候,也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茶香。宜兴紫砂壶图片其次是抗馊防腐。

较之于其他材质,紫砂具有 “透而不漏”的特点。所谓“透而不漏”,就是说它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但是又不漏水。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一双真皮手套,你就是戴上一 天,也不会出手汗。但如果是人造革的,半天戴下来,手套里面就会变得湿漉漉的。因为人造革这种材质,不具有“透而不漏”的特点。

而用“透而不漏”的紫砂泥 制成的茶壶,则具有抗馊防腐的功能。

据说,这个奇妙的功能,是被一个老木匠率先发现的。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老木匠,在承建一座庙宇的时候,将他随身携带的紫砂壶遗忘在藏经楼的大梁上了。工程结束了,脚手架也拆除了,老木匠这才想起。

于是,他想了许多办法,花了几天时间,好不容易才爬上了藏经楼的大梁,取回了那把紫砂壶。但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壶里的水居然还没馊。当时正值盛夏,不要说几天了,就是一天,茶汤也会变质的。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知道紫砂壶具有“冬天泡茶茶不凉、夏天泡茶茶不馊”的神奇功能了。

第三是变色韬光。制作紫砂壶的泥料,俗称“五 色土”。

许多人相信,用“五色土”制成的砂壶,是具有灵性的。在烧制的过程中,紫砂泥会随着炉温的升高,不停地改变颜色。正如清代吴梅鼎所言:“瑰琦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紫砂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改变颜色。一把紫砂壶,只要你精心养育,它会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地变光、变色,最终变得“润如古玉、光可 鉴人”,给收藏者、使用者带来意外的惊喜。

正因为紫砂壶具有发味留香、抗馊防腐、变色韬光之三妙,清代的名流李渔,在《杂说》一文中才会写下这样的评语:“茗注(茶壶),莫妙于砂(没有比紫砂壶更奇妙的了)。壶之精者(最金贵的壶),莫过于 阳羡(今宜兴)。是人皆知矣。”宜兴紫砂壶的图片从审美的角度看,宜兴紫砂壶是养眼养心的艺术品。

宜兴的紫砂陶艺,产生于宋代,成熟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较之于其他的手工技艺,紫砂陶艺最鲜明的特征是:它采用一种稀有的、神奇的泥料,不借助任何模具,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徒手创制茶具。这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催生的结果必然是:每一把壶都 是独一无二的。

大量的文史资料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如苏东坡、郑板桥、李笠翁、董其昌等,都是爱茶之人。许许多多的达官政要,如乾隆皇帝弘历、 两江总督张之洞、民国主席林森、考试院长于右任等,也都是爱壶之人。

要说当代的爱壶之人,那可就没法说了。我只能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为什么许多人都爱宜兴紫砂壶呢?

我的体会是: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性情可以得到陶冶,人品可以得到修炼。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精神可以得到升华、心灵可以得到抚慰。紫砂壶 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可以将你喜欢的诗句、书法、绘画、印章附作在上面。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壶,可以给你的心灵以慰藉。

⋈养壶之事,也能玩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况味——养壶如养性,贵在养心

陈壶掌柜: 微信941741

陈壶,一个亲民紫砂品牌,精选天然原矿,坚持手工制作!主攻中小品实用圆壶,品质过硬,价格厚道。

最新文章

1宝山红降坡任瓢壶

2全手工秦权壶

3全手工寒江壶

4实用美观的繁花壶

5陈壶标杆作品—牛盖莲子壶

随机文章

1【陈壶视频】景舟石瓢壶的来历

2紫砂陶刻的题材和发展历史

3史上最贵的10把紫砂壶!(2016年整理)

4紫砂行业的代工壶现象(转)

5收藏紫砂壶要有注意力有耐心

热门话题

买壶 买家秀 仿古壶 何道洪 全手工 养壶 名家紫砂壶 子冶石瓢 宜兴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壶 底槽清 收藏紫砂壶 方壶 时大彬 曼生十八式 朱泥 朱泥壶 段泥 汪寅仙 清水泥 潘壶 玩壶 石瓢 石瓢壶 紫泥 紫砂 紫砂壶 紫砂壶价格 紫砂壶收藏 紫砂收藏 紫砂文化 紫砂泥 紫砂泥料 紫砂艺术 紫砂茶宠 紫砂陶刻 蒋蓉 西施壶 选壶 陈曼生 陈鸣远 降坡泥 陶刻 顾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