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紫砂器是指手工操作和用原始的材料(不经化合物化合,更不能用添加剂来拼凑)制作完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定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是传统的文化和独到的手工艺,壶友爱好者他所喜欢的也是我国的传统国粹。
紫砂壶作为一种喝茶的用具集鉴赏与实用为一体,修生养性、陶冶情操,这是一种壶友们的境界。宜兴,作为紫砂壶的发源地,紫砂的代名词,应当当仁不让。
近期专家们不断的解释紫砂壶材料有没有毒的问题、化工壶的问题。其中一些观点 “人们提到紫砂,都想到宜兴的紫砂,宜兴的紫砂是由历史形成的,宜兴有它独特的原料和独特的工艺。这两种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独特性能的宜兴紫砂。”这是对的。
“科学发展到现在,可以通过不同原料的调配,完全可以实现和传统意义上的紫砂原料工艺性能完全一致。制作过程当中,由于工艺、手法不一样,或者调配原料某些方面的偏差,最后做出来的紫砂只能说是品质有高低,但是没有真假之分。” 这样的阐述,准确吗?
如从科学的角度上讲,紫砂用现在的科学办法,完全可以用其他地方的材料来进行制造。但是壶友们就不明白了,传统的紫砂器是具有独特性能的紫砂泥来制作的,紫砂内部的化学结构本身就与瓷器有区别,它的烧结温度和晶像结构本身就不同,更不要说原始材料的来源地不同而不同了。
如果完全可以用其他地方的材料来进行制造成为现实的话,那不和人造玻璃、人造水晶、人造大理石、人造牛皮一样了吗?为什么缅甸翠玉还要分A货和B货呢?就是因为为了美观有添加的成分在里面。
我就不相信哪一个大师敢承认壶友们花费几千、几万买的紫砂壶是你用其他地方陶土材料化合成紫砂做的?壶友们可不愿意收藏博物馆里的仿制品哟。更不能误导壶商们用外地的陶土加一些其他的材料来冒充宜兴紫砂。
现在市面上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器,作为实用品应该完全可以满足一般人喝茶的需要,骨瓷茶具、博山茶具、邯郸茶具在市面上仅是一种工艺实用器而已。
而如果按照现在专家们所说,全国各地都产紫砂原料,并且添加一些人们喜欢的颜色材料在里面,那和工艺品有什么区别,做出来的各式各样的玻璃杯、陶瓷茶具比紫砂壶更华丽、好看,这能说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品位吗?长此以往可能文化遗产就要流失了。
我认为,现在的大师们应该承担国粹的传承和普及的义务,敢称为原始紫砂材料,宜兴要做出非我莫属的气概来。无论是本位的宜兴人还是外地的陶瓷专家们。在解疑回答紫砂问题的时候不要忘记宜兴由陶土源、紫砂原料的一种独特性形成的带有地域性的传统文化。
要知道壶友们喜欢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紫砂器,用其喝茶,观其养性,惜壶如玉。尤其是紫砂使用久而久之表面产生的变化神秘感和美感。现在紫砂器市场模具大量使用,如果再有化合的紫砂材料横行的现象出现,宜兴这一个紫砂的代名词将怎么办?到那时,宜兴不等于紫砂、紫砂不等于宜兴,那就真的愧对几百年紫砂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