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进入新历史时期30多年来,茶文化的复苏与城乡茶馆的无处不在,紫砂壶这种原本只作为茶具的身份竟然急剧飙升。上世界80年代前期,一把名家壶换一座小洋房的事煽动着收藏者们发家致富的愿望。这也大大地促进了原本凋零的紫砂工艺生产,扩大了从业者的队伍,带动了相应的许多“卫星”式行业。
紫砂壶的市场及收藏队伍遍布全国。但至今对于紫砂壶识别还是很模糊的。
从其发展来看,一是觉得既好玩又实用,有了圆的要方的,有了光货要花货;
二是看底章,讲名头,这给许多二道贩子及大批仿制者有可乘之机,造个名家的假印章太方便了;
三是讲功能,壶的盖口、出水一一衡量比较起来;
四是看泥料的真伪,因为一段时期风传宜兴丁蜀镇封矿了,许多人就像家中快断粮一样赶快去买,这使得不是由真正紫砂矿泥,而是由普通石粉加化工色剂的“化工泥”大肆猖獗使紫砂壶从“魔壶”转到“化工壶”;
五是讲究看职称,殊不知证出多门,要得到一个职称的渠道太多,有些连根本不会做壶的二道贩子也变成“大师”了。
国家级的紫砂工艺大师徐秀棠说:“大师的作品就一定是大师级的吗?”言下之意是有些“大师”做不出好作品。确实,就算是名画家的作品也不乏泛泛之笔的应酬之作,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顾景舟先生曾说壶要精气神三者统一。但他不知道自他以后,在紫砂壶制作上有那么多的技法令市场鱼龙混杂。这3个字前还要加上一个前提:泥。真正紫砂优质矿泥是一把茶壶的基础,合茶、发香、实用、把玩、养变全靠它。
紫砂矿泥中有各种泥,颜色上的“五色土”,色与质不仅在地下深度上各不相同,烧制时温度不同也会让泥色产生不同变化。同一种泥温度低一点可能是土黄色,高一点就是深紫色。泥的个性不同,一般收缩率是10%,有的泥收缩23%左右。
烧制前后不仅色差大小与烧成后大小不同,在实用冲泡中色相的变化程度(俗称养壶)和变化速度也不一样。优质的紫砂清水泥一周就变润,劣质紫砂一年也不动声色。
因为泥的重要,眼下有的人就在调砂技法上做泥的文章。所谓“调砂”就是在矿泥中拼进不同粗细、不同色泽、程度多少的耐火砂或相关砂子。调砂的茶壶透气性好,但是有人在这方面取出许许多多调砂泥的新的名目,把本来简朴的紫砂茶壶弄得愈发复杂化了。爱壶、赏壶、玩壶、藏壶的要理智一些,陈壶建议如下:
一、先确认壶式,你钟情的式样大小,先挑出来;
二、看泥料;
三、看做工,包括刻在壶表的装饰字画是否有共鸣;
四、看实用要求,检查壶盖、流口、手感,装水后倒一下看是否禁水,这是最重要的。
最后把名章、职称什么的当一种参考,更不要轻信什么证书之类,因为它们对壶的实用本身没什么内在关系。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只要你喜欢就好。因为收藏是个集而散,散而集的过程,最高境界是收藏心态。
爱好紫砂壶,摆正心态很重要——收藏紫砂壶要有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