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宜兴的紫砂壶历史悠久,据有史可查的记载来看,始自北宋,盛行于明清,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无数陶工匠人在时间长河里为之默默奉献,使其制作工艺愈发精湛。进而赢得众多文人墨客的青睐,从而名扬四海,方寸壶中蕴具的文化艺术内涵也更为丰富,成为实用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紫砂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五大艺术体系,因此我们欣赏紫砂壶,也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泥料:紫砂艺人对于泥料的采矿,筛选以及练泥,在明代时大彬等紫砂大家就已经对宜兴地区所产的特殊泥土形成了独特的处理方法,并且对各种紫砂泥土的调配、烧成温度及各种细微变化和呈色有着系统而科学的经验积累。
成型:从粗陶中诞生的紫砂壶,运用了独特的拍打成型和镶接成型的方法,这种工艺是对紫砂泥特性的挖掘,大约在明代中晚期,制作紫砂壶的工具已经十分完备,与现代工具基本一致。而紫砂手工艺中的拍打,哑光以及啄壶嘴、把等工艺也已经十分娴熟,充分表现了陶瓷艺术的手工制作魅力。
烧制:古代紫砂壶一般都由龙窑烧成,现代经过技术改良,基本都采用液化气窑烧制,窑内用白色石棉以及保温砖进行保温,并有专门的温度仪表来测定温度,紫砂壶在入窑烧制九到十个小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降温便可以开窑,但要注意温差,如果壶体温度过高,开窑时突然遇冷,骤然激变会使壶体开裂,要严格把握;此外,在烧成时还要区别氧化气氛与还原气氛,不同的气氛会影响壶的呈色,所以说烧制工艺十分重要,只有各方面都精确把控,才能使各种泥料的壶具得到最完美的呈现。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是艺术体系,泥料、成型、烧制这些与艺术性有什么关系?
我要说,有关系,而且关系重大,因为这三点是紫砂壶艺术性体现的基石,紫砂壶之艺术美,在于其紫砂泥料的质感之美、在于其成型工艺的流畅之美、在于其烧成火候的恰到好处之美。
造型:紫砂壶在造型上可谓千变万化,但其中又是有规律可循的。按照造型分类紫砂壶可分为光货、花货、筋囊货,而按不同的形态特征,又可以分为圆器、方器、素器等几类。
装饰:宜兴紫砂壶原则上主要是充分利用紫砂泥料固有的肌理质感,造型和泥色的变化特点表现其装饰效果。紫砂壶往往在成型过程中同时完成装饰工艺,如线条的装饰以及造型上弧面反弧面的利用等。除了造型自体装饰外,还有印章款识,彩釉装饰,泥绘装饰和普遍使用的书画陶刻装饰等。装饰图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所负载的种种人生、历史、审美体验等,使紫砂壶的艺术体系形成了日益丰富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想要深刻理解紫砂壶的艺术之美,需要掌握一款壶的泥料、工艺、造型以及装饰各个方面,进而理解由这些工艺共同组成的紫砂壶所蕴具的丰富艺术内涵,再结合工艺师的艺术个性与风格,经过旷日持久与紫砂壶朝夕相处形成的精神共鸣,才能获得最为真切的体会。
⋈具体到一把壶上,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六个角度欣赏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