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资讯平台1月4日讯:去年5月,中国嘉德“紫砂春华——近现代紫砂臻品”拍卖会上,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制的《九头咏梅茶具》刷新了紫砂拍卖最高价格纪录。日前,记者走进宜兴丁蜀镇实地考察,发现可以用四个关键词形容紫砂人:仿古、创新、考职称、开网店。
丁蜀镇访壶 紫砂史仅600余年
冬至时节,阳光明媚,在宜兴日报记者王凌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中国紫砂文化的发祥地——宜兴丁蜀镇。这个江南小镇是古老的陶都,诸如宜兴紫砂博物馆、宜兴紫砂工艺总厂等均坐落于此地。
在上塘老街南端的宜兴紫砂博物馆,记者了解宜兴具有上千年制陶历史,均陶、彩陶、精陶、紫砂陶和青瓷号称宜兴陶瓷的“五朵金花”。博物馆讲解员方欣告诉记者,虽然宜兴拥有7000年的制陶历史,但最富盛名的紫砂出现在宋代之后,繁盛于明清,仅600余年的历史。由于兼具实用性,再加上文人墨客追捧,如今宜兴紫砂脱颖而出,一枝独秀。除古代陶瓷展示、名家紫砂展示,宜兴紫砂博物馆还有专门的紫砂泥料展厅,以图片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呈现不同原矿石和烧成品之间的区别。博物馆讲解员方欣告诉记者:“紫砂陶土产于宜兴市丁蜀镇附近的山丘中。开采紫砂矿料,需要把深井打入矿脉,将紫砂矿料开采出来,但是紫砂矿料的分拣比率很小,仅为千分之一或千分之二,其余大多是用于烧制日用陶器的甲泥矿。”
离开博物馆,记者来到通蜀路,这条路上汇集毛国强、鲍志强、徐秀棠等紫砂大师的工作室。宜兴日报记者王凌钰说,徐秀棠的长乐弘陶庄具有老丁蜀镇的味道:穿过白墙青瓦、绿水环衬的院门,走进30亩的私家花园,小水塘边是倒扣成山墙的陶缸,以陶缸为墙的老式房屋沐浴夕阳余晖,古朴而有趣。
用丁蜀人的话说,从前宜兴紫砂壶也不贵,商人挑着箩筐出售,几元钱一把壶。究竟何时开始,紫砂壶在茶人眼中成至宝?记者带着疑问来到紫砂工艺厂。壶为手工制 传承中有创新
翟喈,是宜兴紫砂工艺厂副厂长翟秀林之子。翟喈向记者娓娓道来:“父亲1987年入厂,当时我7岁,周日,我就到厂里玩泥巴。在宜兴,传统紫砂壶工艺都是代代相传。”翟喈认为,最近10到15年紫砂是第二轮兴盛时期,而未来,紫砂市场也将保持波浪形发展趋势。
工艺美术师范国勤的工作室位于紫砂工艺厂3楼110室,记者踏入其中,夫妻二人热情地用紫砂壶沏上宜红,妻子周丽萍说,这是一种本地产的红茶,味虽无滇红的蜜香或岩茶的肉桂味,却自有一种红茶的本香。
范国勤从书架上取下佛山石湾陶的书籍告诉记者,他曾多次到访佛山进行艺术交流。他认为诸如石湾陶等艺术品具有观赏性,但不是不可或缺或无可替代的生活用品。紫砂壶之所以成为茶人至宝,是因为其实用性。这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透气性强。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除实用性,紫砂壶手工制作,产量少,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在工作台上,范国勤向记者展示紫砂壶的制作流程。他先从袋子里取出一块长条形的泥料,用刀具切割之后,用一种叫“泥搭子”的工具拍打泥料,使其成为薄泥片。随后,再用一种叫“泥拍子”的工具继续拍打,将薄片拍打至均匀。“泥片最薄可以到1毫米,要求是均匀,因此手工拍打过程要很有耐心,手部用力全凭自己的感觉。”他说。
这仅仅是开始,制作一个紫砂壶除了拍打制作壶身,还要制作壶嘴、壶把,此外,还需要根据需要刻字、绘画,再送进炉火里烧制。“过程很艰辛!”范国勤说,“以前使用柴窑时成品率仅20%~30%,现在使用电窑烧制,成品率提高了,但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记者看到除了经典壶形,还不乏“鼠标”、“金字塔”等新壶形。范国勤笑言,前些年他以飞碟为原型创作紫砂壶作品《天外来客》,不但获得中国专利,还被马来西亚第一现代美术馆收藏。尝到甜头的范国勤认为,现在做壶人在传承古法之时,也必须意识到创新,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技艺保持生机。网络新营销 紫砂人开网店
在民间紫砂艺人薛建华看来,顾景舟这样的大师也是在仿老壶的同时融入一点创新和一点自我风格,最终成为大家。而顾景舟《九头咏梅茶具》创紫砂市场拍卖纪录也不出人意料,“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好东西总是稀缺的”他说。
薛建华今年57岁,一家三代都以紫砂为业。其父是紫砂一厂的泥料工人,他还特意保留和展示父亲喝茶的大紫砂壶。“以前,无论是我父亲还是顾景舟等都是工人,大家上班都是拎着专用大茶壶,到了茶馆一字排开加茶,不用杯,直接对嘴喝。”
在宜兴,除了取得初级、中级或者高级职称的紫砂人,还有许多像薛建华这样的老民间手艺人,虽然没有得到一纸证书,但是从小随家中长辈玩泥巴,十余岁入厂做壶,练就了丰富的经验和纯熟的手艺,自有一群“粉丝”。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认为,不要迷信大师:“大师是先有名作,再成大师。而不是你是大师,必然有名作。”薛建华认同徐秀棠的观点:“职称要考,但是最重要的是让好作品而不是证书说话。”薛建华的儿子薛国骥,像许多宜兴年轻人一样,开始欲逃离家族事业,“前几年,我在佛山一家照明企业工作,还到佛山总部学习了半个月。”不过,薛国骥最终还是回归紫砂产业,拿起泥巴做壶。
但是,“出走”的经历也不是没有用的。在丁蜀镇陶瓷商城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薛国骥为2015年1月20日进军天猫商城而准备的西施壶、石瓢壶……薛国骥告诉记者,目前,宜兴紫砂的网络最大营销商人是江西人,而非宜兴人。薛国骥认为,这家网店销量虽大,但是“明针功夫”不到位。所谓“明针功夫”是指用浸水的牛角片在成型生坯表面进行刮压处理的工艺,靠这道功夫才能让紫砂壶面达到高光泽度。
薛国骥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天猫入场费需15万元,商城销售提成5%,再加上广告和备货的费用,前期投入为200万元。虽然网络营销费用不少,但薛国骥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希望做紫砂壶中的‘小米’品牌!”
⋈了解丁蜀镇的更多——宜兴丁蜀镇古镇介绍、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