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市场分析和预判(将会越来越繁荣)

紫砂雅集、叙情、明志,百余年来,茶艺的气韵格调在满足文人墨客品茗雅趣之余,又将现当代紫砂创作推至文化,乃至紫砂市场的层面,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紫砂潮”,令它在曲折蜿蜒中一步步疯狂扭转。

拍场疯狂“走牛”

11月19日,北京东正2015秋季拍卖会上,一套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咖啡具,以9200万元高价成交,创造了中国紫砂壶拍卖的最高纪录。消息一出,引发圈内外热议。因竞拍者为影视明星杨子,网络上的传闻也多了一些娱乐的话题。

⋈延伸阅读——【揭秘】杨子:我为什么花9000万买下顾景舟紫砂壶

“紫砂壶市场的热度一直在持续,9200万元对投资大鳄来说,也许不是很大的开支,但是,当影视明星与紫砂壶联系起来,就多了一点味道。实际上,争论真伪是所有艺术品共同面临的问题,不是紫砂壶独有,所以,也无可厚非。”

江苏省宜兴陶瓷进出口有限公司总工艺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紫砂文化研究学者张明强表示,买家既然愿意花费9200万元高价竞拍,一定对这套作品比旁观者了解得更全面,研究得更透彻,应该是对其价值有一个较好的期待。

只不过对绝大多数紫砂艺人和收藏家而言,落槌的瞬间还是相当震撼,创造了有史以来顾景舟作品的价格之最。他将其称为“喜马拉雅山顶价”。

无疑,9200万元的高价对整个紫砂行业起到了一定提振作用。而从历年的拍卖情况也不难看出,现当代紫砂的行情一直在节节高升。1994年5月6日,一件顾景舟的优秀作品在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进出口部被香港藏家以74万港元竞价买走,创造了顾景舟紫砂壶的第一次高价。顾景舟紫砂壶从此,顾景舟及一批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工艺师的作品价格水涨船高。从2000年开始,香港、台北、北京等地的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先后出现了当代紫砂壶的身姿;2010年,紫砂专场诞生了顾景舟制作的第一件过千万元的紫砂壶;2014年春拍,顾景舟创作的九头咏梅茶具以2875万元成交。

⋈拍卖作品回顾——顾景舟九头咏梅茶具

2015年秋拍,恰逢顾景舟诞辰100周年,北京匡时推出“可以清心——紫砂及茶道具专场”,北京保利亦推出紫泥载道——文人紫砂专场……各大拍卖行对紫砂专场愈加重视。

紫砂壶市场一直处于上升的波段,特别是过去的三十年,紫砂文化开始了繁荣的局面,紫砂人才辈出,紫砂创意丰富,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艺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紫砂壶收藏热,现已发展到了紫砂艺术金融,包括紫砂信托、紫砂壶份额上市交易等形式多样的紫砂金融衍生品。紫砂艺术市场被广大爱好者的收藏热情烧得滚烫。而顾景舟创作的作品更是十年一个台阶,让紫砂壶市场一步一步走向“疯狂”。

“当前的紫砂壶市场可以说是顾景舟一枝独秀。而高价壶的创造,给从业者以信心和热情,对提高从业者的艺术抱负起到了鼓舞作用,让贫寒的紫砂壶从业者逐步迈向富有,让紫砂壶爱好者慢慢成为价值投资者。既繁荣了中国传统茶艺文化,也为爱好者提供了精湛的艺术珍品。”张明强表示。

浙江省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华夏紫砂博物馆馆长李长平也表示,不管近几年紫砂行情如何跌宕起伏,顾景舟的作品始终稳中有升,尤其是其精品代表作,价格可谓一路“走牛”。
紫砂图片火热中的微凉

现当代紫砂在拍场的火速升温,伴随着的却是传统市场的凉,似乎折射出近些年来紫砂市场的乱象。

“与传统的实体市场相比,拍卖市场确实火爆,实体销售却步入谷底,

原因之一是各地的传统经营者对紫砂艺术的认知需要进一步提高,创作紫砂壶需要文化修养,而经营紫砂壶同样应该研究紫砂艺术与行业生态;

二是这几年全国的茶城迅猛发展,几乎每家茶叶店都在出售紫砂壶,数量扩张得太猛,导致一些新商家觉得生意难做;

三是紫砂壶行业没有相应标准,市场信誉还没有较好地建立;

四是受到了网络销售的冲击,微商与昂贵的实体门店租金以及税费不同,销售成本相对低廉。”

⋈延伸阅读——紫砂网上销售对实体店的冲击

然而张明强也坦言,拍卖市场其实亦存在着某种“虚火”之势,比如拍场的火爆令一些从业者将自己的作品送进拍场,以体现其价值,造成自拍、自买,抬高价位的现象,而更高的价格与自身作品的艺术水准拉开了距离。收藏家应对此保持理性,跟风的爱好者也应慢慢学习,在韬光养晦中逐步锻炼自己的鉴赏能力。

至今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让大部分玩家难以对紫砂价值进行可靠判断,很多人开始过于重视紫砂艺人的“身份”和“头衔”,长此以往,令当代紫砂市场陷入了怪圈。

⋈陈壶也认为很奇怪——紫砂怪相——不看壶看职称
紫砂壶
“人们追求职称多半是从利益考量,可能并不知晓这是阻碍紫砂行业发展的一个因素。毕竟,消费者在对紫砂艺术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职称作为参考要素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可以判断作者的从业经历与年限,但职称有时却变成了障眼法。其实从业人员的技术职称并不等于紫砂壶的艺术价值,职称通过是技术、从业年限主观评价出来的,与客观的艺术水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张明强看来,紫砂壶的成型技术同木匠、玉匠一样,熟能生巧,紫砂行业进门容易,出道难,“99%的紫砂壶仅仅是一种泡茶工具,技术好的紫砂工人捏出的绝大部分是工艺品,与艺术品相距遥远。记住,我们买的是壶,不是壶底的名字,更不是买一张附在壶中被忽悠的证书。”

“大多数玩壶人可能并不懂其中的门道、知识和文化底蕴,彼时,职称就成为大家评判的依据,慢慢地也就形成了一个阶梯。从某种程度上看,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玩家需要警醒的是,即便拥有同等职称的人,作品水准也可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李长平表示,德艺双馨的紫砂艺人应该自律,不被眼前利益蒙蔽,令名声受损;卖家要兼顾效益和品德,树立良好的形象;紫砂爱好者则要在收藏之前规划好自身定位,不必追逐大名家,要量力而行,不盲目。

除了唯职称论的怪象,在市场的繁荣下,现当代紫砂也出现了代工壶、伪作等隐忧。“代工壶、伪作是中国所有艺术藏品的一个通病,不是紫砂壶独有,从另一个层面看,正是伪作仿品才使文玩市场具有独特的风景。试想,如果没有了伪作,广大藏家亦少了一种玩味,少了一种学习研究的价值,少了一种投资风险的游戏。

⋈跟你们讲讲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紫砂代工壶是怎么回事?

玩收藏与玩股票在有些地方是相通的,如果缺少风险,那钱还不如放在银行保险。”然而张明强也表示,这些毒瘤会随着紫砂整体市场的发展而被淘汰,这是自然规律。目前买家要做的,是找寻那些德艺双馨的作者,让代工者没有生存的空间,保证紫砂行业继续前行。
紫砂的图片波浪式健康前行

随着老一辈艺人作品的稀缺,现当代紫砂作品逐步受到市场认可。业内人士表示,紫砂壶市场的繁荣,实际上归功于当代紫砂艺术的繁荣,当前是紫砂艺术发展的最好时期,高素质、高知识结构群体的从业者加入到紫砂队伍中来,补充了新鲜血液,给它的前景带来了新的动力。

张明强表示,当代紫砂壶作品的收藏原则,主要看它是否为正宗纯正的黄龙山矿料、是否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制作、是否富于人文思想创作理念,造型是否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品位和趋势,还要考虑作者的人文品格,深入了解其人格修养。

“紫砂壶是手作之美,是艺术理念在壶上的具体反映,只有具备纯粹的原料、精湛的工艺、唯美的造型才是玩家追求收藏的方向。”

“买家要独具慧眼,挖掘其中的潜力股,注意作品水平,同时考虑师承关系和学院背景是否被市场接纳。另外,也要提高自身对紫砂泥料的悟性,遵从本心,不随波逐流。”李长平表示。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收藏爱好者队伍的扩大,优质紫砂壶将受到部分企业机构的追捧青睐,或为当前的紫砂市场带来新的契机。

⋈相关阅读推荐——紫砂壶收藏队伍不断壮大
紫砂壶的图片
“除文博单位以外,机构收藏基本上是机会主义,他们的出发点是赚取利润,与个人收藏有一定的区别。收藏是为了学习与研究,投资却是为了在转让过程中获得差价利润。”

张明强坦言,一个艺术门类,如果机构投资者逐渐增加,这件东西的价格就一定会疯涨,紫砂壶也一样,收藏个体不管多少,如果没有公司机构包装运作,价格也一定无法抬高。

总体而言,现当代紫砂市场已经很繁荣,只要收藏者理性、进一步深入紫砂生态、了解紫砂艺术的过程、深谙紫砂工艺、提高审美情趣,紫砂壶市场就一定会更加健康地发展下去,紫砂艺术也会创造崭新的未来。

“从整体环境来看,现当代紫砂市场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波浪式前进,这是比较健康的走势。”李长平表示,紫砂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优质的泥料会越发稀缺,紫砂艺人也在一步步塑造着自身潜力,所有的因素都会支撑着市场继续“走牛”。

⋈一年前也就是2015年,陈壶曾经写过一篇预测文章,大家看看对否——紫砂市场前景分析

陈壶掌柜: 微信941741

陈壶,一个亲民紫砂品牌,精选天然原矿,坚持手工制作!主攻中小品实用圆壶,品质过硬,价格厚道。

最新文章

1宝山红降坡任瓢壶

2全手工秦权壶

3全手工寒江壶

4实用美观的繁花壶

5陈壶标杆作品—牛盖莲子壶

随机文章

1鱼化龙壶由来_鱼化龙紫砂壶名家

2紫砂壶的本质就是一件茶具

3养壶没多少技术含量,却有这些注意事项

4曼生十八式_乳瓯壶

5紫砂扫盲问题(十个)

热门话题

买壶 买家秀 仿古壶 何道洪 全手工 养壶 名家紫砂壶 子冶石瓢 宜兴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壶 底槽清 收藏紫砂壶 方壶 时大彬 曼生十八式 朱泥 朱泥壶 段泥 汪寅仙 清水泥 潘壶 玩壶 石瓢 石瓢壶 紫泥 紫砂 紫砂壶 紫砂壶价格 紫砂壶收藏 紫砂收藏 紫砂文化 紫砂泥 紫砂泥料 紫砂艺术 紫砂茶宠 紫砂陶刻 蒋蓉 西施壶 选壶 陈曼生 陈鸣远 降坡泥 陶刻 顾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