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出生的胡寿信,已经有17年的紫砂收藏史了。1994年入伍之后,因为部队驻扎离宜兴较近,看了不少紫砂收藏杂志,算是在没玩紫砂之前就开始了研究。
1998年胡寿信逛摊时看到一溜儿紫砂新壶,普通的四五十,好一点的六十,于是他揣着“样子美放着把玩蛮好看”的心思收了几把。直到1999年一个偶然机会,胡寿信在路过妙果寺用缴电话费的钱收了一个造型别致的碗灯壶,正式踏入了紫砂收藏圈。
胡寿信说:“我一般只收老壶不收新壶,而且只收不卖。”他坦言,喜欢上老壶是一件轻松自然的事,也说不上个缘由。从最初单纯的喜欢到翻阅资料书籍自成专家,从买到假货吃亏到凭实物图片也有90%以上把握,爱好是越来越痴,越来越精了。现在一般的老壶胡寿信也不收了,凡他瞧得上眼的必是明末清初的高古壶、清中期的紫砂完整器或是民国期间名家制作、文人使用的紫砂壶。
近年来胡寿信也渐渐开始收新壶,不过只收不卖的原则还是雷打不动。他说,收藏品一旦流动了,就不一定能买得到。
目前胡寿信的老紫砂器藏品已达到600余件,对于自己的宝贝,胡寿信能细数每一件藏品的故事。时间跨越明、清、民国时期,其中包括时大彬、程寿珍、顾景舟、黄玉麟、陈光明等一大批古今名家的代表作。除了茗壶,还有40多种杂项品种,有花盆、杯、盘、碗、勺、水滴、胭脂盒、印泥盒、砚等,其中个别品种在已见藏器中属于仅见。
胡寿信原先收藏的紫砂藏品都摆放在家里,供自己和志同道合的壶迷们赏玩。随着藏品越来越多,家里渐渐摆放不下了,大都藏于盒中展示不出来。2009年胡寿信的一个杭州朋友的民办紫砂博物馆开馆,他前去参观之后,望着陈列在馆中的紫砂藏品,久久不能平静。
为了给收藏的精品安个家,同时也让壶迷们有一个喝茶聊天、交流经验的地方,也是让更多的人能欣赏紫砂收藏,胡寿信决定办一个紫砂博物馆。作为温州首家得到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批复的民办博物馆,醉壶楼紫砂博物馆比想象中走得要多些周折。胡寿信作为醉壶楼紫砂博物馆的馆主,将午休和周末都扑在了这。
因为以“醉壶楼”自称,再加之年纪轻,行内人称他为“小醉”。小醉小,名头不小,他是浙江省收藏协会紫砂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是宜兴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还是温州博物馆之友协会常务理事。不过最让胡寿信自豪的,还是那一声悠悠的“醉壶楼紫砂博物馆馆主”。
不管是2004年创办的中国壶迷论坛,还是2011年开放的醉壶楼紫砂博物馆,胡寿信的初衷都是为了弘扬和推广紫砂文化。不管是各地的壶迷,还是非收藏圈的普通市民,来醉壶楼走一趟,有悟,有得,也有舍。
更多壶友收藏故事——福建人郑飞的紫砂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