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叟文心_顾景舟往事回顾

深夜嗑茶磕书,有感于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的艺术历程和人格魅力,特搜集此篇文章分享与众壶友,让我们一起品读品读顾老先生生平三俩事及非凡的艺术成就吧。
原标题:壶叟文心(顾景舟往事)_达 黄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27日 12 版)husou11992年冬天,我和我的摄制组终于踏上了前往宜兴丁山的路途。此行是为拍摄一部紫砂的专题片《泥之灵》。虽已有整整一年时间的准备,其间也曾往返多次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梳理,但自己深知,这块神奇的五色土并不仅仅只有字面上的呈现。

二十多年过去,我依旧保存了当年珍贵的影像资料。从井下繁忙的原矿采集、炼泥、制壶一直到成品烧制,每个环节都深深地透露着这个古老的行业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然而宜兴紫砂有一个最最绕不过的话题——顾景舟。顾景舟的名字在紫砂业界早已十分响亮,若到丁山坊间走一趟还能听闻一些顾景舟年轻时的传闻轶事。可宜兴人更愿意以一个朴素的尊称称呼他——顾辅导。

最后一天的拍摄是在顾老的家中。顾老当时的居所位于龙溪公园湖畔的陶机新村十六号,是个约四百平方米的三层小别墅。进门就是百十平方米的院子,草木簇拥,假石和盆景都是细心打理,这是一个热爱自然的老人。初见顾老,这位貌不惊人的老人似乎有些不苟言笑。他带我们参观他的厅堂和书房。厅堂上一块浑然大气的匾额“陶匋斋”,是由韩美林先生题写,带有十足象形字的味道,顾老侧向我介绍说:你看中间的“匋”字,像不像个人在捶泥?多年后,我才有所理解,这应是顾老对紫砂艺术所怀揣的一颗真诚的初心。husou2采访拍摄在顾老的书房进行,架子上、桌子上堆满了紫砂的各种典籍、图录等。从上午持续到下午1点多,我被眼前的这位瘦老头子给震惊了,老爷子滔滔不绝,携带的录像带几乎用尽。从壶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壶的形神气态,顾老出口成章。他对紫砂壶的理解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讲到紫砂造型,他用“像很俊的小和尚”作比,这是我所参阅的文字资料中从未出现过的说法,鲜活而深刻。

顾老的言谈举止完全是老派文人的风范,这也源于他深厚的古文学养。顾景舟年少时念过几年私塾,但他喜欢学文人起雅号、刻闲章,给自己的工坊取名为“墨缘斋”,并将其刻成印章,一番意趣悄然流露。初出道时,顾景舟就将印款用在壶上,这看似无意之举也表明了他与众不同的文化姿态。其实,纵观顾景舟的壶上用印和艺名,都寄寓着他不同时期的心境与情怀。

“曼晞陶艺”是顾景舟学艺时所用的艺名印款。曼,为美;晞,将明未明之意。在踌躇满志的内心中,他的青春和抱负清新、明亮,又如此掷地有声。而此时的顾景舟壶艺初成、壶锋初露,二十多岁就已跻身名手之列了。

上世纪30年代,顾景舟被请去上海从事仿古做陶期间,用的是“武陵逸人”的印款。从“曼晞”到“武陵逸人”,以及之后所用的“荆山壶隐”等,匠心里所裹着的是一颗散淡而悠远的古风文心。也就在这个时期,在十里洋场的大都会,顾景舟开始潜心临古摹制,从明代的时大彬、供春到清代的陈鸣远、邵大亨、黄玉麟等,似乎历史总会出现这样不经意的巧遇和安排。顾景舟心仪古人,梳爬着传统,接受着影响,又斟酌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于是,在紫砂艺术的流派里,时大彬—邵大亨—顾景舟这一艺术脉络成为了一道耀眼的风景。husou3在上海,顾景舟结识了戴相明、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等一批书画篆刻大家。这些传统文化的精英们一见如故,酣畅淋漓地神游于艺术世界,切磋陶艺,合作的“石瓢五兄弟”传世至今。上世纪50年代,顾老结识中央工艺美院的高庄教授,两人一起切磋,相互敬重,并合作了后来声名远播的提壁茶具。这些都是顾景舟与文人交往的风雅见证。

从十七岁开始跟祖母学习制壶,顾景舟六十多年的陶艺生涯不自觉地将最美的工艺表现在了工具上。顾景舟一生信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工艺准则,他亲手制作的几千件工具,就是为了应对那些千变万化的紫砂壶造型。做一把掇只壶,顾景舟需要一百二十多件工具,这些工具只用来做掇只壶,如果换一种壶,那又是另一批工具。而在他的家中,大到橱柜、书柜,小到榔头、毛线针,都是顾景舟亲手打磨,这种对精细和精准的追求已经融进了他的日常生活。所以,顾辅导在带徒弟时,先教如何做制壶工具,工具得心应手了再开始做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也是完成了一副精致的“矩车”而成为顾景舟的入室大弟子。

“工艺美术应该是给人精神的享受。”顾老突然停下了采访,他细心地问我,累不累?我蹲在地上,浑然不知自己已满头大汗。当年顾老的那句关照,记忆犹新,他似乎并不像他的弟子们所说的那样“不近人情”。或许只有真正接受了顾辅导的指导才知道什么是“严格和不近人情”。学生扫地,顾景舟要求洒了水扫地,由里向外,扫地就像做壶一样,从细枝末节里一点点地润过来,光过去。这在打磨紫砂壶中得到了印证,“起头轻,中间重,回头轻”,就跟扫地一样。顾景舟要学生捶三天的泥,为的是锻炼正确的姿势和用力方向。做壶中最为传统的打泥片工序,几分力气,几次拍打,顾景舟都有严格的考究和量化。这些量化是顾景舟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husou4“啜墨看茶”,是顾景舟带艺徒后所用艺名印款,简单四字饱含着一代宗师对下一代艺徒的殷切期望和苦口婆心。拍摄期间,顾景舟的徒弟吴群祥在场陪同,采访间隙,仍见他翻着紫砂典籍上的经典作品,循循善诱地对吴群祥讲解着什么。多年后,听吴群祥先生谈起当年顾老的“逸事”,十分感慨。一些看似严苛的要求,对细枝末节的锻造,其实正是顾景舟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最好诠释。

“智欲其圆,行欲其方”,顾老对于传统的恪守和严谨的作风令人感动。在顾老诞辰九十周年时,我有幸拜访顾老生前好友冯其庸先生。冯老回忆顾老不禁落泪,“每当做成一把壶,常常要看上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顾老做壶有句格言:近看远望旁观直瞧细斟酌,上下左右内外高低慎操作。这句极为工整的对仗折射的是顾老做壶精益求精的艺术境界,圆转自如,流畅自然,不造作。无论是工具的制作,还是技艺的传授,专注的态度,追求的是极致和精准的工艺,顾景舟的一生都在恪守着这份崇高的工匠精神。

顾老的院子里有整个丁山地区最美的荷花缸,这是他生前的一大爱物。荷花好看,但极难伺候,隔年要翻缸,而翻缸不是一般人会弄的,每年翻缸都是顾老指挥人操办。春插月季、夏种莲藕、秋栽菊花,这百十平方米的院子成了一个文人内心的净土,供养着一方性情。正如那方印款“得一日闲为我福”,是自在天成似的文心使然。

岁月流转,在巨匠留下的痕迹里我们辨识着一位传统士大夫的雍容气质,也看见了一位遵从内心,举重若轻、从容不迫的“壶叟”。

当今紫砂拍卖市场最受追捧的——顾景舟紫砂壶成交记录

陈壶掌柜: 微信941741

陈壶,一个亲民紫砂品牌,精选天然原矿,坚持手工制作!主攻中小品实用圆壶,品质过硬,价格厚道。

最新文章

1标杆小子冶石瓢-宝山纯红降坡泥

2让人眼前一亮的海棠汉瓦壶

3陈壶宝藏—青段平盖石瓢

4紫砂原矿料与烧成试片 图片对比

5小红泥 龙蛋壶

随机文章

1爱紫砂的原因

2紫砂壶的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

3紫砂方器的四点制作要求

4紫砂本色随和,能屈能伸。

5标准双线竹鼓紫砂壶(停产)

热门话题

买壶 买家秀 仿古壶 何道洪 全手工 养壶 名家紫砂壶 子冶石瓢 宜兴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壶 底槽清 收藏紫砂壶 方壶 时大彬 曼生十八式 朱泥 朱泥壶 段泥 汪寅仙 清水泥 潘壶 玩壶 石瓢 石瓢壶 紫泥 紫砂 紫砂壶 紫砂壶价格 紫砂壶收藏 紫砂收藏 紫砂文化 紫砂泥 紫砂泥料 紫砂艺术 紫砂茶宠 紫砂陶刻 蒋蓉 西施壶 选壶 陈曼生 陈鸣远 降坡泥 陶刻 顾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