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生壶是紫砂壶式的一种,最初由清代陈鸣远(曼生)与杨彭年兄妹等一批紫砂艺人合作,设计创作了紫砂款型“曼生十八式”,将紫砂壶带入了继时大彬以来的又一高峰,在紫砂壶造型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曼生壶的取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化、多路数。曼生十八式,取材范围广泛,大致有取几何形的如《汲直》、《六方》、《圆珠》等;取自然现象的如《却月》、《饮虹》、《横云》等;取植物形态的如《匏壶》、《葫芦》等;取实用器物的如《钿盒》、《井栏》、《笠形》等;取仿古器(青铜器、陶瓷、玉器等)的如《石铫》、《百衲》、《乳鼎》等。
这些新的款式的出现,一改从前紫砂壶造型因循守旧、无甚新意的局面,使紫砂壶造型向简洁明快、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为后人在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上提供了诸多启迪。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是“多路思考”。
“多路思考”(也叫“多路思维”)这个概念属于教育学范畴,但是我认为用在紫砂创作上也极为妥帖。多路思考是指对—个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朝着各种可能解决的方向,去扩散性思考该问题各种正确答案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逻辑起点、不同思维程序考察客观事物,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整体认识。多路思考需要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综合社会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思考的主体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认真学习,拓宽知识面,要敢于冲破陈规的束缚,进行创造性思维。陈曼生可谓是自觉地运用“多路思考”进行紫砂创作的典范。我们或许可以从《曼生石瓢》的来历中学到这样一种方法。传说,陈曼生在做官之余,经常微服漫游于市井中,喜欢淘选古物,加以收藏。一日,他在街角遇见一个乞丐,前置一石器。曼生观看此石器许久,只见这件器形状独特,似瓜非瓜,虽显陈旧,却难掩其典雅古朴的面貌。观看它的底端,竟有“元人邵氏定制瓢器”字样,曼生不禁大喜过望,立马取出纹银二两购买下来。
曼生得了这件东西如获至宝,依这个造型制壶的心情油然而生。于是以石器为原型绘壶再加上壶盖、壶嘴以配之,起名日“石瓢”。并在壶身铭文:“不肥而坚是以永年”。这是《石瓢壶》的来历,也是紫砂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陈曼生对于紫砂壶创作的那种持久的热情和善于发现的眼光。
日常器物经过无数制作者的改良,本身就具有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感,只是由于我们太过熟悉而往往忽视了它们的美。而优秀的艺术家,要有重新看待一切事物的眼光,并且用作品引导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平时熟悉的事物,在一种“陌生化”的角度下重新认识、感受事物,体验新的审美。《石瓢》、《井栏》等便是这样的作品。
紫砂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在造型上吸收了陶瓷、玉器、青铜器等的精华,又在壶体装饰上融入了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因此,在紫砂壶造型设计上,我们可以运用多路思维来进行发散性创作,而且可以综合、巧妙地运用各种元素来表达主题。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我们紫砂创作的灵感之源。因此熟悉文化、掌故对于紫砂创作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个优秀的紫砂创作者,必定是能够从文化土壤中汲取灵感来丰富自己创作的“有心人”。各种文化都可以融入到紫砂创作中来,比如上文所说的“军事文化”。此外还有佛教文化、道家文化等等。我国的文化史中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名人轶闻趣事,这些都可以运用到造型的设计中。从历史典故出发来进行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不仅丰富了造型的题材,更是增加了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做到了造型设计上的形式到内涵的高度、有机统一。
此外,民问俗语和谐音象征也为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紫砂壶向来被认为是一种民间艺术,一方面是因为它扎根于民间,并非像瓷器那样有“官窑”“民窑”之分,另一方面还因为它所表达的往往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主题,传达着吉祥如意的祝福。所以紫砂壶常用“龙”、“凤”、“如意”等元素进行创作,都是为了表达祥瑞之意。
“多路思考”可以说是曼生紫砂壶造型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启发,紫砂工作者可以对曼生壶造型进行学习、借鉴和发展、改良,但更多地是要学习曼生对紫砂壶造型设计上所做的创新手法,和他敢于打破常规不落窠臼的开拓精神。金古珍藏提醒,同时应该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文化元素来提升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在形式和内涵上都赋予紫砂壶以生命,让紫砂壶可看、可用、可读。
让我们一起回顾紫砂历史上的这段往事——陈曼生和杨彭年合作曼生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