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物华天宝,人文厚重,自唐开漳建县以来,出现过许多珍宝,但在这1300多年的历史中,能流传下来且保存完好的并不多。这当中,珍藏于漳浦县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明万历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墓的时大彬鼎足盖圆壶,绝对可以算是漳浦县的镇县之宝。
说起这镇县之宝的面世,缘起于一起盗墓案,1987年7月初,七个盗墓者趁夜潜到漳浦县盘陀镇汤坑村庙埔自然村村前的犀丘山南坡上,对明万历间户、工二部待郎卢维祯墓进行盗掘。后被村民发现,等到盗墓者炸开了一个小洞了,村民们打着手电,围到现场,驱走盗墓者。随后当地派出所介入并上报了县政府。
七月八日,县委县政府马上组织文化、公安部门立即赶到现场。在清理中,在封土与墓碑之间前出土了一盒墓志,包括了花岗石的志石,志盖三片。志文1588字,刻字均描以朱砂。志文由万历间兵部尚书戴曜撰,记载了卢维祯的生平。当时考古人员摸黑将棺木扛下山,存放于旧县衙内,第三天才在严格的保护下,进行启棺清理。启棺后,履盖着尸布的尸体形状依然,但揭开丝织品后,发现已完全腐朽,由于入葬时灌过水银的缘故,骨骸呈现黑色。依次从棺室中清理出菱形珠六仔十三档木算盘,木戥秤,卢维祯印等。当然最重要的是从墓主头部左侧取出的用蓝布包着的“时大彬制”款鼎足式紫砂圆壶,这也使得这一珍宝在沉睡了近五百年之后再次在漳浦重见天日。
这件鼎足盖圆壶高9.2厘米,盖高3.4厘米,通高11.0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1.0厘米,底径7.5厘米,壶通体呈粟红色,略带黄,布满梨皮状白斑点,丰肩,鼓腹,曲流,流口高于口约0.1厘米,流中圆孔,柄体圆,上始于肩部,高过口约0.1厘米,下终于腹部,口盖与口沿等大,盖顶弧而略平,四周弧收,上倒一鼎形足,足方扁,外呈弧直外撇,内呈两个连弧,足厚0.35厘米,高2.5厘米,器底刻“时大彬制”四个楷书款识,单行竖排,为单刀阴刻,该壶在出土时,壶内装满茶叶,盖沿内侧已有轻度磨损,当为墓主生前使用过的。
从造型上看,该壶体态丰盈,造型规则,其中腹径与通高,底径与口径均相等,而在一个倒置的鼎足,则使静止的,稍嫌呆板的壶身,显出了生动,露出了灵气,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质地上看,陶质较粗,杂有浅黄色颗粒,表面虽经打磨,还现出石榴皮状,从工艺上看,采用手制、捶片、包身筒成形、流,执采用钻孔塞泥法连接,题款系在胎土将干未干时用竹刀单刀刻出,起笔轻,落笔重,书法采用楷书,内容简洁,不加年号、印章、堂名、诗词之类。
据墓中所出明两广总督兵部尚书戴曜所撰的墓志,墓主卢维祯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43年)隆庆二年(1568年)二十五岁进士,授太常博士,“已丑(1589年)进太仆寺改光禄寺卿”,“寻会推大理卿”,已补户部左侍郎代督仓场,厘奸别酌济虚,所派拨京通二仓运转使,三会忌者有所吹求”。“公引咎乞归”。墓志上还说他“方期大用,而赋归田”,“未展其才,而年未竞志也”。由此推算,卢氏归隐,似应不迟于五十岁,亦则万历二十年前后退休回乡。
墓志上又说他归隐后,“长安贵人绝不相闻”可以知道卢维祯弃官后,未再北上,惟与原南京工部尚书朱天球等结社于梁山,因此,卢氏的紫砂壶不是为官期间所得,就是归休途中经江浙一带得到的,壶在出土时盖沿已有轻度磨损,也证明墓主生前曾长期使用过。推测卢维祯于万历二十年前购得此壶时,时大彬尚在世,极可能正是时氏创作的高峰时期。
时大彬,号少山,明代万历、崇祯间(1573-1644)人,时鹏之子,制壶技艺,由其父传。与李仲芳、徐友泉并称明代制壶三大妙手,大彬起初善用各色陶土,或在陶土中掺杂砂缸土、碎瓦片,有“沙粗质古肌理匀”之赞语。 大彬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陈继儒、王时敏等品茶试茶之论,改作小壶。技术上他改进了泥片拍打、镶接之法,他制壶极认真,稍不满意,就敲碎弃之,有时十不得一,都不满意,就一只不留。制壶特点,是紫泥中带有白点,而壶盖一经合上,随手拈盖提起,壶身不坠。作品朴雅坚致,后人称为“时壶”,作品蔚为大观,被推崇为壶艺正宗,他的门下弟子多为当时名手。
目前,全国各地出土的有报道的较可信的时大彬款紫砂壶还有江苏江阴市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曹氏墓出土六方壶,无锡县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华氏墓出三足壶。卢维祯死于万历三十八年,为1610年,所以,漳浦出土的这件“时大彬制”款鼎足盖圆壶的入葬年代最早,是迄今发现的具有作者刻款和明确纪年的第三件明代著名工匠的的作品,而且入葬年代最早,又是由文化部门抢救性发掘清理出来的,资料丰富,墓主官至侍郎,身份最高,尤为可信。
此外,这件时大彬制的圆壶中,出土时壶中还装满了茶叶。这批万历三十八年的茶叶,也成了世界上已知绝对年代最早的茶叶了。也有识者进一步研究指出,这些茶叶很可能是明代的一种炒青绿茶,茶树品种是武夷变种。(据原漳浦县博物馆馆长王文径文章整理)
时大彬是继供春后,紫砂壶艺史上知名度最大、影响力最深的一位壶艺大家
一起来了解——时大彬的艺术成就和对紫砂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