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始于宋,盛于明清,既是实用的饮茶器皿,又是具有鉴赏价值的艺术品。她素面素心的品质,与清新雅致的茶艺相得益彰,历来为文人雅士引为知己。工作之暇,三五知己相聚,清茶一杯,紫砂几具,品饮把玩,消愁涤烦,心静神清。
翻开紫砂陶的历史,历代紫砂艺人如银河上的繁星,闪烁着光芒。陈壶从中选出十颗最明亮的星,介绍给读者。虽然只是十位紫砂名家,但足以全面反映紫砂历史的风貌,并足以让我们领略紫砂陶的魅力。
让我们进入这个朴素而瑰丽的世界吧……
一代宗师——时大彬
紫砂陶创始于宋代,发展到明代时因供春的杰出技艺而为世人所知。随着明末中国江南地区商业经济的发展,中国手工业达到一个空前繁荣的程度,紫砂陶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不单制作工艺趋于完善,同时出现了一批能工巧匠。
如被誉为“四大名家”的董翰、赵梁、元畅和时鹏,以及后来的时大彬、陈仲美、陈用卿、徐友泉等名家。他们创造了中国紫砂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而时大彬则是这个高峰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时大彬,号少山,出身紫砂世家,是“明四家”时鹏之子。学艺之初,以仿供春为主,所制多为大壶。在游历娄东时期,与名士陈继儒等人往来甚密。
因为明代饮茶方法的改变,及文人对闲适生活方式的追求,对茶艺及茶具的要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认为“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而且“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几案上摆一把制作精美的紫砂壶,书画之余远赏近玩,使人产生“闲远之思”。
时大彬常闻陈继儒等文人品茶施茶之论,遂根据文人的品味及其对茶具的具体要求,改作小壶,以满足文人把玩欣赏的雅兴。这一改变立即赢得文人雅士的赞许,时大彬也终成一代名师。其作品“如名窑宝刀”,“妙不可思”,“大为时人宝惜”,“几与黄金同价”。
时大彬的成就与这些赞美很匹配,紫砂陶经过时大彬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独特的技艺,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他放弃了供春时代使用模具帮助成型的方法,改用打身筒和镶身筒的方法成型。这种成型方法,依靠紫砂艺人精湛的技能,充分发挥紫砂原料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使紫砂造型艺术远超其他陶瓷工艺,达到近乎完美的地步。
时大彬讲究紫砂泥料的炼制和选配,注重烧成后紫砂陶表面的效果,甚至在细泥中掺入粗砂,烧成后茶壶表面珠粒隐隐,好像带皱纹的丝绸,显得朴雅坚致,成为时大彬壶突出的特征。
正因其名贵,其壶生前即被人摹仿,后代仿制求利者更是层出不穷,有些仿制水平相当高超。尤其是民国时期的上海,紫砂商贾巨资网罗了当时宜兴最有声望的紫砂艺人,仿制或臆造古代名人名作,水平之高、数量之巨,前所未有,时大彬正是被仿制的主要对象。那些仿制品早已散布各地,甚至被博物馆和收藏家作为珍品精心收藏,给紫砂界留下了许多疑案。
⋈延伸阅读——都来看看,时大彬紫砂壶真品长啥样?
1984年,江苏省无锡华师伊夫妇合葬墓出土了一件如意纹盖三足壶,壶身光素,盖上饰以几片如意纹,三足底。造型朴拙雅致,气韵淡远。壶呈淡赭色,表面布满微凸小颗粒,呈梨皮状,柄下刻“大彬”楷书款。1987年福建省漳浦县出土的鼎盖壶,素身,三足盖颇为别致。壶呈褐红色,表面布满梨皮状小颗粒,底刻“时大彬制”四字楷书。
这两把壶可以作为鉴定时大彬紫砂壶的标准器,其时代特征非常明显:造型朴雅,气韵淡远;使用含粗砂的原料,表面呈梨皮状;壶款用刀直接刻出,刚健有力,干净利落;此外,不使用印章,也是时大彬壶的特征。
清初第一高手——陈鸣远
明清更替,纷乱的战争结束了,社会重新稳定,经济开始复苏,紫砂工艺也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在工艺、造型、铭刻、堆塑及配色等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度。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陈鸣远,他上承明代精粹,下开清代格局。
清康熙二十五年所修《宜兴邑志》,便将尚在壮年的陈鸣远破例录入。清代诗人汪文柏赞曰:“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可见,在当时,陈鸣远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荣誉。
陈鸣远,名远,清初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6年)人,相传其父是明代著名紫砂艺人陈子畦。陈鸣远技艺精湛,雕镂兼长,是紫砂史上技艺最为全面而精熟的大师。其无穷的创造力为紫砂工艺开拓了宽广的发展道路,其成就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壶形设计上,陈鸣远跳出明代几何器形和筋纹器形的局限,模拟自然形态塑成壶身。自然界的花草鱼虫,均可以入壶,在造型上加以取合并适当夸张,作品生动活泼,富于美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对生活的再创造,开创后代“花货”先河。传世作品有天鸡壶、南瓜壶、包袱壶、束柴三友壶等,均是赏心悦目之作。
第二、陈鸣远扩大了紫砂陶的艺术品类。除壶、杯、瓶、盒之外,他还设计制作了许多文房摆件,如笔筒、笔架、水盂、鼎、爵等,不下数十种。造型别致,精巧可人,既是实用的文房用具,又是玲珑的艺术作品。此外,他还利用紫砂材料独特的质地和颜色,创作了藕、荸荠、蘑菇、胡桃、花生、板栗、菱角、扁豆等仿真果品,栩栩如生,几可乱真。
第三、陈鸣远与文人的密切交往与合作,给紫砂作品带来优雅的文化内涵。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载:“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常至海盐馆张之涉园,桐乡则汪柯庭家,海宁则陈氏、曹氏、马氏多有其手作,而与杨中允交尤厚。”
文人中涉及的这些人,都是当时颇为有名的文人学士,有的工诗文,有的善绘画,有的擅书法。他们将陈鸣远邀请至家中,制作茗壶,切磋陶艺。这些文人直接参与壶形的设计、壶款的拟定,甚至亲笔书写壶款,这种作品必然体现浓厚的文人情趣。
⋈延伸阅读——清代紫砂巨匠陈鸣远部分作品欣赏
陈呜远本是冰雪聪明之人,在文人学士之间长期耳濡目染,其文化艺术素养也逐步达到很高的境界。如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南瓜壶,款日:“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引用汉初秦东陵侯召平弃官为民,种瓜长安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淡泊高远的心志。壶形自然生动,壶款紧切壶形,寓意深刻,书法亦很精妙。如此紫砂壶,已从民间日用品变成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
陈呜远还是紫砂陶由刻画款向钤印款转换的标志性人物,他不仅用刻画方式署名,同时并用印章。在他之后,紫砂艺人普遍开始在紫砂器上钤印以替代难度较大的刻画款。
陈呜远的作品历代均为世人所重,被大量仿制,他和惠孟臣是紫砂历史被仿制最多的两位大师。
壶随字贵——曼生壶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中国江南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受富丽华贵的宫廷趣味影响,人们对工艺品的要求趋向新奇和奢华,紫砂陶也不例外。
清初以陈鸣远为代表的紫砂繁荣,已经使紫砂陶的造型、装饰和砂泥配置方面达到非常完美的地步,后代的紫砂艺人,要么缺乏创新精神,一味摹仿前代造型,要么迎合世俗需求,在素胎上饰以粉彩,或者覆以彩釉,将朴素雅致的紫砂壶变得花哨艳丽,丧失了紫砂壶这种追求线面造型之美的工艺品的最基本要素。
然而,陈鸿寿的出现及其对紫砂壶的热情投入,却为这时期的紫砂艺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单创造了让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曼生壶”,更开创了一种重要的具有文化气息的紫砂装饰方法。
陈鸿寿(1768~1822年),字子恭,号曼生,又号曼寿、曼公、老曼,别号夹公亭长、西湖渔者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工花卉兰竹,其山水画简淡意远;书法取法摩崖碑版;在篆刻界尤其享有崇高的地位,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
陈鸿寿酷爱紫砂壶,曾任毗邻宜兴的溧阳县令的履历,为他的这种爱好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当时宜兴紫砂艺人中,他最欣赏杨彭年的制壶技艺,认为杨彭年得供春、时大彬遗法,制壶颇有古意。于是自己绘制壶形,请杨彭年制作。
其壶式多是自己设计,在造型上去除繁琐的装饰,简洁质朴,壶身留有大块空白,以便在上面刻制铭文。铭文由曼生自制,或由其幕友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等创作。一般来说,每种样式的紫砂壶都有相对固定的铭文,紧切壶形,言语简练而意境高远,或具禅意,发人深省。这些集文采、书法、陶艺于一身的紫砂壶,后代称为“曼生壶”。
⋈相关阅读推荐——曼生十八式图文对照【高清】
“曼生壶”的格式比较统一:壶底有“阿曼陀室”印章,壶把下有“彭年”小印章,壶身上有曼生款。如画家唐云所藏箬笠壶,底印“阿曼陀室”,壶把下印“彭年”,壶腹刻“笠荫喝,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曼生铭。”如果壶铭为其幕友所作,则署曼生和作铭者双款;如是曼生作铭,幕友书刻,也作双款,如上海博物馆藏提梁壶,壶腹刻“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曼铭,频迦书。”
曼生之前,壶铭大多刻于不引人注目处,如壶底或把下,其作用仅是标明制壶者及制壶时间。自“曼生壶”开始,书法绘画占领了壶身的显要部分,成为紫砂壶的主要装饰手法,紫砂壶也成为文人抒情表意的又一种雅玩。
陈曼生并非只委托杨彭年一人制壶,他也与别的紫砂艺人合作,如邵二泉及杨彭年之弟宝年、妹凤年等。而杨彭年在陈曼生去世后,也给别的文人如朱石梅、翟应绍、邓奎等继续制作类似风格的茶壶。
“曼生壶”到底有多少种式样,目前尚不清楚,传说有“曼生十八式”,然而,“十八”并非确定之数,而是言其多也。据专家统计,目前存世的具有曼生款的紫砂壶有40多种式样,当然这40多款紫砂壶中肯定有赝品,这是任何一种受市场欢迎的艺术品都无法避免的。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对照其泥色、造型、铭文、书法和印章,鉴别其真伪并不难。
穷工毕智——邵大亨
邵大亨是活跃于清中期道光、咸丰年间紫砂巨匠。当代紫砂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对其推崇备至,认为邵大亨的紫砂技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清嘉道以后百五十年中,无有超越他之上者”。
邵大亨生于宜兴鼎蜀镇上岸里(今上袁村),少年成名,他善于仿制古器,每见到前代名家名品,则细心观察,心揣手摩,所仿制的茶壶,与原作相比,精美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与邵大亨同时代的高熙对大亨的紫砂壶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壶形设计优美精致之极,以至于壶流和壶把好像从壶身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口盖闭合紧密而通转无滞,即使倾侧壶身分茶,也不必担心壶盖脱落;壶顶气眼外小而内稍大,呈喇叭形,绝无窒塞不通之弊。据说用邵大亨茶壶盛茶,一年以后,仍然清香扑鼻。事实上,高熙所描绘的大亨茶壶的工艺特点,正是所有紫砂艺人梦寐以求的工艺极致。
邵大亨性情孤傲,对紫砂艺术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他的生活并不富足,但这并不成其埋头制壶谋生的理由,他常常终日外出游览,或高卧不起,只有在灵感涌动时才欣然创作,壶成则必是佳器。
爱壶者只有在他极其穷困时才有可能订购到其作品,平日即使干金求购,大亨如果心绪不佳,也未必答应。所以,传世的大亨作品寥寥无几,但俱是精美绝伦之作,如鱼化龙、矮蛋包、掇球、束竹八卦壶等。
当然,邵大亨也曾为其清高孤傲的性情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一次,宜兴知县向其订购茶壶,邵大亨因痛恨知县为官腐败,不屑为其制壶,一直不予理睬。知县命差役将其押回官府,威逼利诱,邵大亨便假意应允,回家后故意做了—件粗劣的茶壶搪塞。知县大怒,命人将其捆绑起来毒打,然而倔强的邵大亨宁死不答应给知县做壶,知县无奈,把他打得半死之后,最终还是放了他。
从这件事可以清楚地看出邵大亨作为—个伟大艺术家的个性,正所谓有斯人,然后有斯艺!
⋈延伸阅读——邵大亨的壶艺创作之路
大亨有两件鱼化龙壶传世,一件藏香港茶具文物馆,一件由南京王一羽先生收藏。两壶大小、造型近似,而王一羽藏壶工艺更为精细些。鱼化龙壶身为圆形,由几块规则的波浪组成。
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龙头,张口吐出一颗发光的宝珠:另一面刻鲤鱼跃出波涛。壶盖呈波涛涌起状,浪尖探出立体雕刻的龙头,龙头可伸缩,倾茶时,龙头伸出,同时龙头里又伸出一根细长的舌头。倾茶毕,壶持平,龙头缩回,舌头也隐入龙头不见。
该壶设计精巧,造型华美大方,泥色纯净润泽,刻画精细而不繁琐,块面清晰简洁,线条流畅明快,沉静中透出活泼。鱼化龙壶巧妙有趣的设计,加之鱼化龙的神奇传说,深得大众的喜爱。后代许多人都曾仿制鱼化龙,然而,没有任何一件仿制品在造型尤其是气韵方面能与大亨相比。
邵大亨另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是束竹八卦壶,该壶呈圆柱形,壶身由64根细竹围成,拦腰被一根细竹捆着,把和流雕成龙头状。壶钮塑成太极图,壶盖是八卦图,壶身的64根竹子代表六十四卦,壶底雕河图洛书,壶盖内钤“大亨”印。
此壶制作精细,构思巧妙,在一把壶上表现了《易经》的基本概念:太极、两仪、八卦、六十四卦,以及河图洛书等,使人在欣赏紫砂壶艺术的同时,又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该壶现藏南京博物院。
低谷中的顶峰——黄玉麟
清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发动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处于战火漩涡的宜兴,在这种拉锯式的战争中经受了惨痛的灾难,战争结束之后,宜兴人口由一百多万人遽减为十余万,可见损失之重。农业和手工业陷入瘫痪,紫砂陶作为百姓的日常用品,虽然仍能维持生产,但却由此进入衰落期,市场需求减少,产量降低。在艺术上更谈不上有大的创新,多是模仿前人旧式,工艺风格以严谨工整为主流。这个时期最优秀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黄玉麟。
黄玉麟,清道光二十二年(1841年)生,民国三年(1914年)卒。原籍江苏丹阳,生于宜兴,幼年时父母双亡,家境极其贫寒。为生活计,13岁即开始学习制陶,后拜名手邵湘甫为师,因天资聪明,又得名师指点,技艺长进很快。
黄玉麟的作品工整严谨,既得古法秘要,又能别出心裁。成器莹洁圆满,精巧而不失古意,选土配色亦有独到之处。他还有一项少有人知的专长,便是制作假山盆景,奇峰巍峨,层峦叠嶂,在山峦起伏之间,又有小桥飞瀑,亭台楼阁,妙若天成。
吴大澂等当代名士先后请他前往制作茶壶和文玩。吴大激是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收藏颇丰。在吴大澂家里,黄玉麟有幸见到许多珍贵的青铜器和陶瓷器,眼观手摩,开阔眼界的同时,技艺日精,声名愈显。
黄玉麟的代表作有供春壶、鱼化龙、升方壶、觚棱壶等式。供春是传说中紫砂壶的鼻祖,而供春所制茶壶是什么样子却无人见过。
⋈相关阅读推荐——黄玉麟和他的成名作品鱼化龙壶
1928年,宜兴名士储南强先生在苏州购得一把式样古朴的茶壶,壶色古旧,壶身呈不规则的圆形,表面凹凸不平,布满褶皱,把下刻“供春”二字,瓜蒂形壶盖内钤“玉麟”篆书印。储南强惊喜万分,他经过寻访和考证,认为这把壶壶身是供春原作,壶盖则由黄玉麟后配,此事在当时引起轰动。
著名画家黄宾虹欣赏此壶时提出:该壶是以银杏树瘿为盖,并在壶盖止口外缘刻铭记之:“做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来,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
此壶后来捐给政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这把供春壶的真伪曾引发长期争论,其实,这是黄玉麟在吴大潋家时根据传说中的供春壶式所制,是黄玉麟和吴大潋共同创造的,相同的茶壶还有几把存世。
黄玉麟晚年患病,双手颤抖不已,生活拮据,但每做一壶必精心构思,绝不苟且,体现了一个紫砂艺人的严谨和自尊。
享誉海外——程寿珍
清末民初,上海作为近代中国工商业的中心,迅速发展起来。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加,宜兴的紫砂茶壶开始大量销往海外,销售主要是通过上海进行的。
上海的工商界敏锐地看到了这种趋势,为了扩大宜兴紫砂陶器在海外的影响,他们组织生产了许多精美的紫砂作品参加1915年的巴拿马赛会、1927年的巴黎博览会以及1932年举办的芝加哥博览会、1935年的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并频频获奖,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极大的声誉。
同时,国内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市场的需求促使上海、无锡、杭州、天津等城市先后出现了专门经营紫砂陶器的公司和店铺。在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公司有铁画轩陶器公司、利永紫砂陶器公司、吴德盛陶器公司、陈鼎和陶器厂等。
紫砂陶虽然仍然在宜兴烧成,但是其设计和销售中心却转移到了上海,有实力的工商企业家高价聘请设计人员和紫砂艺人,根据国内外的需求状况,设计和制造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
这个时期虽然没有类似时大彬、陈呜远、邵大亨这样的绝代大师,但也出现了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等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杰出的紫砂艺人,他们在扩大紫砂陶器在海外的影响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程寿珍,清咸丰八年(1858年)生,1939年卒,自号冰心道人,宜兴上袁村人,是晚清著名紫砂艺人邵友廷的养子,承其家学,作品基础扎实,形制朴实,不务妍媚。
程寿珍中年以后只制作三种式样的茶壶——掇球、仿古和汉扁,尤以掇球壶最具个人风格,造型上犹如大中小三个圆球相叠,丰满圆润,挺拔稳健。该壶曾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国际赛会和1932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奖,程寿珍也因此名声大振,享誉海内外。获奖后,他曾刻章“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万国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专门盖在掇球壶底。
程寿珍一生勤劳,年过七十尚制作不辍,作品格调更显质朴粗放,但仔细观察,却不及中年时期作品的粗中有细。程寿珍常用印有“寿珍”、“冰心道人”、“八十二老人”等。他去世后,将印章“冰心道人”和“八十二老人”留给了儿子程盘根。
⋈延伸阅读——程寿珍的一生,生于乱死于战
程盘根亦以制壶为业,1955年宜兴成立紫砂工厂时,还曾入厂制坯。程盘根以其父为师,然技艺远逊其父,他常将上述两方印钤在自己的作品上,充其父之作。然而父子两人作品的风格和工艺水平差距很大,辨别真伪是比较容易的。
鬼斧神工——冯桂林
冯桂林(1902~1946年),宜兴人,民国期间著名紫砂艺人。素器花货俱佳,尤擅长松竹梅题材及仿真自然塑器,其作品手法新颖,风格独特,构思奇妙,创造的新品种就达两百多种。
20世纪20年代,江苏省立陶工业工厂在宜兴开办“陶工传习所”,聘请当时的紫砂名家程寿珍、范大生等为技师,收徒20名,经过考试,冯桂林幸运入选,师从范大生。范大生在国际上屡次获奖,声望极高。面对如此珍贵的学习机会,冯桂林起早贪黑,刻苦钻研,是20名学员中最勤奋的,加之他为人诚恳,踏实好学,终于练就一套扎实的基本功,每次学员考工比赛,他总是名列榜首。
冯桂林的人品和才情赢得范大生的青睐,他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合棱”、“合桃”、“合梅”等壶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冯桂林。毕业考试时,冯桂林的一把“合桃”壶,吸引了行家的眼光,更赢得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赞誉,各陶器公司争相礼聘。
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桂林受聘于宜兴吴德盛陶器公司。“吴德盛”老板吴汉文与一般紫砂商人不同,擅长紫砂镌刻,他对冯桂林从不要求作品数量,而是强调精工细作、式样翻新,并常常给冯桂林提供图样。冯桂林自己也很努力,费尽心机,研制新式样。冯桂林在“吴德盛”期间技艺逐步成熟,所制“梅桩”、“寿桃”、“竹段”、“松鼠葡萄”等壶赢得紫砂界的好评,声誉日隆。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杭州汪裕泰茶行邀请冯桂林至杭州专制高档茶壶,生活优裕,环境优雅,并常有当地画师帮助设计壶形,绘制壶样。杭州三年,冯桂林专心于陶艺,精制紫砂壶样不下200种,花样繁多,新品迭出,经典之作如“梅桩系列”和“松鼠葡萄系列”,每个系列都有大小、高矮、方圆各异的十余种造型,姿态万千,时人赞叹“干奇万状信手出,鬼斧神工难类同”。
抗日战争爆发后,紫砂业一落千丈。正值创作高峰的冯桂林因行业不景气,不得已于1940年回到宜兴。尽管已名满天下,却仍然生活窘迫,他只能赁屋居住,以制陶、卖坯为业,也曾开过自产自销的陶器店。尽管他辛苦劳作,但在那个困苦的年代仍难以维持生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46年不幸病逝。
⋈相关阅读推荐——民国紫砂大师冯桂林简介
冯桂林虽然是紫砂界的名工巧匠,但他所制茶壶的底款多用店号款,如吴德盛的“金鼎商标”,杭州汪庄茶叶行的“立信”等,只在壶盖上钤一枚“桂林”小方章。技艺高超,一生辛劳——冯桂林一生的遭遇在宜兴紫砂艺人中是常见的,也是极富代表性的,突出地反映了手工艺人在古代社会中地位的低下和生存的艰辛。
壶艺泰斗——顾景舟
顾景舟原名景洲,别号曼唏、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壶叟等,1915年9月生于宜兴川埠乡上袁村。
父亲顾炳荣经营一个紫砂作坊,家中颇为殷实,因此他并未像其他宜兴孩子一样早早进入紫砂业中谋生,而是入蜀山东坡书院,随吴梅笙先生研习四书五经。顾景舟天资聪明,记忆力尤强,有过目不忘之能。东坡书院的读书生涯给他打下良好的古文基础,这为他今后博览群书,吸收众家之长埋下伏笔。
因家道中落,顾景舟18岁时,开始随祖母邵氏学习制壶。邵氏乃清末紫砂名家邵友兰孙女。名师出高徒,几年工夫,顾景舟在宜兴已小有名气,随后便接受古董商之邀,赴上海专门仿制古代名家作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紫砂陶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这段时间生产了许多异常精美的仿古作品,也为紫砂界留下许多悬案。而在顾景舟的艺术生涯中,上海之行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段时间,通过大量仿造古壶,尤其是对陈鸣远、邵大亨等大师的传世佳作细心揣摩,使他的制壶技艺得到飞跃。
同时,他与沪上名画家江寒汀、吴湖帆、唐云等多有往来,相互合作,切磋技艺。在这种环境下,顾景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壶艺风格:造型简约、比例协调、线条流畅,讲究形、神、气的融会贯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顾景舟返回宜兴,和诸位老艺人一同担负恢复紫砂生产的重任,对于紫砂陶业的重建居功至伟。自上世纪50年代起,他遍访全国各地博物馆,观摩紫砂壶和相关的艺术品,一次次走进艺术院校大门,虚心向专家教授请教。天才加勤奋,顾景舟的紫砂艺术之路,越走越远。
顾景舟是紫砂历史上又一个巅峰,他将传统的紫砂壶艺发挥到极致,达到一个后人几乎无法超越的高度。他的作品几乎汇集了紫砂壶所应具备的所有美和优点:简朴而精致、沉稳而秀逸、孤傲而可亲。
⋈延伸阅读——顾景舟紫砂壶真品图片(58P)
他善于将这些近乎矛盾的因素完美地融入到一件作品中,他的茶壶既是精美绝伦、不食人间烟火的工艺品,又是最为切实方便的沏茶用具。无怪乎媒体将其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此前的紫砂艺人中只有明代的时大彬享受过这样的尊荣。
顾景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既是紫砂陶艺的实践者,又是紫砂艺术的研究者。他对紫砂陶的历史、人物、时代风格等都曾做过细致的资料整理和总结研究,参加过多次宜兴古窑址的发掘工作,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并编撰紫砂界最具权威性的大型图集——《宜兴紫砂珍赏》。
此外,他还为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单位及许多私人收藏家鉴定紫砂藏品,其精辟的分析、准确的判断,令在场的专家者叹服。在培养紫砂新人方面,他更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他桃李满天下,学生如高海庚、李昌鸿、沈巨华等早已成为当代紫砂界的中流砥柱。
1995年6月,顾景舟先生与世长辞,茫茫艺海,顿失明灯。但是,先生留给世人的每件作品,都是夜空中的恒星,照耀着现在和未来的紫砂世界。
仿真大师——蒋蓉
1987年1月1日,陶都宜兴,一座门上贴着大红喜字的房子里传出阵阵欢乐的笑声,在洋溢着喜庆气氛的新房中间,一位面色红润、身着礼服的老妇人,正在接受人们的祝福——68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第一次成为新娘,她的脸上写满幸福而略带羞涩的笑意。
蒋蓉,别号林风,1919年生于宜兴川埠潜洛村,父亲蒋鸿泉、伯父蒋燕亭俱是紫砂名家。蒋蓉自幼随父学艺,因聪明手巧,不到20岁即被伯父招至上海,共同为“铁画轩”制作要求极高的仿古紫砂,曾制作过多件署款“隺村”的仿生作品,被藏家高价收购。
仿制名家作品使蒋蓉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技艺,更重要的是她对紫砂陶艺有了独具一格的认识,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清晰的目标——她对仿生紫砂的钻研和创作已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
20世纪50年代,宜兴蜀山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蒋蓉与顾景舟、裴石民、朱可心等老艺人一起努力,恢复了因战乱而停歇的紫砂生产,并招收培养了大批学徒。1957年,她曾精心制作了九件一组的仿生果品,惟妙惟肖的仿生菱角、荸荠、花生、茨菰、栗子、西瓜子、白果和葵花子,一起放在一片颜色和形状都极其逼真的紫砂荷叶上,巧夺天工。被周恩来总理选作出国访问的礼品。
蒋蓉热爱生活,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和爱心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以及鸟虫鱼,掌握其特点,并加以提炼和变化,再运用到其紫砂作品中。她的作品在讲究实用的同时更加注重美观,设色艳丽,造型自然生动,仿生而美于生活原型。
蒋蓉之前的花货基本上都是单一泥色,蒋蓉通过对紫砂泥料的精心研究,将不同颜色的泥料用于同一作品之中,并开发出许多新的泥色,使其作品更加逼真。观赏蒋蓉的作品,有时甚至会忘记面对的是一件紫砂陶器,而以为是在欣赏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动植物。的确,蒋蓉的紫砂仿生作品已达到神乎其技的地步。
⋈相关阅读推荐——蒋蓉紫砂壶真品图片【30件】
因为蒋蓉在仿生紫砂方面的突出贡献,1995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蒋蓉本人则因为对紫砂的过分迷恋,以致无暇顾及个人婚事,直至68岁高龄时,才与上海中学老师程政喜结连理。雕行塑意——徐秀棠
紫砂雕塑和紫砂茶壶一样源远流长。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记载,与时大彬并称三大的徐友泉曾捏塑过一件惟妙惟肖的紫砂水牛,另一艺人陈仲美则善塑观音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而民间也流传有时大彬款的“观音持经像”。
但是,这只是艺人在制壶之余兴之所至,偶一为之,没有专门从事紫砂雕塑的艺人,紫砂雕塑也一直没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所以,从紫砂陶出现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紫砂雕塑并无实质性的发展,常见产品只有动物和人物形状的水柱和小哨子,都是小孩玩具。造型千篇一律,制作也很粗糙。而徐秀棠的崛起彻底改变了紫砂雕塑这种尴尬局面。
徐秀棠1937年生于宜兴蜀山一个紫砂世家,父亲徐祖纯是当地有名的紫砂业主,其兄徐汉棠是当代著名的紫砂艺人,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徐秀棠自幼随父学艺,1954年拜著名陶刻艺人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技艺,其间也随工艺班向顾景舟学习制壶工艺。
1958年被选送至轻工部与中央工艺美院合办的民间雕刻研究班,后又入“天津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景祜工作室继续深造。1960年筹建淮海战役纪念碑时,徐秀棠又被调至南京参加其中的雕刻创作。
然而,徐秀棠却一直对紫砂雕塑情有独钟,并决心在紫砂陶艺中开拓出一条新的艺术之路。加之徐秀棠聪明勤奋,以及对紫砂雕塑的热情投入,他终于在紫砂雕塑领域开拓出一条宽阔的道路,并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绩。
1978年,徐秀棠的紫砂雕塑作品“雪舟学画”获轻工部最高奖,其作品“坐八怪”和“丙寅大吉”分别获得1982年和1986年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随着徐秀棠的名声鹊起,引发了海内外收藏家对其作品的抢购风潮,价格也扶摇直上。徐秀棠的成功和市场对紫砂雕塑作品的强烈需求,带动了一大批紫砂艺人从茶壶转向紫砂雕塑的制作,更有一批年轻人将紫砂雕塑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
目前,紫砂雕塑已成为紫砂市场上一个占有很大份额的重要产品。宜兴从事紫砂雕塑的人员已达数百人,这些人或出自徐秀棠门下,或受过其指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徐秀棠开创了紫砂雕塑的新格局,造就了紫砂雕塑市场现在的繁荣局面。
因为徐秀棠在紫砂雕塑领域的突出贡献,1995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延伸阅读——徐秀棠紫砂雕塑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