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矿土以成色分有:天青泥底、槽青泥、红棕泥、大红泥等,可单独加工使用,成品在不同的烧成温度下呈现偏紫偏红的基调,表面光纯细腻,色泽统一无任何疵点,一般以沉朴色泽为佳。
紫砂并不单纯都是紫色的,它还包括许多颜色。吴骞在《阳羡名陶录》中说,紫砂有暗肝色、冻梨色、松花色、豆碧色、轻赫色、淡墨色等等,而以今天的艺术实践来看,还远不止这些颜色。
紫砂泥颜色不同于釉彩墨色那样人工之物,它是完全出自天然,从泥中来到泥中去,完全是一种“烂若披锦”的 “五色土”。紫砂茗壶最本源的装饰大约应该是一种自我装饰,或者说是源于自身色彩的装饰。
砂壶成品的色泽一是取决于天然、二就是窑变。所谓窑变,是指陶瓷素坯在煅烧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多指持釉产品的釉色变化,紫砂陶内外不施釉,但它的发色效果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紫泥、红泥和本山绿泥,因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含化学成份如氧化硅、氧化铝等含量也不尽相同。入窑烧炼时,会因四季温差、季节变化、遇风遇雨以及茅草的多寡干湿、烧窑工的发火技能高低发生各种变化,装窑火路和窑内的畅阻也都能给烧造器皿的颜色带来影响。
古代艺人的泥色配备全凭经验,遇有窑变也就莫之所名、妙不可思。日本奥兰男在所著《茗壶图录》里慨叹道:“泥色之辩,洵难矣!第壶各异,譬犹天文之灿然,天可得而名状也。”而现时,为改变紫砂单一色泽和器表的肌理效果,满足工艺变化和造型设计的需要,方式更是层出不穷,如掺粗砂或钢砂,充分运用泥与砂粒收缩率不同的特点,烧成后的茗壶表面珠粒隐如香梨表皮,紫砂业界俗称“梨皮泥”。
也可把几种泥料混和上配及变换烧制位置,高火色深沉,低火则色浅,壶色分别会产生:深紫色、栗色、紫茄色、朱砂紫色、海棠紫色、大红袍色、天青水碧色、琅纤翠色、黛墨色、淡墨色、葵黄色、冷金黄色、墨绿色、枇杷黄色等多种颜色。
各种色泥的运用随着紫砂工艺的不断成熟而不断的进步发展,时而缤纷、时而瑰丽、时而清雅、时而纯和。早期清代吴梅鼎在《阳羡名壶赋》就有如此描述:若夫泥色之变,乍代乍书,忽葡萄结绀紫,倏桔柚而苍黄,晓滴琅之翠,积流黄于葵露,略标金粟之香,或黄白堆砂,结哀梨兮可啖,或表结在骨,涂髹汁令生光,彼瑰琦之窑钟鼎陈明庭,追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
《阳羡茗壶赋》注释:那泥色的变化忽暗忽亮,刚显现出葡萄的绀紫色又闪变成桔子柚子的苍黄色。似新出桐叶般嫩绿,又似琅玉石的翠色,黄黄的像含露的葵花,光泽空灵有如瓢过稻香的清香,有的在黄色里调入或上白砂,效果像可吃的黄香梨,有的似紫砂作胎骨,外面加上化妆土,如涂漆一样均匀发光,还有奇丽的窑变,更不能用一种色调来辨别。既像铁又似石,是玉石呢,还是金属,难以辨清,具有美善而不乱的正色调,器型像长得很匀称的人,远远望去,黯黯然如钟鼎重器陈列在厅堂上。细细观察又像美玉一样发出华采。
⋈紫砂泥如此丰富,那么有些读者朋友就想问了——紫砂壶什么泥料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