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壶」,即为大家所熟悉的子冶壶,被我们常规称为“子冶石瓢”。瞿子冶怎么读?[qú][zǐ][yě]
瞿子冶简历:瞿应绍,清代上海人,字陛春,号子冶又号月壶。诗书画俱工,由精画竹及篆刻,极具特点,今人玩壶,多说子冶壶,而不说瞿壶了。
在道光朝,瞿壶的地位在上海可谓一般。据《旧上海史料编》记载:“在清朝道光年间,上海有一位性好古雅的瞿姓贡生,自出心裁,制壶各式各样。因制作雅致字画篆刻题诗无一不妙,最适于风雅士子酒后茶余的请赏,所以大受欢迎,特别称它为「瞿壶」。”
他所制的月壶,先自制成各式模型,次在家中延请宜兴陶工多名,使用宜兴陶土照式范成茶壶,再在壶上亲自画竹题诗,更由他的友人“邓符生”篆刻后,寄自宜兴入窑烧炼,然后运回上海。
他一生所制的壶很是不少,并有月壶题画诗一卷行世。子冶壶多仿曼生之形,也做改变,装饰极有自己的特点,为曼生壶式之后又一文人壶的代表。
瞿应绍作品欣赏
「冬心先生余藏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枝,即取其意。」
「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仿梅花盦者。」行书刻铭。
「子冶画壶」行书刻款。「宜园」︑「彭年」︑「吉壶」阳刻篆书印款
口内敛,腹斜直,短直流,三角形把,桥形盖钮拱起,底有三扁圆足,壶盖、流、把与壶身均以圆融弯角衔接,此为著名的「子冶石瓢」。器腹有两侧瞿子冶(1780-1849)各刻画金农(1687-1763)、郑板桥(1693-1765)画竹,竹叶画意延伸于壶盖,逸趣横生,刻工犀利,疏密交错掩映、枝叶生动自然,相应成趣。
金农之画侧铭:「冬心先生余藏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枝,即取其意。」板桥之画侧铭:「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仿梅花盦者。」壶盖有「子冶画壶」刻铭,内侧铭「宜园」,壶底镌「吉壶」章,把下有「彭年」印款,当为杨彭年(嘉道年间)与瞿子冶所合作制成。
“申锡”、“茶熟香温”、“子冶”、“千石公侯寿贵,许梿”款
这件瞿子冶铭申锡制段泥汉方壶,系紫砂文人壶之典型。壶以段泥制成,古朴典雅,壶身有子冶行书铭文“旦夕畅饮三杯,身心了无一事”,茶禅一味,耐人赏玩。另一面则许梿隶书仿汉砖文“千石公侯寿贵”, 后以木模压制“许”、“槤”连珠印款,金石意十足。
子治申锡合作壶多见于博物馆收藏及资深收藏家秘玩,茶禅一味,耐人品玩,因此更显得弥足珍贵。1987年台湾出版的《宜陶之旅》一书中收录有此壶。
子冶款紫泥上釉杯
款识:茶熟香温(底款);申锡(把款);子冶(刻款)
镌刻:煎雨前茶作诗中,画清凉世界。子冶。
此件汉君式砂壶,异常难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申锡制壶往往以方器为主,极少见到圆壶,而像此类复杂的汉君式圆壶更是市场首见。在艺术品市场,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为收藏者广泛接受,艺术品创作者的精细之作或特殊作品,其数量定不会多。
另一方面,此器为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商承祚先生旧藏,是其生前最喜欢的茶壶。以商先生对文字、器物、书法篆刻知识的把握,他会选择收藏、使用此器,可见此器不论刻绘、制作还是历史价值,均已符合了顶尖文人的审美要求,属文人砂器中的精品无疑。款识:锦昌蒋记(底款);子冶(刻款)
镌刻:辛亥仲秋子冶仿。
观紫砂传器,“百果”多以壶、杂玩等形式出现,而作为文房用器者则少之又少。此件百果笔架制式小巧,以一架台、三“百果”组成,其中一只深褐色菱角居中,两角高高翘起,以作搁笔之用。菱角左右两边另塑一荸荠、一蚕豆,以作装饰。架台细长,紫泥制成,两头作半圆形,架身一面刻“辛亥仲秋子冶仿”七字,字迹端正有力,与其它子冶传器上的镌刻相比,似更胜一筹。
子冶工诗词书画,又善篆刻,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其参与制作的紫砂器总能别开生面的赋予新的艺术内容,是文人参与紫砂创作的典范,其作品广受后人所好,至民国时期,日商于沪上高价收购子冶作品,已几不可得。壶身一侧刻有诗文“蕊珠仙子旧高台,为厌繁华带雪开,怜尔素衣能伴我,长随照月入窗来,子冶篆刻
另一侧阴刻梅花,几根虬枝梢头绽出朵朵梅花,或繁枝密蕊,或秀雅含羞,朵朵有神,却各不相同。
此壶作高身四方体,创造出优雅悦目的造型,使之更显端庄、内敛,制作精致,用温润的紫泥制作,更使人爱不释手。通观此壶,制作精致,曲线饱满,比例协调、搭配合理,突显整器挺拔的气质,使得整壶有方正古雅、气势雄浑之非凡气度。是难得一见的艺术佳作,深可典藏,卓尔不俗。壶公冶父(瞿子冶壶的款)、昌记、慕匋堂制,陈、缶盫藏石戊申七月星州刻、符生(邓奎)
整套摆件共二十四件,均为紫砂所制,包浆浓润,保存完好。器形不一,有提梁壶,有金蟾,有多流壶,有瓶,簋、豆、壶等多件器物。这二十四件均为名家所制。如所见款识有壶公冶父、 昌记、 慕匋堂制,陈、缶盫藏石、符生等。其中如壶公冶父为瞿子冶的别号,
壶体一侧刻有花纹,另一侧镌刻铭文:“五石无用,合世则重。子冶”,壶把有“申锡”小印,壶底有篆书“曼寿摹古”款。
此壶作匏瓜式,亦称葫芦状。段泥胎质,泥细莹润,流嘴短呈微弧上翘,执把成环弧状,穹盖嵌入壶身,整体灵动自如。壶体形制挺拔饱满,且线条浑圆,婀娜丰腴。
款识:彭年(把款);石壶山人(刻款)
镌刻:石壶山人写
清代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制壶为后人传为佳话,此后,文人参与紫砂壶的制作成为了一种风尚。《耕砚田笔记》载:“乾隆时期制壶多用模衔造,其法简易,大彬手捏遗法已少传人。彭年善制砂壶,始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这也是陈曼生选择与杨彭年合作制壶的原因。
在曼生之后,杨彭年亦与瞿应绍、邓奎、朱坚等人合作制壶,所制茗壶皆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此壶便是一件典型的文人合作佳品。此壶由杨彭年制,瞿子冶刻。壶身通刻梅花,刀笔流畅,清新典雅,展现出了极强的书画功底。其细节制作亦极为考究,钮、把、流制作一丝不苟,极具把玩、观赏之价值。款识:锦昌蒋记(底款)、子冶(刻款)
镌刻:水流花自放,山逈月初沉 子冶。
此壶身筒以段泥为之,圆润饱满。壶把、壶嘴又以紫泥制成,巧塑以葡萄藤蔓与葡萄叶片包裹之状,又有数只松鼠穿梭其间。松鼠灵动、活泼,十分可爱。刻饰落款子冶。整体给人以浓厚的文人情趣。锦昌蒋记应是当时一商号。壶身刻有,子冶式。
此件瓦当壶为仿汉代式样,造型独特,色泽古朴,以几何线条为主,呈半圆造型。壶体规范有致,线条简洁流畅,块面平整,过渡自然,圈把弯流,比例协调,虚实有度,做工挺括。嵌盖制成半月式,巧妙的与壶体融合在一起。
⋈延伸阅读——瞿子冶和他的子冶石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