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播放地址】
【文字版整理】
上一期视频,我们介绍了传奇的大亨掇只壶
今天就从美学角度来进行解读
首先回顾下大亨掇只壶的设计原型
它来源于宜兴乡下存放油盐用的一种容器
当地话叫掇[dē]子
我们把壶嘴壶把去掉,盖子也去掉
单看壶身
能看到两者是有几分相像的
掇只壶不仅和“掇子”这种容器相像
和我们前面介绍的仿古壶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主要集中在壶的上半部分
包括这个肩部和仿古壶一样挺拔平坦
这个在讲仿古壶的时候,我们解释过
这样做出来的茶壶更有精神
这里不再重复
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之前我讲仿古壶的视频
掇只壶和仿古壶壶身的主要区别
在于壶身的高度
仿古壶的身桶扁圆
而掇只壶则是被拉高了
相比之下仿古壶的重心偏低
显得更加稳重
而掇只壶的重心偏高
显得更加精神
他们的壶底也不一样
掇只壶的壶底外撇,还有一个圈足
这样壶身的下半部分也不会显得单调
和壶口壶盖的两个线圈也形成呼应
壶身下面线条收得很慢
气定神闲,很从容
再看壶盖,很明显
掇只壶的壶盖更加饱满,高度更高
这是为了呼应壶身
壶身高度加高,壶盖的高度也要相应增高
保持协调
和仿古壶一样,也是压盖设计
壶盖盖沿比壶口口沿要稍微宽出一些
天压地
这些相似的地方点到为止
就不重复讲了
壶钮这个地方是要重点讲的
我们仔细观察
掇只壶的壶钮啊
并非简单地把仿古壶的扁壶钮拉高
你粗看好像大差不差的
细看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掇只壶的壶钮并非上下对称
它是有变化的
上半部分线条舒缓,慢慢过渡
下半部分曲率变化加快
掇只壶的壶钮像是一颗饱满的围棋棋子
它既不是椭圆,也不是圆珠钮
它是充满变化的,有味道的,耐看的
我们发现了问题,还要思考问题
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大亨掇只的壶钮是这样设计的?
我们可以从中国书法上找到答案
书法的一个重要法则啊
就是要讲究变化、和谐
讲究变化的同时,要能够做到和谐
和谐中要能够体现出变化
二者需同时存在
这既是书法艺术的一个内在要求
也是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法度和审美标准
书法讲究变化,茶壶上的线条也是如此
不断变化的线条给人的感觉更生动
更有活力,值得细品
那么为什么大亨掇只壶上
使用了这种线条充满变化的壶钮
为什么西施壶上面只装了一颗圆珠钮呢
哎,因为和谐
大亨掇只壶
壶身的线条本身也是充满了变化的
请看它的轮廓线条,从上到下
线条是不是在不断变化
壶钮和壶身之间要做到协调
给富有变化的壶身搭配一颗有韵味的壶钮
这才是点睛之笔
那么反过来讲,如果不这么设计
给它换一颗圆珠钮
或者是给它换一个椭圆形的壶钮
你可以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哪个更好?
变化和谐,和谐变化
OK!大亨掇只的壶钮,哎,是重点
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我们欣赏一把壶,就是要对它的细节盯着看
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去理解这种设计背后的原因
当你想明白了,get到作者的意图
那种感觉仿佛是在跨越时空和作者对话
大亨掇只的壶嘴壶把和仿古壶相比要稍微瘦一点
这个我们在前面讲景舟石瓢和子冶石瓢的区别时讲过
矮胖一点的壶身,壶嘴壶把会做的粗一些
高壶身的壶型,会把壶嘴壶把做细一点
这样看起来比较协调
壶把的装配位置,处在壶身的中上部位
这样也是和壶嘴形成呼应
整个壶的重心偏高,但依然稳重
淡定从容,这才是王者风范
关于大亨掇只壶,就讲这么多
其实还有一些东西
比如嘴把粗细的变化过度
比如壶嘴是跟着壶把在走
之前我在别的壶型上是讲过的
这里就不再重复
大家可以自己琢磨琢磨
有些壶友是第一次看我的视频
虽然我的视频每一个都可以单独观看
但是看过前面的视频
会方便更好理解后面的视频
所以建议大家啊,从前往后
把我前面的,尤其是讲紫砂壶壶型的视频
也看一遍
把你的紫砂知识体系一点一点建立起来
下期视频,陈壶给大家介绍掇球壶
掇球壶同样是邵大亨的作品,也很经典
点赞评论转发
给我的视频增加更多人气吧
⋈上一个视频:大亨掇只为何是“壶王”?
⋈下一个视频:掇球壶和掇只壶的区别